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柳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107-109
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变,在家庭压力的缓解上,正式的结构性支持、基础单位的调节、市场经济组织的服务以及亲属网络体系,都渐渐地在历史舞台上失去了其原有的效力。社会组织作为宏观社会资本的一种,由于具有组织体系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民间性、非营利性等特征,逐渐成为缓解家庭压力的重要新生资源。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家庭压力问题的特殊性、人们对家庭问题的隐私性认识,以及目前社会组织关照领域的有限性等因素,影响着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家庭变迁和家庭问题的大量出现引起了社会政策的关注。社会政策经历了从注重在家庭之外对市场和社会的干预以弥补家庭功能,到投资人力资本、支持家庭、建立发展型家庭政策以增强家庭功能的转变。发展型家庭政策以预防家庭问题产生、帮助家庭行使责任,投资家庭、巩固家庭固有能力或"优势"为特征。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自然要以和谐家庭建设为基石,和谐家庭建设需要家庭政策支持。为此,我们应该摒弃视社会政策为被动应急、缺陷修补的做法,而应发挥其预防与发展功能,强化社会政策的"家庭视角",制定和完善家庭政策。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福利制度最重要的社会单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家庭的结构功能与地位角色发生重大结构转变,传统的家庭问题演变为当前的问题家庭。笔者参考发达国家家庭福利制度模式,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家庭福利政策框架,指明家庭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原则和制度化途径,提出家庭福利体系建设战略构想与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泉然 《社会科学》2024,(2):161-170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拥有重要的福利功能。但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农民工的家庭福利功能却呈现出了萎缩化、转移化和市场化的衰退趋势,需要国家社会政策的积极干预。通过引入一个社会政策介入家庭福利的理论框架,发现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干预行动总体上属于隐性家庭主义福利模式。农民工家庭政策的重构应秉持显性家庭主义的福利理念,助力家庭福利功能的培育,提升家庭履行福利责任的能力,支持家庭、强化家庭在社会成员福利供给中的作用,而非盲目地替代和承接其家庭福利功能。  相似文献   

5.
杨菊华 《社会科学》2022,(6):154-165
家庭转变是一个动态、系统、复杂的过程。学界既有研究主要从家庭结构、功能和关系等要素出发研究家庭转变,缺乏生命周期视角的探讨。以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轨迹为线索,系统检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转变,可以发现,近几十年中国的家庭转变具有“一推迟,二压缩,二提前,一延长”的特点:家庭形成期推迟,扩展与稳定期压缩,收缩与空巢期提前,解体期极大延展,各生命周期的时长由传统家庭的“正态分布”转变为现代家庭的“后倾分布”模式,过程更为减省。这些变化与家庭结构转型、功能转向、关系转轨互为因果、彼此支撑,构成一幅极其复杂的家庭转变画面,使得当下中国家庭存在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特征共存的局面,在主线清晰的前提下,展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新时代的社会治理须在小家庭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  相似文献   

6.
家庭在社会政策中的地位和角色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政策背景,二是作为政策目标。家庭作为社会政策的背景有两层含义:一是政策制定以现实的家庭模式为前提和基础,二是政策实施以现实的家庭模式为环境和条件。为了社会政策实施顺利需要保持家庭模式稳定,于是家庭从社会政策背景发展到社会政策目标,这一逻辑清晰地揭示出家庭政策的性质。家庭政策的职能和任务不在于构建理想的家庭模式,而是促进各领域的社会政策更好地适应家庭变化,一方面减轻家庭变迁对社会政策实施的不利影响,提高社会政策的成效,另一方面使社会政策更契合变化中的家庭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家庭功能。我国家庭政策既肩负着改造社会政策模式、促进社会政策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使命,也肩负着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增强家庭功能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传统的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相对稳定关系由此受到巨大冲击,继而引发了当代中国家庭在结构、功能、伦理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迁带来了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变迁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动,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动,不可避免地使得家庭功能发生了弱化.家庭功能的弱化让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约束力日益减弱,导致现代家庭伦理陷入困境.探寻现代家庭伦理观念陷入困境的背景,构建维系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新的现代家庭伦理观念,使之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庭建设的瓶颈是造成家庭功能不良与缺失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主流话语弱化家庭责任、大众传媒扭曲家庭角色、家庭发展能力欠缺、家庭的社会支持薄弱等。破除瓶颈的当务之急是我国政府要承担主导责任,进行家庭政策制度体系和社会支持机制的整体规划设计,强化对大众传媒的监测评估和家庭研究成果转化,建立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的专业化家庭服务和家庭危机干预机构。  相似文献   

9.
论家庭功能及其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是人类社会延续至今的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具有本原功能、经济功能、衍生功能,这些功能随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而发展变化,家庭功能的变迁表现为“外化”、“回归”、“提升”、“调整”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现代社会私人领域的基本生活单位,关注家庭实际上就是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现代社会里的各种社会需求必定由相应的社会组织或社会群体承担。但在高度分化的社会条件下,某些社会需求惟有家庭才能够承担。因此,在未来高度分化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应发挥其独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转型期的家庭经济保障和情感支持功能增强,养育功能的结构得到优化,但在儿童社会化和性规范方面的作用趋于弱化。由于竞争激烈、流动频繁和社会分化,物质至上、消费主义以及高科技、信息化等所引发的各种困扰和压力业已延伸到家庭中来,致使家庭面临关系调适难度加大、经济压力增加、赡养负担加重以及单亲家庭递增等新挑战。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设。改善家庭的社会生态环境,给予家庭以必要和有效的社会政策、人文关怀和服务支持,将有助于家庭系统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2.
在时代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当代家庭观不断对传统家庭观进行扬弃。它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对家庭产生了效应。这种效应主要包括家庭变化的表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残疾人所获得的全部生活条件中,家庭扶助和社会保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资金支持方面,社会保障对家庭扶助形成了一定的替代效应,但并不完全;在服务护理方面,家庭扶助仍发挥着主导作用。家庭扶助功能的强大缓解了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但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使家庭的赡老育幼功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呈现出加速弱化的趋势,社会保障的健全过程必须与家庭功能的削弱过程有效衔接,才能使残疾人群体的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消除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所构成的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在重视家庭保障功能的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使其更好地发挥在资金支持和服务护理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保障健全过程与家庭功能削弱过程的平稳过渡,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6年的全国调查数据(N=3015)和2008年的上海与兰州的调查数据(N=2200),对家庭整体利益观、为家人承担责任的观念、家庭中利他主义观和家庭工作价值比较四个维度进行城乡、年龄和教育群体差异的双变量和多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整体利益观、为家人承担责任的观念未受现代化冲击,但代际间和合共生、互为一体的利他主义观念显示出与年龄和教育的负相关关系。与工作价值相比,家庭价值下降的假设没有得到支持。在经历了集体化时代之后的当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家庭并不是与个体主义价值相矛盾的领域,而在一定意义上是个体追求私人生活、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处于不断弱化的过程中。不过,老年人和中年人对所在社区养老现状的感受有较大差别,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整体上来说,农村家庭养老不仅没有始于空巢期甚至丧偶之后,实际上养老被不断地推迟和压缩,直至老人失去劳动能力才真正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ren’s outcomes consistently shows that living with a single parent is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outcomes. Few US studies, however, examine how a child’s family structure affects outcomes for the child once he/she reaches adulthood. We directly examine, using the 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 whether family structure during childhood is related to the child’s economic wellbeing both during childhood as well as during adulthood. We find that living with a single paren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evel of family resources available during childhood. This finding persists even when we remove time invariant factors within families. We also show that family structure is related to the child’s education, marital status, and adult family income. Once we control for the child’s demography and economic wellbeing in childhood, however, the associations into adulthood become trivial in size and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suggesting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ren’s long-term, economic outcomes is due in large part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wellbeing in childhood.  相似文献   

17.
赵海平 《阴山学刊》2009,22(1):82-86
沙特阿拉伯、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卡塔尔、科威特、约旦由沙特、赛义德、阿勒纳哈扬、哈利法、萨尼、萨巴赫、哈希姆家族统治。这些统治家族拥有不容置疑的特权,控制着国家大部分重要职位。在经过现代化的洗礼后,这些君主国仍能保持家族统治,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落后的生产力;二是伊斯兰教思想武器;三是民众对部落家族的感情;四是家族统治者的积极改革;五是西方宗主国的长期统治。  相似文献   

18.
王炜 《阴山学刊》2009,22(5):96-98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特别是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父母冲突、父母缺陷、破碎家庭、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监管不力、家庭网络环境以及家庭氛围等都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陈晓阳 《阴山学刊》2009,22(2):61-66
希腊语表示“家庭”这个词的意思是“环绕圣火的人”或是“同一烟火下的人”,其意思是组成家庭的人就是那些被许可崇拜同一家火并祭祀同一祖先的人。因此家庭不是男女双方两性关系的结合。而是由灶神赫斯提亚联系起来的一家人,赫斯提亚是希腊家庭的组织原则。另外,希腊人的思想中一直莆绕着纯粹父系遗传的梦想,故而创造了“技子是炉灶中的一块烧焦的木柴”的王室神话以及大地生人的“地生人”神话,进而产生了“男人是种子,女人是地,孩子在母亲的子宫中生长,就像庄稼在撒下种子的土壤中生长一样”的思想。而孩子生下后的“十日礼”则彻底抹去了在母亲的鲜血和肚腹中出生的事实,同时也把妇女完全排除在城邦公民权之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可能性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华 《学术探索》2004,(6):32-35
随着改革的深化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家族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 ,成了学界与实际部门颇具争议的一个现实话题。作者认为 ,在新的经济竞争环境下 ,家族企业制度并不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制度 ,我国现实的具体环境有利于家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家族企业可以随着经济竞争环境的变化寻求家族制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结合 ,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其理论与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