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能1943年生,南京人,曾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组组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实践美学、西方美学研究。至今已出版《审美王国探秘》《美学要义》《西方文论思潮》《西方美学思潮》《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新实践美学论》《席勒美学论稿》《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西方美学通史》(第4—5卷)等著作;译有《德国古典美学》《席勒散文选》《秀美与尊严》《赫尔德美学文选》《审美教育书简》等著作;主编有"新实践美学丛书",编有《美学教程》《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等教材。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200篇,近50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主持过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有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进、吸收与话语建构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介与研究主要历经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引进;20世纪90年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处于从文艺社会学到文化研究的转变;21世纪以来,学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展开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在当代的新飞跃,将其放置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问题域中进行探究,能够更清晰地洞察其理论创新,并对其学术和实践价值进行评估。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最新成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从政治层面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规定了发展纲领,又从学术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提出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研究课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解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启示: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原典的创造性发展,从新时代中国文艺客观实际出发,创构常新的、当代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正确途径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价值立场为指导,以研究和回答中国当代社会和文艺实践提出的问题为中介,广泛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理论资源,进行自主创造,创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学派。文艺学者应恪守学术本位、民众立场和学术理路,开拓学术空间,专注学术研究,推进学术进步和学理增长,在中国和世界文论史上写下中国学者有分量的篇章,重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学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蒋孔阳     
蒋孔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学的基本知识》、《论文学艺术的特征》、《形象与典型》,《德国古典美学》、《美和美的创造》、《美学和文艺评论集》、《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蒋孔阳美学艺术论集》、《美学新论》、《文艺与人生》等。译著有《近代美学史述评》、《从文艺看苏联》等。主编有《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美学与艺术评论》、《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哲学大辞典·美学卷》、《辞海·美学分册》、《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艺术卷》、《西方美学通史》等。蒋孔阳全集已…  相似文献   

6.
建国60年来,中国一直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翻译和研究。建国伊始,就开始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著,但前30年主要翻译前苏联学者辑录的马恩论文艺、列宁论文艺的相关著作,改革开放新时期才开始有中国学者自主选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著出版。这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另一特点是从对前苏联文论的单纯借鉴,转移到全方位地研究全球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重点研究长期被忽视的欧美国家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这对正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和文艺理论的新中国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括号内数字 ,前为期数 ,后为页数〕·纪念《学术月刊》创刊 4 5周年·担当起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使命 (12· 5 )………———“学术期刊与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学术讨论会暨《学术月刊》创刊 45周年纪念会”综述学术期刊与理论创新施岳群 (12· 8)……………·学术笔谈·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 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 孙正聿 (1· 5 )………………………………… 个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陈志良 (1· 8)………………………………… 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的新境界 韩庆祥 (1· 12 )………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以下简称《文论》)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马驰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影响研究"的研究成果,也是他长期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又一结晶。倘若我们暂且搁置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论争,可以发现,如果说"西马非马"的  相似文献   

9.
在悠久的三千余年历史岁月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理论概括与总结──我国古代文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我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学、建设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纵观我国古代文论的发展,我们认为它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重文德在人与文,即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方面,重文德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显著特点。真正的文德说,虽然产生于魏晋六朝时期,如北齐杨遵彦所著《文德论》(见《魏书·文苑传》)、颜之推《颜氏家训·…  相似文献   

10.
项目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西方伦理思想史经济预测原理和方法中外合营工业会计《明史·佛郎机传》笺证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求是集中外关系史论文集中国民族学概论东江纵队史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文艺心理学二等奖(13项) 作者工作单位高齐云刘景泉主编中山大学章海山中山大学暴奉贤暨南大学张益华主编暨南大学戴裔煊中山大学周连宽中山大学陈乐素暨南大学朱杰勤暨南大学梁钊韬陈启新杨鹤书中山大学黄慰慈省党史办冯鉴川张正华南师大桂灿昆广州外语学院陆一帆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1.
(作者后面括弧内 ,圆点前是期数 ,圆点后是页码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李君如 (1· 4)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石泰峰 张恒山 (1· 1 3 )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郭祥才 (6· 4)哲  学“创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笔谈张曙光 鲍宗豪 刘 瀚 温珍奎叶 澜 童 兵 秦 毅 (1· 83 )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刘晓力 (1· 99)·学术综述·回应挑战 推动创新 ———“当代科技革命与哲学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许为民 黄华新 (1·1 0 9)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 ———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  相似文献   

12.
葛懋春先生1951年从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后,协助著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华岗,以《文史哲》为阵地,大力促进学术繁荣。"文革"后,葛先生全身心投入史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对史学理论学科对象、任务和体系的讨论,所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一书以思想性见胜。他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是把史学概论的对象限定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他还非常重视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理论史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在他的领导下,20世纪80年代的山东大学历史系成为学界瞩目的史学理论研究重要基地。此外,葛先生又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思想史的一般理论方法、先秦诸子、五四时期思想思潮,是他集中研究的三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有必要对我们优秀的古代文论遗产进行更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尤其在今天现代西方文论的猛烈冲击下,文论界和文艺界曾一度陷入迷惑、怀疑和混乱之时。那么如何开创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新格局,如何从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中获得具有现代意义的昭示呢?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赵盛德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极其充实的材料和严密的论证作出了  相似文献   

14.
毛梦溪 《云梦学刊》2006,27(4):21-22
中国传统学术史肇始于战国后期,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子学研究。其中,尤其以《庄子·天下篇》、《韩非子·显学篇》、《荀子·非十二子篇》为代表作。经过近二千年的演变、发展,到如今,新的时代为它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中国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已涌现出包括余三定先生在内的陈平原、瞿林东、陈其泰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专家。《学术界》2004年第6期刊载了余三定先生的长篇论文《当代学术史著作评述》,介绍了数十种著述,如李明山、左玉河主编的《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  相似文献   

15.
蒋大椿先生的《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一文从关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关于超越唯物史观的问题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这些观点存在逻辑矛盾。其实社会历史规律是客观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并不是某一历史事件的具体规律 ,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相似文献   

16.
<正>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知名学者、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主编的新著《中国儒学思想史》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张岂之教授继《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国家教委审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之后,又一部力作。如果说,作者的《中国思想史》和《宋明理学史》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系统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文化研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研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所必须面对的文化现代性特色.由于中国社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的,所以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为指导,中国当代文论必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工农大众化;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的优秀遗产,我们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伦理政治倾向,发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先进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黎风 《社会科学研究》2001,1(3):137-141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开阔了人们对"背景"和"历史"的眼界,为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即便是纯艺术的西方现代批评也无法回避对"背景"和"历史"的考察,这表明它们是一切批评学的学术基点.但是,20世纪文艺理论的建设和批评实践的历史发展表明,各种学术流派在此问题上的理解不尽相同,分歧甚大,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历史观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消解的趋向,并对中国新时期文论和批评影响很大.对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超越和对西方现代文论的借鉴,"背景"和"历史"的考察现在应当上升到"个人"的特殊存在的层面.  相似文献   

19.
熊权 《云梦学刊》2009,30(1):5-9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开创者之一,李何林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左翼文艺研究和鲁迅研究两个方面。他的《中国文艺论战》、《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仍是当今学界现代文艺思潮研究不可忽略的出发点;他的鲁迅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结合,堪称建国后鲁学“正统派”的代表。对李何林而言,革命经历影响学术选择,学术方法、理路体现革命信仰和斗争思维.我们要从“革命”与“学术”的交融来理解其现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进 《江淮论坛》2001,(5):75-79
雷蒙德·威廉斯 (RaymondWilliams,192 1- 1988)是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其一生中 ,威廉斯广泛研究了文学艺术、政治、大众传媒、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特别是对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 ,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一篇纪念文章中 ,《新左派评论》主编布莱克本 (RobinBlackburn)曾指出 :“威廉斯是英语世界中最具权威性、一贯性和原创性的社会主义思想家。”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