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物,他系统地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组织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抨击封建专制统治,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直至被袁世凯暗害。宋教仁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投身民主革命所做的一切,证明了他不愧为民主革命的斗士、宪政精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先驱。  相似文献   

2.
宋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周建林关键词:宋教仁,袁世凯,政党内阁,国民党宋教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其毕生追求的目标。民国初年,宋教仁倡导政党政治,并致力于组建国民党,企图以“政党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  相似文献   

3.
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主张,并在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最完备的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对立物而出现,在历史上是巨大的进步,它在西方国度里曾经经历了光辉的战斗历程,才走向没落。可是,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命运却是十分悲惨的。它在中国地平线上初露头角,立即被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所绞杀,并且一去不复返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悲剧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深刻认识这种历史必然性,才能正确地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一正当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封建王朝江河日下的时刻,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列强各国迅速崛起的客观现实,不能不对已经国势  相似文献   

5.
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宋教仁对资产阶级宪政理论有独到深刻的研究,本文以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为核心,对其独特的宪政思想体系作了探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在理论上较为成熟,不可否认他的宪政思想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他在实践中却很嫩弱,忽视中国的国情而终于失败。而这正证明了一条真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一六四零年开始,到一六八八年的所谓“光荣革命”为止,革命力量和反革命的封建势力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较量,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阶级大搏斗,终于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相妥协而告终。从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开始由革命转向保守和反动,他们把矛头对准广大劳动人民。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除了武力镇压,还需要精神武器,于  相似文献   

7.
宋教仁作为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之一.他系统地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组织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抨击封建专制统治,基于自己对西方宪政思想的深刻了解和对中国国情的把握,提出了责任内阁制这一民主宪政思想.证明了他不愧为民主革命的斗士、宪政精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中国第一届国会。这是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在中国进行的唯一一次认真的尝试。无论其如何失败,这种尝试本身都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第一届国会失败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封建专制势力异常强固而资产阶级力量十分薄弱。这是一个事物中互为消长的两个方面。就“仿效欧美”而言,第一届国会失败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封建专制势力强固,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在中国尚未发展到建立议会民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程度。 本文着重就第一届国会的建立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0.
略论宋教仁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贡献─—兼评宋教仁与孙中山的关系董剑平1913年3月20日,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爱国者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了。孙中山闻讯悲愤异常,立即从日本回到上海,他沉痛地写下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推翻腐败的清政府的唯一办法是革命,这是进化论的必然结果。外国帝国主义是清王朝的后台,因而还必须驱逐一切帝国主义势力。陈天华要在中国实现“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实质是建立代替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12.
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宋教仁对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理论有独到深刻的研究,本文以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为核心,对其独特的宪政思想体系作了探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在理论上较为成熟,但他的宪政思想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他在实践中却很嫩弱,忽视中国的国情而终于失败。  相似文献   

13.
胡适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文化界的代表人物,主张用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进行重新估价,要再造文明,推倒封建传统。胡适的历史观是实验主义和进化论的,主张“实验”、而不是“实用”;坚持偶然论、多元论;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史方法。在他的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一个阵容强大的新疑古派,成为向封建势力发起猛攻的一支劲旅。胡适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曾有朝气蓬勃的一面,又先天不足。随着历史进程,经历了由进步到没落、保守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在法国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中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确立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巩固资产阶级政权 ;扩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促进欧洲人民的觉醒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使其具有侵略性和向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总的说来 ,他的积极作用大于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宋教仁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活动家。他不仅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在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保卫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革命伟人。宋教仁一生革命事迹很多,史学界已有很多论述。本文试就他与民初国民党建立的几个问题,即为什么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国民党的建立是否“历史上的倒退”?对国民党建立后宋教仁的活动如何评价?进行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6.
1945年前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所经历的是一条不同于英、法、美为首的西方模式的独特的历史道路。德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确立是通过“普鲁士道路”实现的。农业资本主义的“普鲁士道路”为德国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工业革命与英、法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后来居上,工业生产很快超过了英、法,在20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工业强国。然而,德国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推进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相反,资本主义的“普鲁士道路”,使德国社会形成了一个以容克封建势力为主导地位的容克资产阶级,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政治与经济的演进呈现不同步平衡协调发展状态,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1945年之前,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十分缓慢,资产阶级始终没有在政治上确立绝对的统治地位,相反导致封建势力的复活和法西斯的兴起;德国在本世纪还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最后葬送了德国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秦政记》、《秦献记》,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中写出的反复辟战斗檄文。今天在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读这两篇文章,更能感到它强烈的尊法反儒的战斗气息。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买办势力和帝国  相似文献   

18.
袁中道是公安派衰微期的理论代表,他一方面在维护袁宏道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纠公安派末流之偏,最后便向封建正统文学妥协,他在坚持“真”的前提下,从诗文的“露”、“俗”返归“中行”。他树三唐之诗为典范,认为诗文创作“穷而必变,亦其势然”,其变化规律是“性情”与“法律”二者相互为用。  相似文献   

19.
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被封建反革命势力扑灭,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尝试宣告失败。从此各邦封建贵族更趋反动,许多革命者遭到迫害,农民倍受剥削和奴役,工人生活十分痛苦。在资产阶级、广大人民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交织集中的时候,工人运动中也就必不可免地渗透着各种派别、各种思潮的影响.拉萨尔是1848年革命的参加者,在  相似文献   

20.
德国法西斯的兴起,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所谓历史的原因,即历史的继承性、历史的惯性力所然。纵观德国从资本主义产生到帝国主义时期的历史,由于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资产阶级出世晚又没有完成德国统一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使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极端软弱,德国社会长期保留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历史传统,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容克贵族融合在一起,变成容克资产阶级。这是不同于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独特的“德国现象”,是德国法西斯兴起不可忽视的历史原因。认真分析德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德国法西斯产生并夺取政权,是20世纪2、30年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德国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