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之间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语音、语义、功能等形式上的象似性。语言符号具有内在象似性,是不同语种群体之间交际活动得以进行的条件。从语言的起源及其演化来看,语言符号的内在象似性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是语言竞争演化的趋势,其根本决定因素在于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产物,人类认知的共性决定了语言符号的内在象似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构建语篇主题时,会对语篇的语音、词汇、句式乃至语篇结构等语言形式作一些特殊安排,其中包括语符数的选择,从语言形式上凸显所要表达的思想,即语篇的语言形式和语篇主题的构建具有象似性。对于简单的主题,作者倾向于选择简单的语言形式和少的语符数;而对于复杂的主题,作者则会选择复杂的语言形式和多的语符数,所以说,语篇的主题构建具有数量象似性特征。本文认为,语篇中的语音数量象似性、词汇数量象似性、句式数量象似性和语篇结构数量象似性从形式上具有凸显语篇主旨的作用,有助于读者对语篇主题构建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象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人类认知积极参与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所以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反映人的头脑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概念或概念结构.通过从词汇、句法的角度进行象似性研究,能够较清楚地认识认知在语言规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词序象似性、对称与不对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汉语词序,并进行了适当的英汉对比。以凝固词和顺序象似性的探讨为重点,指出在词序这一语法层面上体现了人类认知直接地映照于语言形式和结构。同时,引入概念“对称”和“不对称”,从认知语言学诠释了词序象似性。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言中语符的隐喻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语言学研究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开拓了思路。认知语言学所揭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分为拟像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隐喻象似性又包括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语符隐喻象似性证明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似性。  相似文献   

6.
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观为理据,拟从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等方面对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语法隐喻现象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而产生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绝不是由语言中的任意性因素造成的,而是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语言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7.
语言象似性(iconicity)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前沿研究内容,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说相反,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似关系。象似性理论为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诗歌语篇中存在的语音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视觉象似性等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象似性理论在诗歌形式连贯、意义衔接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语言任意论在语言学界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并非是绝对任意的,它存在着明显的象似性特征。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翻译的象似性则是指目标语在音、形、句法功能及篇章层次上与源语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英语委婉语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3个方面来探究英语委婉语的汉译,必将促进人们对于英语委婉语的认知研究和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任意性特征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而象似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形式和其概念结构之间存在映照关系,而句法象似性指句法结构的组织形式和人的思维结构之间有着某种自然的对应关系,主要遵循三大理据原则:距离象似、顺序象似和数量象似。理解句法象似性的概念和原则,有助于从认知层面更好地掌握二语习得的规律,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强调人的体验在认知和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是有理据的,即语言符号具有象似性.象似性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在句法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  相似文献   

11.
汉语造词法研究大多集中于语音、语位(句法)及修辞造词等方面,少有人专门探讨时间、空间象似造词问题。时空象似造词是基于人类思维的“象似性”而生发出的一种重要且有趣味的词汇现象。探讨时空象似造词的目的,不仅是旨在分析汉语语词产生的动因与机制,而且是为了深入了解语词的内部形式,发掘命名的“意义支点”,并在构词语素与词义之间寻觅其隐藏在深层结构中的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2.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热门话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焦点.不少语言学家已从语音、语法、词序等层面揭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有力补充.本文主要从距离、顺序、以及数量等方面对句法的象似性展开阐释,试图探讨句法象似性对英语句法教学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内在的认知机制。据此,笔者认为,语言中众多的强调功能手段相对于人们的经验结构、概念框架和认知方式来说,应是有理可据的。本文根据象似性理论对强调功能的认知机制进行了系统论证,并得出结论:象似性就是强调功能的主要认知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语篇象似性及其认知理据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似性(iconicity)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象似性不仅存在于语音、词汇、句法,而且还存在于语篇。文章从象似性的三种具体形式即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来探讨象似性在语篇中的普遍存在,并对语篇象似性存在的认知理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的象似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似性理论的主要原则(映像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等)在新闻标题的句子结构、修辞、字体、排版等方面都有体现。运用象似性理论分析新闻标题,有助于帮助读者理解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挖掘更多新闻背后隐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认知视角,运用象似性理论分析不同类型的If条件句,从而揭示出不同种类的If条件句能够广泛体现象似性,并发现条件句中两个分句之间呈现一种非对称关系,而这种非对称关系也体现了现实世界中人们的认知和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7.
象似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象似性的研究不仅存在于词汇、句法层面,还存在于篇章层面。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利用语言对客观世界的映射,从语音象似、图形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距离象似和心理象似六方面重新审视并详细解析《红色手推车》一诗,力证象似性研究在诗歌写作和赏析层面有着非凡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从英汉句子结构的语义层面出发,着重探讨英语和汉语句法结构顺序象似性的共性与个性,基于时间、空间、概念以及语用等不同的维度来归纳分析英汉句法的顺序象似性,揭示英汉句法象似性的普遍存在与有理据。  相似文献   

19.
语用层面的象似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象似性理论在语言中的体现,着重对其四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在语用层面上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其在象似性话语中的功能。旨在为语用研究开辟新的视野,也为语言象似与语言功能的结合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