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声乐艺术"民族化"历程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五四时期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为"民族化"美学内涵的初探和发展,其中遭遇了"全盘西化""文化守成"和"中西结合"思想和观念的交锋和较量,最终确立了中国声乐艺术"民族化""大众化"的发展道路;第二阶段是在改革开放语境中,中国音乐文化因"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等因素的介入,声乐艺术"民族化"的探索因此得到进一步深化,其内涵也由此更加多元并富有个性;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文化格局发生深刻改变,中国声乐艺术需要在世界音乐文化格局中审视自身,继续细化和发扬"民族化"的内涵,使中国声乐艺术尽快成为有高度辨识度的艺术形式,从而在世界声乐艺术之林有着话语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声乐是歌声和音乐以及文学语言的结合体,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关系着音乐的表达。在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t学习者若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歌唱时常常出现词不达意、表情呆板、不能表达出作品固有的风格等现象;在声乐学习的成熟阶段.学习者若文化素养不高,往往出现声音审美错误、心态不稳,以及表演与词意或剧情脱节等问题。对此,提出学习者在声乐学习中,要多读文学著作、多看人物传记、多写心得体会和论文,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促进声乐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音乐艺术是随着人类诞生而产生的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拥有着巨大的魅力并以编织出优美的旋律,来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来歌唱生活,是人人都为之倾心的一门艺术。音乐的学习有很多方面,其中声乐的学习又是很多面性的。简单的来说,对于声乐作品的演唱水平的高低和自身的文化功底的深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有人说声乐就是把文学作品变成音乐符号,而这中间,需要我们演唱者有足够的文化素养与音乐专业技能。只有有了这两样东西,我们在声乐演唱的时候,才会声情并茂,才会恰如其分的表达我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使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终身教育。为了推进和发展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它既是一种教育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突出强调学习的创造性;只有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从"学会"走向"会学",才是真正掌握了"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使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终身教育。为了推进和发展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它既是一种教育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突出强调学习的创造性;只有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从“学会”走向“会学”,才是真正掌握了“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出现新的艺术歌曲体裁——声乐套曲。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声乐套曲实际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体。舒曼为此做出卓越的贡献。本文结合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评述舒曼对发展艺术歌曲所作的贡献,以及他在作曲手法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模仿的四个种类:有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内在模仿、外在模仿来分析声乐学习中的风格上模仿、技术上模仿的现象及问题。指出声乐模仿学习的核心是要抓住文化核心、审美共性、科学方法,而不是仅仅象模仿秀那样只是外在的、浅层的模仿。科学的、创造性的模仿学习对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反之,会阻碍声乐进步,甚至会使声乐艺术陷入囹圄之境。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 ,声乐文化是音乐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内容。当形形色色的声乐传播媒介 (如声乐磁带、CD、VCD、唱片、歌曲集等 )和各式各样的声乐专场晚会及歌手大奖赛等各类文化活动出现于我们的生活中时 ,负责指导人们的歌唱技能、歌唱理论、欣赏意识和审美导向的声乐教育 ,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 ,进行改革和发展。而要改革 ,首先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有一个共识 ,同时又要在理论研究上有新的突破 ,才能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施教方法等方面有具体改进。1、声乐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是声乐教育改革的关键。我国…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企业学习氛围的培养 ,重视知识能力 ;必须以人为本强化核心竞争力 ,注重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企业文化建设还应着眼于企业学习力和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声乐课是一门科学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又是很抽象的学科。正确地认知 ,事关学生能否在人生重要的学习期内学有所长、学能致用。就学声乐的学生应从正确认知声乐、端正学习态度、寻求学习有效途径、提高文化艺术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孔子所倡导的六经与六艺和我们当今所倡导的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大教育支柱有着历史的渊源和时代的相异性,但这并不阻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以及21世纪我国人才教育培养的新的价值观和方法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一元文化在内外动力下破裂成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在融合中再次整合抽象。建国初我国声乐就出现了传统声乐与美声唱法两元文化的冲突,经过讨论确立了新中国唱法要摄取中国民间传统唱法的精华,有机地接受外来的进步理论和方法,创造具有十足的民族气派歌唱方法的方针。在二十一世纪初原生态民歌大潮席卷中华大地,多元的风格显示了个性的魅力,唤醒了声乐的民族性,相形之下,民族唱法的单一性更日渐显露。在多元文化影响下,我们要认清民族唱法和原生态都是民族声乐,既要看到它们的不足加以批评,又要审时度势加快民族声乐的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民族声乐局面。  相似文献   

13.
《易经》是中华文化和思想观念的真正源头,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学说或者说是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学说,《易经》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21世纪是中华民族的世纪,《易经》思维是21世纪中国经济管理模式在世界舞台演出大剧最重要的基础,是建立中华民族与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条件下具有真正竞争力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社会进程中存在的基本样式,生活方式不仅包括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也综合地体现着社会改革、科技繁荣、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及对生活的影响.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最终决定因素,传统生活方式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而21世纪我国全面进入工业社会的现实,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发生根本性转变.据此,本文论述了21世纪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六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后,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形成了一种实际的、不可规避的紧迫感。现在声乐表演人才市场大多数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高等院校声乐表演人才培养则是按照传统的"高、精、尖"的教育培养模式,普遍具备较强的声乐专业知识,有的甚至是非常优秀的声乐表演者,能够在国内、国际各种大赛中获得奖项,然而在"多能"方面却与社会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通过对声乐表演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深入分析高等院校声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的供求关系及矛盾所在。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跨文化交际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必须消除造成交流摩擦产生的文化定势等原因,而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有机结合的文化学习方式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有着"中国特色",它在歌词上体现文学性,风格上体现民族性,思想上体现爱国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在为声乐教学提供训练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面对21世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命题也进入了教育研究领域.对于特殊学科-声乐学科而言,这一命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声乐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另一方面声乐教学又会使师生关系更加的和谐.这和声乐教学特性分不开,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情感的交流,而且最后教学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声音、情感中得到再现,师生共同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文章从声乐教学的三个特性:声乐知识的传授、情感交流、共鸣交流去阐述,进一步论证声乐教学更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蒙古游牧文化逐渐从迁徙转向定居,从传统转向现代,在此过程中牧民的心理也产生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迷茫之间的冲突。现代转型不只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有文化传统和思想意识的更新。从游牧与定居、传统与现代、理想与迷茫、本土与世界等方面对21世纪前二十年蒙古国作家作品进行简要梳理,分析21世纪以来蒙古国文学发展动向和蒙古游牧文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游牧民的心理接受过程以及游牧文化从本土化到世界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声乐是一门高尚的、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听觉艺术,也是一种音乐实践活动,它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实践性和特殊性,是以人声演绎出来的音乐,也是社会中人的审美艺术外化的产物。随着音乐的发展与普及,声乐学习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声乐学科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怎样科学地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是很多声乐爱好者极为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声音学习历程和近几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学习声乐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从声乐学习者的歌唱概念、文化修养、健康的歌唱心理三个方面入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