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英汉语言对比,是翻译的核心。随着语言的发展,随着各国人民的交往和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进一步开拓分析对比的领域,深入不同语言的研究。本文拟从词汇现象,句法现象,文化和思维的不同阐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词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文化的动态.文章基于英汉词汇的发展探讨了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趋同现象,指出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层面的变化说明文化身份和文化趋同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并存,两个民族在认可文化趋同的发展的同时也倾向于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颜色词不仅具有明显的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成为语言翻译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典型实例,从表达人的情感、反映民族心理和折射社会属性三个方面,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颜色词不仅具有明显的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成为语言翻译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典型实例,从表达人的情感、反映民族心理和折射社会属性三个方面,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文化负载词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词汇,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随着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数量愈来愈多,文化负载词成了翻译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以《狼图腾》英译本为例,将《狼图腾》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四类,即蒙古民族特色词汇、"文革"词汇、中国历史词汇及成语,并进一步分析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这些词汇过程中所采取的直译、音译、意译、厚译及删译等翻译方法与技巧,为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因而文化差异自然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本文围绕几种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来说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指出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而在文化交流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是翻译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与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 ,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 ,从同一动物词在英汉语言中具有的相同与相异的文化涵义 ,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不同的英汉动物词来表达 ,以及出现相应的文化内涵空缺现象等方面来进行动物词语与文化内涵异同的比较。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多类、多义现象,因此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是很必要的。完全按照原文的句式和字典的释义进行翻译是不够的。要翻译得准确,需在词性、上下文、词语的搭配、双方文化习俗等方面下功夫,切忌孤立地理解一个词,以免出现误译。  相似文献   

9.
《琼州学院学报》2017,(1):86-90
同性恋概念源于西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同性恋大概念下的相关词汇已经更新,对于同性恋一词的翻译亦应与时俱进。男风概念来源于中国古典文化,属于文化负载词,对此的翻译不宜简单等同于同性恋,全面解读男风的文化内涵是翻译的必要前提。同性恋和男风的概念翻译皆应考虑文化背景,从而准确翻译。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词语 ,纷繁浩瀚 ,文化信息差异极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英汉词语会出现不等值现象 ,造成词汇空缺。处理这一现象应遵循意译借词原则和简译借词原则。  相似文献   

11.
宋君健 《云梦学刊》2004,25(2):83-85
我国外语学界,长期以来重语言轻文化的态势应有改变。外语专业的学生仅有语言技能而缺乏文化学识等于有载体而无物可载。而今公共外语水平提高后外语专业的生存受到挑战,因此要刷新观念,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改革,拓宽外语高学位和留学生培养方向,实行学分制,以培养学者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蔡季愚 《学术探索》2012,(3):146-148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传播与运用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英语,融合了地方方言与文化特性,逐渐将英语语言转变为更易理解、更易普及的语言。为了更好地认识、了解、运用英语,本文将主要对英语的世界性特征以及历史文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进一步推动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孙丽明 《学术探索》2012,(10):130-132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西方语用原则方面的使用差异:具体介绍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语用原则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文化方面的对比差异性,目的是为了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语用原则并尽可能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中西方的语言文化交流,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  相似文献   

14.
方晓华  张兴 《新疆社会科学》2012,(3):113-118,142
文章回顾了"民汉兼通"提出的过程,指出"民汉兼通"是双语教育的目标,而不应该确定为汉语教学的目标,从双语能力和双文化能力两个方面,阐释了作为双语教育目标的"民汉兼通"的内涵,分析了双语能力和双文化能力的三个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15.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交际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亦是记载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亦承载着传递文化的作用。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作为两种不同语言的瑰宝,亦表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于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应当精准的翻译和应用,加强彼此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王颖 《北方论丛》2000,(2):96-99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主要表现在宇宙观、价值观及道德标准的差异。不同文化中,在相同的场合,同一种交际功能可能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同一句话实施的言外之意可能不尽相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推断出不同的会语蕴涵,从而得出不同的理解。如果对此缺乏了解,误用了语言表达方式,使对方产生误解,称为语用失误。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授外语时,还要着重向学生介绍所学外语的民族文化,让学生意识到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在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是发展、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一直是专家们争论的热点。近年来在西方发展兴盛的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对西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新思维,笔者借鉴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的主要观点,重新审视并探讨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提出了重视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设置文化情境提高文化适应力、通过文化比较加深文化理解、多元文化互动促进文化融合等强调学习过程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一直被誉为"中西文化之间的游者",林语堂凭借其精湛的中西语言功底和对中西文化的通晓,将中国古典文化译介到西方社会,促进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接受。因此将在异质文化融合的视角下,以林语堂的小品文翻译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林语堂在东学西渐过程中发挥的积极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本文通过英汉成语反映的数字文化观、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历史典故、宗教信仰、神话寓言故事等方面透视英汉文化差异.表明正是这些因素制约了英、汉成语的形成.并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是准确把握英、汉语成语涵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二平 《学术探索》2009,(4):121-126
在陈寅恪的中古民族文化研究中,佛教问题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涉及到晋唐佛学史、佛教与道教、佛教与儒学、佛教与政治伦理、佛教与语言文艺等方面。陈寅恪佛教研究最大的学术特色是,从佛经比较校勘出发,扩展到中古民族文化渊源探求中去。一方面寻求佛教文化本原,另一方面探求佛教传播中的文化适应,由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比较文化渊源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