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马智勇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和最大的以菜籽油为原料的油脂化工生产基地。工厂始建于1959年,经过36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国家特大型企业,是全国18个重要化工基地之一。公司现有职工近80...  相似文献   

2.
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企业发展吴殿久(郑州飞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飞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近40年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其前身是郑州市第二柴油机厂。改革十几年来,该公司在本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由原来的一个固定资产仅700万元的国有中型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亚洲“四小龙”近40年,尤其是80年代以来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取得了卓著成效。其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大企业、大财团的形成,本地企业效益下降以及有较健全的法律体系。“四小龙”的成功经验为广东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有明确的目标及可行的措施,政府要转变管理职能,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并按照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发展多元化的、全面的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4.
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赵景华兴办海外企业,发展跨国经营,是国际经济交往中较为复杂的高级形式。近30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跨国经营被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局面早已被打破。认真比较研究各国跨国经营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经营战略,借鉴...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中国的并购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并购市场来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并购市场的并购与其有显著的差异。西方国家企业并购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横向集中、纵向垄断、混合扩张、跨国兼并、金融火并五个发展阶段,而中国只有近20年的历史,处于企业并购的探索期,没有成...  相似文献   

6.
我厂发展多元经济是从稳定职工队伍的客观需要开始的,走过了一个由小规模被动发展到统筹规划全面开发的过程.回顾近三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对办好油田多元经济有以下认识和建议:一、几点认识1.走规模化、集团化道路,是油田多元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多元经济,必须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做法去开发项目和经营企业.规模经营和集团化发展是国内外有成就企业的成功经验.规模化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规模足以容纳先进技术、工艺和先进质量控制手段,达到批量生产,减少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注册会计师验资诉讼案的社会背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注册会计师的鉴证职能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验资业务的开展,对于确认企业法人资格的经营能力、承担民事责任、维持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企业和债权人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二、三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注册...  相似文献   

8.
三种资产重组扩张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如何发展?从经济学最基本原理的解释,从国际大集团,大公司发展的历程考察,有两条基本的途径:一是企业自找滚动式发展,另一种是企业外部扩张型的发展,即通过实施收购、兼并或合并等资产重组方式,通过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迅速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扩张。企业外部规模的扩张,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企业经济快速增长最为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一、传统型、现代型与当今中国资产重组的方式与特征传统的企业资产重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一种社会经济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用以调…  相似文献   

9.
企业组织结构作为对企业管理进行的组织设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在近代,国外的企业组织结构经历了U型结构、H型结构、M型结构、矩型结构等类型。近一、二十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革命的推动,网络型结构和虚拟企业正作为企业组织创新的形式不断涌现。我国的企业组织结构目前尚未彻底突破旧的传统模式的框框,应借鉴国外的宝贵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其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外商投资企业党建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构建熊志翔自1979年改革开放到1993年上半年止,我国三资企业已达13.4万余家,实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近440亿美元①。外商投资企业的迅猛发展,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新时期党的建设出现一个新...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围绕搞活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企业的面貌虽然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同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比较起来,国有企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一、国有企业的现状分析近二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大致走过了五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阶段;二是利改税阶段;三是承包经营阶段;四是转换经营机制阶段;五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由此可看出改革是在一步步地深入进行。通过近二十年改革,大部分国有企业已进入市场,转换了经营机制。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经济效益低下。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可以从与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时起,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摆在“中心环节”的重要位置。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近15年来的改革实践,国有企业的现状究竟怎么样,应该怎么看?改革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应该怎么办?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向市场的实际态势 几乎从改革一开始,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各种措施促进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改革已近15年,人  相似文献   

13.
产权学派的核心理论对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卢晓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中,国家与企业间的财产权利关系是关键。伴随着企业制度改革日益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西方近几十年中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产权学派理论,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引起热烈的讨论,产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难题仍然是:资金紧缺、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面对这种情况,企业怎么办,出路何在?广西柳州市食品总厂的实践说明:只有深化企业改革才能使企业走出经济的困境.1994年以来,柳州市食品总厂结合企业实际,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在全面实行风险抵押经济承包责任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企业扭亏为盈取得显著成效;在推进企业股份合作制这个“棋盘”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企业运行机制的改变,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一个建厂40多年,累计亏损近200万元,陷入困境的老企业,发展成为广西同行业小有名气的最…  相似文献   

15.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一种区域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涵义也随着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美国近50年和中国近20年的发展实践表明,科技企业孵化器具有阶段性,并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自主创新时代,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其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在微观、中观、宏观等多维层面发挥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厂是1962年由几个地小群厂合并成立的国营精细化工企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近万吨油漆,3000吨各类润滑脂,近千吨其它化工助剂的生产规模,种类产品达50余种,成为自治区涂格工业骨干企业。建厂三十年累计给国家上交利税5000余万元,达同期国家投资的20倍以上。现年产值逾四千万元,利税近千万元,是我市利税大户之1。人均创利税在市属企业中名列前茅。纵观三十年我厂的发展过程,从一个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作坊式工厂发展成为我区涂料工业的骨干企业,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兵团国有工业自1996年以来,效益出现大幅度下滑,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情况进一步恶化。本文拟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考虑到发展的连续性及材料可信性,本文选择了1996、1997两年兵团大中型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兵团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亏损现状分析1.兵团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兵团工业中的地位。由表1可以看出,兵团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不到2%的数量创造出了近30%的产值。由此;同全国及区内的情况一样,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兵团国有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兵团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运行状况。兵团的…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企业立法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规范和保障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立法正朝着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国际惯例方向转变。分析我国企业立法的转变,探讨我国未来企业立法的发展趋势,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立法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我国全业立法的转变改革开放后的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企业立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以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分界点。19…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韩国政府和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韩国政府和企业冯敏韩国经济在近30年中的迅速发展已引起国际发展经济学界的重视,一些学者甚至将韩国经济发展的道路称作为“边陲国家通向发达经济的小路”。近年来,就韩国经济何以能获得迅速发展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展开了争论、欧美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广大女性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出自身优势和潜在的能量。这种优势一旦被激发出来,释放到岗位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会产生无穷的效益。目前,石油企业面临着高含水、低采收的严峻发展战略形势,新技术采油、新设备应用已摆到采油一线员工面前,占员工总数近半的女职工是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如何激发出油田女职工自身优势和潜在的能量,在企业发展的进程申建功立业,是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干部不可懈怠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