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期权契约下的应急协调问题。首先证明了稳定条件下的期权契约能够实现该供应链的协调,当突发事件导致随机市场需求分布函数和制造商生产成本同时扰动时,在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变化满足一定条件下,供应链最优购买量不变,否则将会发生改变,此时协调被打破;通过调整期权契约能够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应对。最后运用数值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考虑公平中性的供应商将报童类商品售给公平偏好的零售商,商品需求随机且受销售努力影响。刻画了期权契约下零售商关于实物和期权商品采购及销售努力的联合策略,设计了协调供应链的期权契约和促销成本分担机制。研究表明:在确保零售商参与供应链下,无论契约参数如何设计,零售商要么仅采购实物商品,要么同时购买实物商品和期权;且仅当设计的契约能诱导零售商购买期权时,供应链的协调才可能实现。探讨了公平偏好对零售商策略和协调契约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越偏好公平,实物商品采购量和努力水平越低,但期权购买量依赖于契约参数之间的关系;协调契约可行域随公平偏好程度递减,但始终存在;在协调契约下,零售商的策略选择与公平偏好程度无关。最后实施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3.
华胜亚  翟昕 《管理科学》2018,21(10):84-96
研究由单供应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需求,零售商可以通过期权合约或混合合约(期权合约与远期合约的组合)向供应商订购产品。通过建立 Stackelberg 博弈模型,求解两种合约形式下零售商的最优采购决策与供应商的最优定价决策。亦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不同视角比较了两种合约。结果显示,供应商倾向采用期权合约销售产品,即使在混合合约背景下,供应商也会通过提高远期合约价格来阻止零售商通过远期合约采购产品。而零售商通过期权合约采购时收益能否提升则会受到期权执行价格和产品残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映雪  孟晓阁  张蕙  乔晗 《管理评论》2012,(7):164-168,176
本文分析了在由批发价格合同和双向期权合同组成的合同菜单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并给出了能够协调供应链的合同菜单形式。本文所给出的合同菜单形式具有独立于随机需求的概率分布的性质,从而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考虑期权合同供应链的零售商订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旭 《管理科学》2006,9(3):17-23
文章讨论了面向随机需求的两个独立的零售商.由于生产提前期长而销售期短,零售商通过期权合同从供应商订货.在销售期初,零售商可根据市场需求通过与另外一个零售商进行期权交易来调整自己的库存.讨论了期权交易对零售商最优订货和最大利润的影响,得到考虑期权合同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零售商的最优订货是期权交易价格的增函数.有期权交易的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高于不进行期权交易的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当零售商面临相同的市场结构时,存在唯一的最优期权交易价格,并且有期权交易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高于没有期权交易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当零售商面临相同的正态需求分布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和最大期望利润是需求相关系数的减函数.  相似文献   

6.
货架是超市和生鲜便利店的重要资源,不仅具有储存和展示农产品的功能,同时货架空间大小对农产品的销量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产品需求受货架空间与零售价格共同影响的两级农产品供应链,在考虑供应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情况下,分别对零售商在销售季节来临前和来临后分配货架空间四种分散式农产品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与利润进行了分析,并与一体化供应链的最优决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不论是在供应商主导还是在零售商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中,零售商在销售季节来临前分配货架空间,相比在销售季节来临后分配货架空间,农产品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更高,分配的货架空间更小,供应商和零售商均获得更少的利润,相应的农产品供应链整体利润更少。因此,零售商在销售季节来临后分配货架空间对农产品供应链更有利。相比一体化供应链,分散式供应链的零售价格更高,分配的货架空间更小,供应链整体利润小于一体化供应链的最优利润,本文给出了基于利润共享与成本共担的合同对分散式供应链进行协调。最后,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参数变化对最优决策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子与契约市场的供应链协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期权机制,建立了电子市场与传统契约市场共存下的供应链各决策主体的决策模型,供应商通过设定合理的契约参数,增强其产品在电子市场的竞争力,而在契约市场获得相应的收益,同时激励零售商的产品购买量为最优,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并求得了均衡状况下供应链的最优价格、产能和购买决策,最后,对上述各决策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供应商努力的供应链代销加收入分享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存在供应商努力的代销协议进行研究,并假设双方的交易基于收入分享协议.在得到确切的市场需求信息之前,零售商向供应商提供一个收入分享协议,供应商根据该协议确定产品的生产数量和努力水平,此时供应链不能达到协调.当需求服从均匀分布时证明在分散决策下供应链存在惟一最优的收入分享比例,零售商也存在惟一最优收入分享比例,而且前者小于后者.以此为基础给出取得供应链协调的两类合同,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需求服从正态分布时分散决策的供应链绩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返利策略的易逝品供应链合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单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构成的易逝品两级供应链中,当供应商和零售商关于市场需求分布存在信息不对称,且供应商采用返利策略时,供应商如何制订供应链合同相关条款,以实现供应商期望利润最大化的问题.本文建立了解决该问题的期望值模型,给出了几种情形下的求解方法.最后假设市场需求呈均匀分布,通过算例分析定量刻画了供应商对零售商实施分级管理的价值,并讨论了返利策略与其他常见策略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张治  陈科  洪璐 《经营与管理》2014,(12):113-116
笔者基于供应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随机需求供应链模型中,引入质量努力概念对随机市场需求下供应链利润和销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合作型供应链模式下努力提升质量,对市场需求、供应链整体利润、订购批量、零售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努力不断提高,有助于供应链整理利润和订购批量的增长,并降低零售价格、拉动市场活跃度,以达到市场需求与各方利润增长的预期。  相似文献   

11.
下游零售商强势背景下的多对一供应链协调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下游零售商强势背景下,包含多供应商、单零售商的供应链协调问题。首先,提炼出一类能够反映强势零售商运作特点的契约:主动向上调节生产商的生产行为以降低成本;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调整订货;接下来借鉴斯塔尔伯格博弈的分析思路,得到了能够被强势零售商用来协调供应链的契约参数方程,并证明了该契约具有较强的供应链系统利润分配能力。最终结果表明,与一对一供应链相比,多个供应商之间的水平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零售商的协调压力,零售商可以通过更少的转移支付达到预期的协调目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由单个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零售商进行质量控制的条件下,供应链成员对市场需求的过度自信如何影响其库存管理决策和供应商的质量投资。分析了零售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和集中决策三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链成员库存和质量投资决策的博弈均衡,并通过与完全理性下均衡结果的比较探讨了过度自信对供应链成员库存决策、质量投资和利润等的冲击。研究表明,在零售商管理库存模式下,过度自信的决策者对库存量的决策受其心理预期市场需求的正向影响,而在供应商管理库存和集中决策模式下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基于顾客战略行为下的供应链系统的绩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供应链系统由一个供应商、一个零售商和顾客群组成,且顾客具有战略行为特征,其可以选择在一级市场上购买,也可以选择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在销售第一期,零售商向供应商提出订购,并在一级市场上销售,期末剩余产品被供应商回购;在销售第二期,供应商把回购产品通过直销渠道在二级市场上进行销售。采用参数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首先,顾客战略行为对供应链系统订购量、及系统总收益是否有负影响,取决于顾客对二级市场产品接受度。其次,分散管理系统中,通过提供依赖于集中管理系统下的最优订购量的回购合同,供应商能够协调分散管理系统;并且,无论是否存在顾客战略行为,分散管理系统中的最优回购价格均不受影响。最后,零售商是否接受回购合同,依赖于是否存在顾客战略行为,以及顾客对二级市场产品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文献的缺陷,尝试着利用批发价合同构建了一个包含零售商、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均衡,研究了需求风险和汇率风险如何在供应链中传导,并分别讨论了它们对供应链节点企业期望业绩与业绩方差的影响,及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风险分担问题。结果表明,(1)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期望业绩随市场需求波动和汇率变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2)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业绩方差随市场需求波动和汇率变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3)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相对风险分担(用零售商利润方差与制造商利润方差之比度量)随市场需求函数斜率的增加(零售商(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活性降低)而增加,而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相对风险分担(用供应商利润方差与制造商利润方差之比度量)随供应商边际成本函数斜率的增加(供应商(对制造商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活性降低)而增加。这些结果从理论上表明,一方面需求风险和汇率风险可以通过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供应链中传导,另一方面供应链中的风险传导受"牛鞭效应"和节点企业利润边际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由两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分析了随机市场需求以及供应商之间同时存在价格与质量竞争的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在供应链集中决策、无风险补偿及有风险补偿三种情境下,构建了基于质量和价格的风险补偿模型并求得纳什均衡解。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可行的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水平,并且需求风险补偿策略对零售商更加有利;在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下,需求风险补偿价格与其对应批发价格正相关,与其产品质量水平负相关;价格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作用随着竞争程度增加而减弱,质量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和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呈倒U型关系;需求风险补偿策略能够激励零售商的订货行为,强化价格竞争程度和质量竞争程度对供应商订货量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在供应链系统中双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要优于单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本文结论不仅详细剖析了风险补偿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关系,也理清了价格与质量竞争对各方行为策略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6.
多零售商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针对一个供应商和n个Cournot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从系统优化和企业管理的角度研究了该供应链系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首先证明稳定条件下的收益共享合约能实现该供应链协调。但突发事件引起的成本和需求的扰动会打破供应链协调,当突发事件导致供应链的市场需求增加而生产成本减少时,供应商必须通过增加生产来应对突发事件;当突发事件导致供应链的市场需求减少而生产成本增加时,供应商必须通过减少生产来应对突发事件;并通过求解突发事件下供应链系统最优利润的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提出了供应链在一体化时应对突发事件的最优策略。进一步证明了改进的收益共享合约可以协调突发事件下分散化决策的供应链系统。最后运用数值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供应商和零售商需求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考虑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具有不平等地位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和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研究批发价格合同下,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扭曲对供应链成员运营决策的影响。在批发价格合同下,供应商总会泄露市场地位高的零售商订单信息,两个零售商存在斯塔克伯格竞争。本文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到存在信息泄露的两种均衡策略——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给出零售商在不同市场需求条件下的订购决策。本文还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供应商可能在信息泄露过程中扭曲信息,误导市场地位低的零售商做出错误决策,供应商和市场地位高的零售商获得更大利润。当供应商扭曲信息时,尽管市场地位低的零售商利润降低,但其仍将继续留在市场中,零售商之间仍然保持水平竞争。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直观验证和说明。本文研究了供应链存在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扭曲问题,为现实中供应链各个主体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改良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折扣作为激励机制,研究了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改良品二级供应链在批量对批量供应模式假设下的协调问题,以达到协调改良品供应链的目的。通过算例分析,发现基于数量折扣的改良品供应链协调策略有效地实现了改良品供应链的协调。最后对改良品供应链的改良率和市场需求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它们对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机需求和生产成本同时扰动下的供应链波及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智辉  陈宏  赵千  马荣华 《管理学报》2010,7(5):728-732,738
研究数量折扣契约实现协调的两级供应链.研究发现,当突发事件造成零售商面临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和供应商的生产成本产生波动时,如果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或仅是调整批发价格,那么供应链的协调性将会被打破.为此提出了针对随机需求和生产成本扰动下的波及效应的最优应对策略,并改进数量折扣契约使其能重新协调供应链.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简单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建立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同时具有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的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模型,通过修正、扩展FS效用收益模型,先后考察并分析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协调状态,研究发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系数和公平偏好系数及收益份额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收益共享契约才能使系统供应链整体达到协调状态;在此基础上,对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供应商和零售商行为偏好系数对供应链及成员最优订货量的影响;最后进行演化博弈算例分析和结论验证,体现了该协调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由此说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因素同时作用会改变系统供应链协调时的最优订货量,并对决策人的决策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