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障碍和硬约束。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就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重点,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推动绿色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完善绿色发展治理体系,实施创新驱动、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节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经济变"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本组专题对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及企业绿色生产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绿色发展研究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方式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强调资源能源的节约高效循环利用,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同于依靠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方式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需要政府、立法司法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体积极参与其中,以科技创新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以制度创新构建严格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体系、完备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和公正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体系,以文化创新构建适应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风尚、新文化。  相似文献   

3.
坚持绿色发展、文明发展,是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昌邑市在黄、蓝“两区”建设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高点谋划发展定位;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好净水绿畅“四篇文章”,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注重节能环保,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发展县域经济、加快黄、蓝“两区”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扭转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倾向;优化城镇规划布局,突出生态环保在城镇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城镇绿色转型,构建集约高效、循环低碳的城镇生产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推进城镇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资源型城市应把握当前国际绿色变革机遇,探索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产业体系绿色重构为绿色经济的实现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构想,它打破了传统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将产业体系划分为七次产业,构建出以物质产业群为主体,技术产业群、生态产业群为两翼的创新型绿色产业体系。并以资源型城市绿色工业构建为例,提出开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改造轻工业、深入拓展重工业的分类指导思路。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体系重构中"绿色"、"经济"与"资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庆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已经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定成绩,但在经济建设中仍然必须大力推进"生态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不可轻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瓶颈制约因素,继续推进以"生态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生态资本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工业发展体系,开发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推动能源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受资源禀赋影响,宁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应用结构和倚重倚能的产业结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及总量不断扩大,资源、环境与生态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导,健全完善低碳发展推进机制;以完善政策指标体系为保障,构建科学发展导向机制;以科技进步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低碳化水平;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构建低碳化现代产业体系;以优化能源应用结构为突破,提高低碳产业发展承载力。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能源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推动能源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受资源禀赋影响,宁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应用结构和倚重倚能的产业结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及总量不断扩大,资源、环境与生态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导,健全完善低碳发展推进机制;以完善政策指标体系为保障,构建科学发展导向机制;以科技进步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低碳化水平;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构建低碳化现代产业体系;以优化能源应用结构为突破,提高低碳产业发展承载力。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能源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7,(6):92-100
自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提出以来,发展绿色金融已逐步成为各国经济关注的主题,也是推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推行绿色金融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将绿色金融积极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战略中,在开放中不断优化和探寻其发展路径。中国绿色金融的理论内涵就是以金融支持为杠杆手段,以推进中国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目的,以促进绿色贸易、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特点。本文结合制约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产品创新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从八个方面探索性地提出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金融实现路径:一是积极推行绿色融资管理,优化发展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二是尽快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制法规建设;三是加快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建设;四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业务模式;五是鼓励绿色发展项目的投资组合;六是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引导作用;七是培育好中介服务体系;八是完善信息共享,强化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0.
产业生态化改造与转型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云南产业生态化改造步伐,有利于推动云南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只有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及政策,才能发挥云南的后发优势,迈向绿色发展的坦途.  相似文献   

11.
2020年8月19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和云南大学联合主办了"首届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围绕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合作机制与路径、经济合作创新模式、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县域层次开放与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专家一致认为,在新发展阶段,推进贵州省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贵州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战略上,贵州通过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推动毗邻地区长远发展;在发展路径上,通过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边缘地区中心化、构建一体化基础设施、深化产业协作分工、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凝聚"共同体"意识、构建政府联席机制等措施落实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具体通过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和推动低空经济等经济形态赋能毗邻地区创新发展;在生态方面,着力用好生态优势,保生态存量,提生态增量,创生态变量,从特色资源和产业入手,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毗邻地区绿色发展;在县域治理方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探索规范化贸易通关政策,挖掘特色文化等,促进毗邻地区县域开放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起步,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当前环保产业发展存在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市场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财税优惠政策激励力度有限、企业融资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应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采取更好地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绿色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方向和新动力。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消费(物质和文化)成为社会的统领者角色,导致一系列现代病的产生,诸如生态危机、文化冲突乃至社会制度危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转型,事实上也是消费方式、社会存在、文化形态以及生产产品的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等宏观指导方针,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的推进程度。绿色既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本期《绿色:消费、社会与文化的新形态专题研究》。本组专题分别从绿色消费的目的与生态价值、绿色消费的社会转变语境、绿色文化的构建与繁荣以及绿色产品的生产与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可以认为,绿色既是未来消费的目的,也符合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的要求;绿色既要求社会消费行为的转变,也要求社会文化氛围的转型;绿色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构建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绿色既要求生产方式的转型,也要求国家对绿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治理。总之,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组专题,对绿色概念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也期望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绿色转型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寻求未来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绿色价值理念是城市绿色转型实践的重要前提,人口、资源、产业是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基本要素,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是推动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它涉及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绿色服务业.推进城市绿色转型要推动现有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构建都市化的绿色农业体系,构建集约化的绿色工业体系,构建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永芹 《河北学刊》2014,(2):222-225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路径选择。本文从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手,分析得出绿色发展是打破当前资源环境制约和束缚的唯一选择,而创新驱动则是加快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江西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积极树立公众参与意识,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人口、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大力推动公众参与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公众参与调动实现人力、心理、社会资本的协同耦合,推动政府、企业、居民耦合协同机制的构建,充分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绿色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方向和新动力。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消费(物质和文化)成为社会的统领者角色,导致一系列现代病的产生,诸如生态危机、文化冲突乃至社会制度危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转型,事实上也是消费方式、社会存在、文化形态以及生产产品的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等宏观指导方针,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的推进程度。绿色既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本期《绿色:消费、社会与文化的新形态专题研究》。本组专题分别从绿色消费的目的与生态价值、绿色消费的社会转变语境、绿色文化的构建与繁荣以及绿色产品的生产与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可以认为,绿色既是未来消费的目的,也符合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的要求;绿色既要求社会消费行为的转变,也要求社会文化氛围的转型;绿色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构建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绿色既要求生产方式的转型,也要求国家对绿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治理。总之,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组专题,对绿色概念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也期望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位于皖南山区的绩溪县,素以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文化底蕴厚重著称,但由于地处山区及历史的原因,一直以来产业层次不高,结构单一趋同,经济基础薄弱。在新时期,绩溪县紧紧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结合县情特点,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扭住”绿色发展”不放松,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高歌猛进,各项经济指标连上台阶,县域经济出现了跨跃式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绩溪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调研,深刻感受到绩溪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是理念上的升华和思路上的创新。通过园区集约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绩溪这个山区小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强工富县”的必要选择;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建设同步推进,是实现农业转型必须坚持的着力点;发挥自身作为古徽州发源地的历史文化生态优势,积极融入省政府规划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是绩溪县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手笔。绩溪县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始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转变,以城镇化推动转变,以开放招商加速转变,以特色农业助力转变,以文化旅游深化转变。从而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战略性转型,实现了全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绿色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方向和新动力。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消费(物质和文化)成为社会的统领者角色,导致一系列现代病的产生,诸如生态危机、文化冲突乃至社会制度危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转型,事实上也是消费方式、社会存在、文化形态以及生产产品的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等宏观指导方针,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的推进程度。绿色既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本期《绿色:消费、社会与文化的新形态专题研究》。本组专题分别从绿色消费的目的与生态价值、绿色消费的社会转变语境、绿色文化的构建与繁荣以及绿色产品的生产与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可以认为,绿色既是未来消费的目的,也符合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的要求;绿色既要求社会消费行为的转变,也要求社会文化氛围的转型;绿色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构建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绿色既要求生产方式的转型,也要求国家对绿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治理。总之,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组专题,对绿色概念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也期望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绿色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方向和新动力。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消费(物质和文化)成为社会的统领者角色,导致一系列现代病的产生,诸如生态危机、文化冲突乃至社会制度危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转型,事实上也是消费方式、社会存在、文化形态以及生产产品的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等宏观指导方针,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的推进程度。绿色既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本期《绿色:消费、社会与文化的新形态专题研究》。本组专题分别从绿色消费的目的与生态价值、绿色消费的社会转变语境、绿色文化的构建与繁荣以及绿色产品的生产与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可以认为,绿色既是未来消费的目的,也符合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的要求;绿色既要求社会消费行为的转变,也要求社会文化氛围的转型;绿色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构建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绿色既要求生产方式的转型,也要求国家对绿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治理。总之,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组专题,对绿色概念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也期望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