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对该领域的两大研究方法跨国回归和时间序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该领域今后将会广泛使用VAR及灰色关联等各种数理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金融发展理论在我国农村领域的应用,其焦点问题是如何真实的反映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文章梳理了不同学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设计背景、统计口径等相关研究,并对所设计指标的缺陷进行分析以后,提出该指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中国实际情况的观点,同时就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的相互影响关系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产出增长的关系,以验证在我国是否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陷阱"。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人力资本增长是引起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经济增长并未带来人力资本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AR模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却并没有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验证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供给引导"阶段.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依据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数据,构造和使用金融相关率、金融支农程度等指标,依次使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明确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农村商业性金融要多种类型并存与竞争,农村合作性金融要构建纵向型合作金融体系,农村政策性金融应拓宽业务经营范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经济思想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对其进行深度的经济思想思考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支撑平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必然的经济思想选择。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重农经济思想应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思想。只有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大发展,县域经济才会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6.
发展县域经济的经济思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经济思想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对其进行深度的经济思想思考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支撑平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必然的经济思想选择。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重农经济思想应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思想。只有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大发展,县域经济才会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来源角度区分了外延式经济增长和内涵式经济增长,在对现有常用统计指标评述和扬弃的基础上,使用劳动收入动态分析的方法,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指标,即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比例指标,并使用该指标对1978-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进行了探索性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和经济的实际情况,采取1981~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检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某种关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保持一种长期稳定关系,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金融的介入激发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收入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人均收入并不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投资产出比长期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这种低水平状态表明了农村金融发展的薄弱,投资产出比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投资量在产出量得比重太小,没有对经济产生影响;农村中的贷存比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农村储蓄的资金更多流向了农村贷款。因此,在发展农村金融时,应该更加注重农村制度的改革,鼓励和支持民间金融的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和形式多样化,多渠道促进农村贷款量的增加,有效地促进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当前中国地区经济的趋同与趋异问题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但是许多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这主要是研究的时间段和方法选择的差异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分别利用一元和多元的核密度估计,对我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中的省际趋同模式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的省级经济增长中,无法获得可信的、存在趋同趋势的数据支撑,我国各省的经济增长路径迄今还没有收敛的迹象,不同省份之间的增长率的差异也随着经济增长而扩大,甚至地区内的产出差距也在增加。同时,研究结果认为我国各省区市之间也不存在俱乐部趋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认为,1978~2009年山东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山东农村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效率的Granger原因,而山东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非正规金融对山东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山东农村金融发展没有起到"供给主导"的作用,而是处于"需求遵从"的地位;农村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1990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弹性系数、产业结构系数等定量方法结合定性分析描述了四者之间关系变动的数量特征和趋势,使用较前沿的偏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以人均GDP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增长模型.分别研究了全国及各省域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的数量关系,并通过模型和相对误差法验证了以上几个统计指标之间的匹配度,最后建立组合模型对2010年有关统计指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在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差距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就三大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和短期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而西部地区这一关系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才能找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正确途径。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1978—2004年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农村经济增长却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提出了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正常发育,加强对农村信贷投资的力度,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相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1979--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肯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并检验了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  相似文献   

15.
现有经验研究的文献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2种相反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忽略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1997-2008年我国省级农村经济增长数据和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法的面板协整估计,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政府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协调相邻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以充分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及相邻地区的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决定于农村全面整合。农村全面整合是包括结构调整、产业组织整合、技术进步、制度进化、金融整合、财政整合、市场整合和社会福利整合的协调一致化。利用1986~2003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经检验得出:(1)农村各项治理措施是相关的,由此奠定了农村全面整合的基础;(2)实行全面整合繁荣农村经济举措可改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绩效弹性。随着全面整合程度的逐渐增强,农村经济繁荣程度逐步提高。采取全面整合举措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最佳选择;(3)在实施全面整合繁荣农村经过程中,应继续加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市场整合、技术进步、社会福利整合和财政整合同时,重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积极稳妥地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大力推进制度进化和产业组织整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是我国减缓贫困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又会削弱其减贫能力,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的减贫能力需要具体分析。基于2001—2012年江西省统计年鉴中按收入分组的数据,估计出江西省农村贫困的规模,计算出贫困的经济增长弹性和收入分配弹性,并通过贫困的动态分解得出经济增长的减贫指数。结果发现,近年来收入分配对贫困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在此影响下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的减贫能力不同。此外,经济增长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最大,贫困距次之,平方贫困距最小。因此,为加强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政府的政策重心应逐步转移到收入分配问题上,并且要特别关注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继“日本农业现代化特征概说”、“日本农村现代化概说”、“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日本的农业和农村问题”等文之后,对调整经济增长期日本政府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对策及其制定的背境、对策实施效果等,按时间线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评述。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与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与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密切相关且相互作用,采用1990-2010年二十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统计软件,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这三个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正相关作用,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居民可支配收入推动作用较大,出口的推动作用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二者均呈现出自东部向西部递减的规律;大部分省、市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耦合度经历了从勉强协调向基本协调过渡的发展过程,二者的协调程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经济增长指数与耦合度表现出了一致的波动性,经济子系统对整个系统具有牵引作用.当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对农村地区的必要性供给,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