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透过考察周代东封的历史背景来训释《诗·小雅·大东》的疑难词句,可知"小东"与"大东"分别指周的"东国"与"北国"。"舟人"指"貉国"之人,"私人"则指燕国之人。此诗作于厉王之世,王室贪暴引起了周东封诸国的愤怒,对这些关键词句的理解直接涉及到对厉王失国史迹的研究。《诗·小雅·大东》绎释则从文本研究的角度逐字逐句贯通与深化了对此诗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非凡的女主人公简·爱 ,简·爱相貌平平 ,但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其原因就在于她独有的性格魅力。她敢于反抗、敢于争取平等、独立和自由 ;与众多普通女性不同 ,她敢于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情 ,蔑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同时她又具有善良的品质 ,她如一团火 ,温暖、明亮、纯洁。她向人们证明了美貌并不是女性唯一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意象派诗人的前驱的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独特、超前的美国女诗人。她一直被认为是一位神秘的诗人,她与世隔绝的生活和极具个人特征的诗歌引起评论界最异乎寻常、稀奇古怪和含糊不清的解释,她的读者也因诗歌的晦涩难懂而陷入迷惑与误解中,而理解狄金森诗歌的困难主要是她的隐晦艺术造成的。对此,我们应从艾米莉·狄金森关于隐晦艺术的诗学理论着手,分析诗歌技巧上的隐晦:洗练的意象、不规则的语法和韵律、含糊的射影、特殊的修辞风格,全面论述狄金森诗歌的隐晦艺术。  相似文献   

4.
大卫·雷·格里芬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思想,是一种从科学层面讨论问题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是要在修正现代世界观的基础上,建构一个与之互倚的后现代世界,也就是他所说的后现代科学、后现代精神和后现代 社会。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是“布鲁姆日”一百周年,从爱尔兰到中国,全世界都在庆祝这一节日和纪念詹姆斯·乔伊斯。与此相比,我国对鲁迅的宣传和纪念活动显得逊色不少。比较鲁迅与詹姆斯·乔伊斯,可以让读者重新审视我们对鲁迅价值与地位的评价和我们对他的宣传与纪念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学习鲁迅的爱国主义和战斗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我与世界如恋人般地争吵",这是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这句话可谓是弗洛斯特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矛盾的世界观.通过对弗洛斯特诗歌的分析,我们发现诗人既热爱世界,又对世界不满;诗人对世界的"爱"和"争吵"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解读弗洛斯特矛盾的世界观,了解他诗歌中展现的对立与统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处世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学说对当代社会科学的影响很大,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争论,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价值中立"学说,并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中国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深受日本浪漫主义作家和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他们对日本浪漫主义及西方文艺思想的理解和接受层次由于自身情况的不同,大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浪漫主义思潮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肯定自我的精神,促进了中日两国近代文学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美籍印裔女作家约帕·拉西里是美国小说界的一颗新星.她的小说构思巧妙,结构精致,描写细腻生动.通过讲述印裔移民的生活,她揭示了众多小人物身上普遍存在的"病":沟通障碍.  相似文献   

10.
“欧·亨利式的结尾”表现手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亨利式的结尾"以其出人意料的结局,享誉世界文坛.通过对欧氏短篇小说各种不同类型结尾的表现手法作一详细分析,并从该角度探讨和揭示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巧妙的写作风格,以期对欧·亨利小说的内涵有更准确的把握."欧亨利式的结尾"构思巧妙,这种巧和集中地反映了美国当时社会现实严重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1.
努拉.尼.古诺尔是当代专用爱尔兰语(凯尔特语/盖尔语)创作并专注本土文化的爱尔兰诗人中声名卓著的一位。她的诗作巧妙地融合了爱尔兰传统和现代意识,带有独特的女性主义色彩,表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反男性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文化人类学理论界一个颇受关注的现象是传统的复兴。本文提供了一个颇具特色的“传统复兴”个案──云南大理周城白族栽秧会风俗变迁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而通过对这一传统风俗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影响这一风俗变迁的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分析,提出笔者对这一传统变迁类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选择中国母亲和女儿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母亲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作为华裔作家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文化意识使然。在其小说中.母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谭恩美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中心”和“边缘”对立的模式.对母亲们代表的中国文化与女儿们代表的美国文明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力求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4.
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并得到世界上各种宗教团体广泛响应的全球伦理运动,提出了分别出自基督教传统和儒家传统的有关“道德金律”的表述,其目的在于从信仰、道德的层面来有效地化解道德沉沦、民族宗教冲突与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道德金律”的双面表述在逻辑上是不够完备的,印度的“非暴力主义”则可与“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和“爱人如己”的道德律令形成鼎足,使构建中的全球基本伦理更趋完备、充实和有效;伦理规范不可能脱离它的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和具体的文化、社会环境而孤立地发挥作用,印度的多元宗教传统及其所包含的一些特定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对于各门宗教之间形成多元共存、和平竞争的良性关系,亦提示了一种富有示范与借鉴意义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叶芝将爱尔兰民俗和神话作为自己的诗歌创造题材,致力于恢复凯尔特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他在创造中采用了基督教文化元素,将爱尔兰凯尔特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融合在一起。叶芝诗歌中兼具凯尔特传统与基督教元素,此外,他坚持用英语写作,体现了他诗歌中凯尔特文化与英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依赖与对抗。他在保持与本民族的联系同时,借鉴了其他文化尤其是基督教的精髓,使其诗歌具有了不朽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爱丽丝·沃克在<寻找母亲花园>中揭示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约束,历史性地扼杀了黑人妇女的创造性这一事实,追寻了黑人女性主义传统,用动人的笔调把黑人妇女受到压制的创造力追溯到像缝制被子和培育鲜花这种无语的艺术形式,运用这种无语的艺术形式所蕴含的隐喻来寻找黑人文学母系.沃特对传统的挖掘这一工作对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黑人文学以及整个美国文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虹影难以摆脱对早年生活那刻骨铭心的痛切感受,从而自然而然地将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投射于她的作品,并由此形成她小说独特的"叙事语法"中的"表层结构"孤独的(定语)‘我'(主语)在路上(谓语)";在此"基本结构"的背后,虹影还试图将个人的苦难大而化之,在"超文化"的广阔的人性地带表现人精神的挣扎与幻灭,更表现人顽强保留对"爱"真"等价值的寻求和对生活作哲学与宗教式的颖思和感悟--由此形成虹影作品蕴涵的"深度结构"孤独的(定语)‘我'(主语)在路上(状语)寻觅(谓语)."  相似文献   

18.
"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等儒家经典里的经义和事例作为审判决狱的依据,实质是用儒家伦理充当法条。春秋决狱对中国特殊的法律传统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作为引礼入法的切入点和重要方式,它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立法传统;同时,也开创了经义决狱的司法传统,直至清末,经义决狱余风犹存。传统的影响是深远的,加深对春秋决狱与中国法律传统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某些现实的法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安妮·布雷兹特里特不但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女性诗人创作优秀诗歌的传统,而且与爱德华.泰勒一同分享着北美前一个半世纪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荣誉。然而,作为一名清教徒和一位女诗人,在17世纪北美浓重的清教主义宗教与社会文化背景下,她的诗歌创作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叛逆"。本文聚焦诗歌文本来重新考察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思想,窥见女性的困惑与焦虑,关注女诗人的生命诉求,揭示这位所谓"文化叛逆者"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0.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灵魂是其独立的思想和传统。百年南大历经沧桑,但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历久弥新,这在不同时期的校训中都有展现。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南京大学确定“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以激励南大人弘扬传统,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