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毛泽东的"人民群众"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的基本立足点是对"人民"范围的科学界定,基本内容包括"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民本"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实践基础是中国革命的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毛泽东建设民族新文化思想与江泽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思想的分析比较,印证了江泽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思想是对毛泽东建设民族新文化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理论原理的高度统一、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的一贯态度、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文化创新的时代典范与理论认识的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人本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厚重历史文化资源;近代文化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根本理论基础。毛泽东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对深入理解和践行"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它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借鉴俄国"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批判地吸收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思想,总结党处理私人资本主义的经验教训而形成和发展的。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学界在毛泽东研究领域中提出了"毛泽东晚期思想"的概念,原本应是单纯的思想史分期作法,却引起不少反对的看法,也冲击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界定。单纯的思想史分期产生如此困扰的根由在于对"毛泽东思想"理论上的界定不完备。大陆学界对"毛泽东晚期思想"有两项争议:(1)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毛泽东晚期思想"的上限究竟应定在何时;(2)"毛泽东晚期思想"概念的适用性问题。就后一个争议而言,赞同运用"毛泽东晚期思想"概念对毛泽东本人的思想作阶段性的研究。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探讨中国共产党建政后毛泽东本人思想转变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外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学者,多注重于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军事思想、建党学说、文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而对毛泽东法律思想和法制实践,一直没有有组织地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笔者认为,毛泽东法律思想,尤其是刑罚思想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的刑罚思想入手来阐述毛泽东的刑罚思想,试图解析中国传统刑罚思想对毛泽东刑罚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是毛泽东在对中国传统知行观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在理论上为传统的"知"与"行"概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色彩,将其深化为"认识"与"实践",并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且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继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之后,在世纪之交我国又顺利实现了澳门的回归.所有这些伟大成就和光辉业绩,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一国两制"理论进行长期探索与实践的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独具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理论,是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并予以探索的,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
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所取得的新的伟大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时代内容,又充分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对于指导德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研究者主要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而忽视了它的文化运动背景.这种理论上的偏颇,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内涵理解上的偏颇,即只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的实际相结合,忽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本文提供若干鲜为人知的史料,说明在毛泽东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前,马克思主义者和进步的文化人在总结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已从不同视角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中国化的问题,论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的问题.毛泽东对"中国化"的阐述既吸取了当时理论工作者的观点,又大大高出于他们的思想,具有经典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涵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的构建,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上,经历三个时期而形成的毛泽东的大体育观。本文试图论述毛泽东同志以他刚劲有为、奋发斗争的人生风格,以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阐发和实践的国民大众思想,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深的内涵,表现了中国文化的风格和气派。而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又是在中国历史的实践中经受锻炼,成为中华民族观念形态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思想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从马克思到毛泽东,特别是邓小平,都十分重视生产力在党的路线、纲领及社会主义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这些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要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忠实代表”思想的理论渊源;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新的文化理念,奠定了"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为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经验,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所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则与"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廉政建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思想批判继承的结果。毛泽东通过对中国传统廉政思想的批判改造,不仅形成了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廉政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4.
辩证思想广泛存在于中国古典哲学中,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不是自身逻辑的演绎,而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以及人的社会实践的体验。在《周易》、《老子》中,辩证思想是体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对黑格尔的扬弃,毛泽东的中国辩证法既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对立统一和矛盾的理论是毛泽东辩证思想的核心。"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戒"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以"鉴戒"思想为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非只限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必须坚持这一思想,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以苏联为鉴戒",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校在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中,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框架去阐述,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毛泽东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上,放在中国特色上.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创新与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关系.并提出了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和实践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确立的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一直是我国开展外交实践的指导方针.毛泽东外交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自主民族精神的升华,"和为贵"思想的实践、反霸的坚定立场和不称霸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根本课题,对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进行了深刻和具体的分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高度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马克思对"按劳分配"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思辩过程,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其进行了理论的深化和实践.市场经济为"按劳分配"提供了适当的环境和场所,但与马、恩的设想及列宁、毛泽东等的实践相去甚远.这些历史"误会"的出现,是人们认识的深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和制约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直到新中国建立,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理论形成和初步实践的时期,从新中国的建立到党的"八大",是毛泽东经济思想大规模实践的时期,"八大"之后,毛泽东经济思想进入了曲折发展的时期。研究毛泽东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