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20世纪末开始,美国的外来移民人数逐年攀升,2005年已经达到352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2.1%。①这些外来移民主要定居在大城市,他们对美国的城市人口、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与城市黑人的关系又是怎样?这些将是本文关注的问题。一、外来移民改变了美国城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政策是其基本国策之一,而技术型移民政策在其移民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不断调整技术型移民政策并对华人新移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澳大利亚技术型移民政策的历史演变就澳大利亚现代历史来看,移民政策同政府的经济目标息息相关。二战后初期,澳大利亚绝大多数移民是政府为了弥补劳动力短缺、基于其劳动能力而被选择入境的。但是,近30年多来,澳大利亚政府大幅度修改了移民政策,移民的技术因素从被忽视到逐渐被强调,技术型移民日益占有重要地位,移民的选择标准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历来重视移民的“质”和“量”,因为移民决定着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空间。200多年来,美国对华移民政策不断演变,但无论是禁止还是有限度地开放,都是在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对外来移民的政策是美国国内各个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也受一定时期美国政治、军事、外交政策和种族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对华移民政策调控着赴美华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间接地影响着在美华人的职业结构、地理分布、居住模式及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一、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纵观美国对华移民政策演变的整个历史,大体可以…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中国境内还是境外 ,对有关海外华人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东南亚地区。随着北美逐渐成为华人再移民和新移民的目的地 ,以及美国多元文化浪潮影响下亚美族裔研究 (Asian -AmericanStudies)的兴盛 ,美国、加拿大华人社会成为新的研究重点。然而 ,上述两个区域之外的欧洲华人却似乎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况。欧洲自身历史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以及该区域语言种类的庞杂 ,无疑也成为泛欧洲区域的华人研究的一个障碍。从研究视野与方法来讲 ,多数有关海外华人的研究 ,或者以历史学或以某个单一学科的角度作为出发点 ,或者以现…  相似文献   

5.
自清朝开始,外来移民给赫哲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赫哲族商业经济的发展。移民为赫哲族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持,使商业经济的产生获得基础。移民又充当商品流通的载体,向赫哲族输送充裕的可交换的商品并把当地民族土特产品输出外地。最后,移民在赫哲族地区开设私营店铺,为商业贸易提供良好的交易地点。在移民积极影响下,赫哲族的渔猎产品化程度加深,商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二战结束以来,欧洲由传统的移民迁出地逐渐转变为移民迁入地,尤其是欧盟国家成为大批永久性移民的目的地之一.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对欧盟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致使移民问题成为困扰欧盟国家的一大难题.欧盟国家对移民的接收与拒绝、容纳与排斥的矛盾心态构成了其移民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离散者——对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又新 《世界民族》2007,70(5):38-47
菲律宾裔移民是当代国际移民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可以在世界130多个国家中发现菲律宾裔移民的踪影。最大的海外菲律宾人群体生活在美国,美国菲律宾裔移民已成为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中增长最快的一支,是仅次于美国华裔的第二大亚裔群体。因此,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8.
种族歧视在美国由来已久 ,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如 :老移民歧视新移民、新教徒歧视天主教徒、来自西北欧的移民歧视来自东南欧的移民、白人移民歧视有色人种移民等。压迫黑人的奴隶制度、驱逐和屠杀土著印第安人的政策是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的最高表现。虽然现在美国的法律禁止种族歧视 ,但实际上种族歧视屡禁不止 ,并且随着美国政治、经济、社会舆论导向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 ,种族歧视在美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并随时有恶化的可…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工会运动的历史上,美国工会一直对移民工人持排斥和反对的态度,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其态度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冷战后美国工会对外来移民的态度变化美国工会对外来移民的态度有一个变化过程:由排斥移民到接纳移民,并为之争取权益。在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工会对外来移民的态度倾向于排挤。其最突出的表现是,1986年,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①表示支持排挤、阻止移民的《移民改革和控制法案》。《移民改革和控制法案》又称为《辛普森—罗迪诺法案》,其目的是限制非法移民入境。该法案禁止雇主雇用非法移民,对首次…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民俗学拥有大量与移民—族裔及其民俗传统有关的研究成果。在移民研究的早期阶段,美国民俗学者主要以关注遗留物与口头传统为主,而在美国民俗学成为独立学科前后,逐渐形成了以"经验"、"过程"与"认同"为关键词,以及以"什么是美国的民俗"为核心问题意识的研究传统。本文通过对美国民俗学移民研究成果的梳理,一方面肯定了民俗学在移民研究方面具备较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也提醒中国民俗学应加强对包括美国民俗学在内的世界民俗学界的移民研究的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土著印第安人之外,美国人本身就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然而,在国会于1882年通过第一个《排华法》之前,美国未曾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过正式的移民政策。至少在此后的60年时间里,美国的移民政策明显地表现出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一系列《排华法》的通过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先后经过州立法机关与地方法院、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国会与总统之间的多次争论。早在1852年,华工开始涌入加利福尼亚。比格勒州长在州立法机关提出了限制华工数量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国外来移民的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吸收国际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美国移民局 ① 统计 ,1 82 0— 2 0 0 2年间 ,美国的外来移民总数达 6 82 1 .75万人。从时期划分上看 ,移民进入美国的高潮主要有两次 :一次是 1 9世纪 80年代至 2 0世纪 2 0年代 ,一次是 2 0世纪 6 0年代至今。 1 880— 1 930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为 2 757.2 6万人 ,而 1 96 0— 2 0 0 2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为 2 6 37.6 5万人 ,二者合计占 1 82 0— 2 0 0 2年间美国外来移民总数的 79.0 8%。②为何 2 0世纪 6 0年代后会出现又一个移民高潮 ?最重要的原因是 2 0…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跨国移民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亚、非、拉已经取代欧洲成为主要的移民迁出地.移民越来越全球化,移民成分也越来越多样化,以改变身份为目的的新移民最为突出,非法迁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表明,当代国际移民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实践出理论,国际移民的新变化引起了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使得当代国际移民的新理论层出不穷.对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进行评述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跨国移民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移民研究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红枫之国加拿大是一个民族杂陈、文化多元的“马赛克”国家。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它仅用百年时间就从满目荒野的殖民地跻身于西方七大经济强国之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加拿大政府在各个历史时期妙用实用主义原则,创造性地制订出一套灵活多变、务实求真、避劣择优的移民政策,最大限度地利用外来移民的智能、技能和体能为开发、建设加拿大服务。整部加拿大移民史表明:实用主义原则是其政府制订及不断调整移民政策的最高准则和永恒不变的指导思想。实用主义原则左右加拿大移民政策的基本特征是:重实弃虚,打破陈规,有利即图,不走极端。它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以平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为准绳;以适应本国经济建设重心转移而引进特需的专门人才为目的。实用主义原则的推行,使加拿大受惠无穷。因此,深入阐述加拿大移民政策中实用主义原则的实质与功用,不仅有助于揭示加拿大在短期内登上世界强国地位的奥秘,也可为该国移民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是移民的10年:1977、1978和1979年连续三年,每年移居美国的人数远远超过1924年以来任何一年的移民人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亚洲移民的10年。成千上万的亚洲人和太平洋诸岛的人涌入了美国,特别是印度支那的难民、菲律宾学医的学生、斐济岛和中国台湾岛的居民不断地进入美国。他们当中多数人迁入美国西部。许多美国出生的美国人也不断迁居美国西部。这也是阳光地带的10年:千百万的地区性移民特别是居住美国北部的美国人向西部和南部移居,谋求职业、阳光和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讲西班牙语的居民一向是一个不受人重视的少数民族集团。但近几年来,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它已成为美国居第二位的少数民族集团。据估计,到本世纪的末期,他们的人口将超过黑人,而成为美国名列第一位的少数民族集团。今天,讲西班牙语的美国人已在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领域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据1980年的人口普查,官方公布美国现有1,460万讲西班牙语的居民,此外还有500余万讲西班牙语的秘密移民(即非法移民)。  相似文献   

17.
治穷致富、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大量培养人才就是治国根本.美国近代教育的兴旺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是一个例证.美国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教育立法、采取多种行政支持措施,运用财政资助教育事业,开展多种形式推广普及全民教育.对于一个以"移民"著称于世的国家,教育成为了到美国谋生的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传统、不同文化的众多移民美国化的熔炉.美国针对不同群体的教育方式,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所采取的发展措施,对我国民族教育的改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柏林中国移民为对象,深入研究其生存状态、组织状况、移民目的及意愿,展现中国移民在柏林的历史与现状。结合对德国移民政策与管理的分析,发现政策的严格与管理的不合理使中国人很难将德国视为理想的移民目标国。在丰富欧洲与德国华人移民研究的同时,指出还应当突破传统欧洲华侨华人的研究范畴。此外,认为中国应在移民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促进移民与移民国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瑞典少数民族政策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移民与少数民族问题成为欧洲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欧盟委员会致力于在欧盟层面上制定有关移民与少数民族的政策,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各成员国参照实施.作为一个长期追求民族单一、文化同质的北欧国家,瑞典缺乏积极对待少数民族的传统.二战后大规模的移民使瑞典成为欧洲一个突出的多元文化社会,因此该国于1975年率先在欧洲实施多元文化政策来处理移民问题.但是,对于土著居民萨米人以及在历史上迁居瑞典而形成的少数民族,瑞典政府却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政策予以特别关照.1995年加入欧盟后,迫于压力,瑞典的少数民族政策才于90年代末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东亚的国际劳工移民的动向和原因,并将注意力转移到东亚的国际劳工流动引起的一些政策变化:提高劳动力输出纯收益,重新整合回国劳工,劳力出口的再构建,推进和控制劳动力招募和保护劳工移民.最后做出了一些结论性的预测:越来越多的人到其他国家追寻赚钱的机会及更高质量的生活.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亚太地区经济整合性的增长、交流与传媒系统的扩大和交互联系、教育与培训的国际化、交通的日益简易和方便、收入差异、就业机会以及变化的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