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精辟阐述了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的良好势头,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经济增长的新条件,并展望了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认为中国经济尽管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但仍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7%-8%左右的较快增长速度.同时,也提出我们的经济发展观要更新,要淡化对速度和数量的要求,强化对结构和质量的要求,要用较快经济增长的提法代替高速经济增长的提法.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是合乎我国当前经济周期波动规律、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律的必然状态,是从一个经济发展阶段向另一个经济发展阶段过渡的转换期。追求质量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关键。新常态并不意味着低增长,而是要在速度换挡过程中构建起创新驱动的新模式,为新一轮增长创造条件,进而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潜力开发和动力重塑、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新常态下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等,实现路径在于改革,改革过程中应该坚持质量效益价值取向、市场配置资源取向、创新驱动取向、生态取向、民生取向和包容性取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新增长源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新增长源是揭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和产权制度的创新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因,它可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所在。通过对中国经济新增长及其形成环境、中国经济新增长源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差异的实证分析,来预测中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为中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方略。  相似文献   

4.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保平  宋文月 《学术月刊》2015,(2):15-22,66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引起原有比较优势和增长红利的衰减,还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开发。新常态背景下自然资源、人口、技术以及资本等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变化,对此,需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作出判断。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由于增长速度的换挡,实际经济增长率会下降,但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依然有较大的空间,短期经济增长不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从长期看经济增长依然具有可供开发的经济增长潜力。新常态背景下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经济结构重构、增长动力重塑,来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制度、人力资本、技术和结构等方面制约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开发。因此,新常态背景下宏观政策的基调是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发挥供给政策和长期政策的作用,通过振兴实体经济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战略提法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是对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凝炼。基于浙江省发展转型的要求,对下一阶段浙江经济发展战略从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服务业是经济运行的优化器、对外投资是经济价值链的提升器等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以创业、创新和浙江精神为战略支撑,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新浙江经济"一个颇有新意的浙江经济发展战略提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其中既有周期性、阶段性因素,也有结构性、体制性因素,需要通过激发经济发展潜力与动力加以应对。从供给视角看,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从需求视角看,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成为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新因素。中国经济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新型城镇化、逐步形成的人才红利、大国经济优势以及数字经济四个方面。同时,人口老龄化、能源资源约束、消费需求不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构成制约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释放的主要瓶颈。面对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推动短期政策应对与中长期经济治理有机结合,以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潜力,以高水平开放提高经济发展活力,以高质量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在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惯常状态。但近几年来,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正在发生改变。本文首先在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简要评析后,对新常态下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减速"和"增速"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促进潜在增长率区间内,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在新的历史阶段,应进一步深化对经济增长内涵的认识,既要追求"质"和"量"层次的快速健康、优质高效,也要追求"效用"层次更多更好地使全社会成员分享增长成果和发展福利,实现中高速增长、内涵式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相协调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新增长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它全力解决经济科学中一个重要且令人困惑的主题 :增长的根本原因。新增长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 ,这一融合的显著特点是 ,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 (如外生技术变化 ) ,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 (如内生技术变化 )作用的产物 ,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 ,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地跨国差异 ,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  相似文献   

9.
包容性增长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伟  段文武 《北方论丛》2011,(5):152-155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和包容性增长的演进逻辑,以及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构成探索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路径的背景。包容性增长要求实现全方位经济管理效能综合考量;要求实现以就业增长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要求实现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为基础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如何判断和选择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决策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是一个崇尚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原有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就是政府主导型投资拉动增长。对我国长期奉行的投资拉动增长模式进行理性反思,使"创新驱动增长"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包容性增长"下的"中国新速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包容性增长"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其"共享性"的核心理念将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中国速度"的内涵,即更加注重绿色增长、均衡增长、正义增长和全面增长,让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并以更加"清洁"、更高质量、更强创新能力的"中国新速度",来践诺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中国责任".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挑战与风险并存致使不确定因素增多.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科学认识经济新常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求稳经济增长速度,从而稳中求进,是推动大庆市经济发展步入新台阶的必要阶段,而对于技术创新、制度规范、城乡差距等问题的解决则是实现大庆经济稳中求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经济福利尺度的有效性提出了怀疑。通过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思想背景的说明 ,揭示了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文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取向 ,在解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与压力的基础上 ,阐述了新发展道路选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发展已走过了八个五年计划的历程,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应把追求高速增长转变为求得适度增长,把单纯注重速度增长改变为求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要借鉴和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发展理论。江泽民同志的《正处十二大关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为我国今后经济增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增长、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总体上看, 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发展方式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更新思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刻不容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应从价值理念体系及路径选择层面寻求突破:一方面应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先导,建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制度框架;另一方面应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探索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此开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停滞开始起飞,在经济转轨中走向市场化,并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阶段实现了从初期的"高增长、高波动"到"适速增长、低波动"的转变。进入新常态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周期进入下行阶段。为了判断我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的基本走势和主体特征,对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态势和周期阶段的持续性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将表现出五至八年的中等长度经济周期;虽然在此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均值水平出现下移,但是波动率较低,经济周期阶段的持续性增强,周期阶段转移概率较小;经济政策始终处于有效操作区间,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逐步显现和稳固,我国经济发展将再次获得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升级和整体结构优化的良好契机,能够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一代领导集体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更是对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前瞻性规划。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一文中,更加详细地阐明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诸多要点。我们认为,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向新的思维、新的方向转型,这其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去发现,新的经济发展红利需要我们去梳理,新的发展特征需要我们去总结。总之,经济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必然要求我们从经济发展的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来进行解读和阐释。鉴于经济新常态对整个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我刊特开设《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专栏,邀请学界专家学者对经济新常态涉及的不同内容进行总结与理论阐释。我们期望通过专栏的开设,为研究经济新常态特征提供一个学术阵地,从而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也期望广大专家学者就经济新常态的相关研究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Jones的新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1991-2005年经济增长的来源进行分解,其基本结论是:物质资本密度可以解释我国经济增长的26.74%;知识存量部分可以解释14.82%;人力资本项可以解释9.76%.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偏低.且物质资本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持续增加,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反而有所下降.要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只能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科技水平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世君 《北方论丛》2003,(6):122-124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采用内生决定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理论启示我们,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教育,扩大技术和知识在农村的传播,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拖入了衰退境地,在目前世界经济缓慢回升阶段,我国经济如何运行,这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金融危机后的我国中短期经济走势提出了三大断想:中期内国民经济较快增长仍可期,中短期内发生的将是低通胀、温和通胀预期,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走势分道扬镳。正确认识与判断我国中短期经济发展走势,有助于我国制定经济稳定增长、抑制高通胀、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