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佛教“空”义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是佛教哲学的根本概念和核心范畴,也是佛教义理的最高范畴。在佛教"空"义演变的历史中,一些佛教学者对空的义理进行了不同的区分,其中以十八空最为著名,也最为重要。十八空说是对空的义理的系统分类和全面总结。佛教尤其是大乘空宗的"空"义具有多重内涵,具体可以从空性、空理、空境和空观四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在佛教的"空"论体系中,交织着诡辩与真理、糟粕与精华、偏见与智慧,"空"论在人类思辨认识史上实是独具华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针对高档普采工作面在遇到本层"空巷"时,进行顶板压力观测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直接通过的方法及其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园林中的门空、窗空,这一即是门窗又非真正意义的门窗小构建,造型样式十分丰富,寓意深邃,其间包含了主人的众多美好意愿和期盼,因不设门扉和窗棂,就有更大的造型设计空间;可喜的是有文人雅士的参与,提升了门空、窗空的品味,为其造型和装饰注入了更多人文关怀,增加了门空、窗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空符的建立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小说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无标点文字"的言语现象,"无标点文字"并不是没有运用标点,而是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标点符号:空符.其他标点是有形标点,空符是无形标点.空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颖的言说叙述方式,开阔了文本的叙述视野,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空符运用是一种高超的创作技巧,我们应研究规范空符,使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空”在王维诗中的“角色”较为独特,它兼具元语言和对象语言两重性质。一方面,作为元语言,王维诗中使用“空”这一词语(以“空”写“空”);另一方面,作为对象语言,王维诗中大量使用“空”、“清”等单音词以及“惆怅”、“寂寞”等双音词,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空语境。“空”同时作为元语言和对象语言,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文学语言和语境的动态共生。  相似文献   

6.
厦门临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基础环境,以供应链QR理论为指导,提出建立航空物流产业链、汽车制造产业链等十大临空产业链,并阐述了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三个演进阶段。提出需通过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建立高效海关监管政策等措施,以保障厦门临空产业的发展。研究结果对指导厦门发展临空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牛顿之后的物理学试图构建关于自然界的实在图景,这一图景通过建立关于空间、时间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联络关系来实现。广义相对论变更了牛顿力学的空间、时间观念,但相对论没有完成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之后的空时的本体论性质变更为物质的直接的属性。但微分同胚不变理论存在需要解释的问题,空时及物理理论的意义仍不明确。空时问题仍是物理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广义相对论的解释与量子力学一样是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湛《列子注》继承了玄学"有"和"无"关系问题的讨论,参同佛教之"空"以"虚"为"无",把"至虚"作为万有的宗主,建立了"贵虚"理论。其终极目的则是,神思凝寂、不为外扰以保全,忘怀解脱以入"至虚"之域,超越生死以达"水火可蹈"的类于佛教涅槃的境界。佛教通过对"空"的理解,否定现实客观物质世界,得出一切皆是虚幻的结论,目的是消除人们对于情世间和器世间的执著,从而解脱众生的烦恼。由此看来,佛教之"空"和张湛之"虚"在其哲学构建中处于相同的理论地位,起到相类似的作用,具有不可忽略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阿含类经典中保存了许多佛教的早期思想。其中 “ 空”的观念是这些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空”观念在阿含类经中有不少直接表述,也有些则包含在这类经中论述的其他一些思想中。梳理这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佛教的产生过程,认识其社会作用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空经济区是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利器。近年来,我国各地临空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在如何开展临空经济区建设上,地方政府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引进临空产业、直接创造税收上,而对临空经济区所要临的"空"着墨不足,特别是对开通国际长航线、构建航空枢纽、发挥主导航空公司作用等方面更是缺乏深入的研究,有的甚至出现了无"空"可临的窘境。引入"源创新"理论,对成熟临空经济区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对内地临空经济区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并以重庆临空经济区建设为案例进行剖析,指出建设好内陆临空经济区必须选择、培育主导航空公司,推动其扎实建设航空枢纽、积极开辟国际长航线,使临空经济区有"空"可临,进而建好航空大都市,实现地区经济"走出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哈代和路遥是中西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同处乡土文化被工业文明侵蚀的社会变迁时期,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威塞克斯和陕北黄土地.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两位作家在思想基调上表现出各自的特性. 哈代小说深受古希腊悲剧宿命论的影响,他笔下的农民面对变化无所适从,听凭命运的摆布和捉弄,通常陷入毁灭的结局. 路遥小说中的农民则对儒家思想做出了现代性的诠释,他们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勇于摸索拼搏,不畏坎坷多舛的命运,始终力求掌控自己的人生. 哈代和路遥为生存逆境中的农民描绘出一幅社会全景图,尽管基调不同,但均关切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思索探寻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秩序,映射出当代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迷茫和困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8—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DEA模型测算中国绿色农业产出和绿色农业技术效率,并分析其省际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已经初具绿色转型的趋势,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绿色农业技术效率均上升;中国绿色农业技术效率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低下。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地区效率依次递减;全国省域间效率绝对差距没有缩小趋势,但相对差距明显缩小。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地区内省域间绝对差距均没有缩小趋势,但东部、中部地区各地区内省域间相对差距存在缩小趋势,而西部、东北地区没有缩小趋势。全国2/3的省份绿色农业技术效率低下但处于增长态势;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宁夏、新疆陷入效率低下且呈下降态势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有人认为二眼井、四眼井等以井为胡同名的称谓始自元朝,并以北京有很多带“井”字的街巷、蒙语“水井”的发音与胡同读音接近等为证据,“假设”胡同与水井有关,即胡同源自元代蒙语水井。经笔者考证,以井为名系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早在建元前已经存在;北京带“井”字的街巷并不多;北京的水井主要分布在菜园圃和大街上;蒙语井的发音明显与汉语胡同读音无涉,胡同与水井无关。  相似文献   

14.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先祖,其史迹遍布中国南北。其出生地在寿丘(或曰青丘)。根据古星野学术,寿星(长沙星)、青丘星分别对应寿丘(长沙国)、青丘国(楚东南),以及其妻子西陵氏(其妻西陵氏当居长江中游地区,可能在石家河古城)、玄嚣一系后裔所居,可推断寿丘在南方。黄帝代神农氏“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后又与蚩尤南北分治,因而长期生活在北方。黄帝战胜蚩尤后代神农氏为天子,其都位于南方,其死后也葬于湖南黄陵,而群臣葬其衣冠于陕北桥山。其子孙有二系,昌意—颛顼—鲧—禹一系当在中原,而玄嚣(青阳)—帝喾—帝挚—帝尧一系当在南方。南方文化北上中原有较多地下遗存证据,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将势力扩张到黄河流域,与黄帝北上大体相应。黄帝南北子孙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15.
双重性——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基本哲学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狂欢诗学理念下,双重性既是同一事物相反两极属性的对照共生,又是具有不同属性事物之间的正反对照共存。它与德国古典哲学中对立统一思想的区别在于:对立统一观是一种预设的抽象的观念形态,双重性思想则是对西方实存的鲜活的文化形态的具体体验和把握。巴赫金对狂欢节的非官方色彩的甄别,对民间诙谐文化的价值判断,对狂欢节的世界感受的阐释,对广场语言的辨识,对狂欢化文艺作品诸要素的分析,无不闪耀着双重性思想的光辉。双重性在巴赫金狂欢诗学中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先祖,其史迹遍布中国南北。其出生地在寿丘(或曰青丘)。根据古星野学术,寿星(长沙星)、青丘星分别对应寿丘(长沙国)、青丘国(在楚东南),以及其妻子西陵氏(其妻西陵氏当居长江中游地区,可能在石家河古城)、玄嚣一系后裔所居,可推断寿丘在南方。黄帝代神农氏“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后又与蚩尤南北分治,因而长期生活在北方。黄帝战胜蚩尤后代神农氏为天子,其都位于南方,其死后也葬于湖南黄陵,而群臣葬其衣冠于陕北桥山。其子孙有二系,昌意~颛顼~鲧~禹一系当在中原,而玄嚣(青阳)~帝喾~帝挚~帝尧一系当在南方。南方文化北上中原有较多地下遗存证据,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将势力扩张到黄河流域,与黄帝北上大体相应。黄帝南北子孙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17.
甲骨卜辞、《周易》、《尚书》是我国早期散文。甲骨卜辞虽属萌芽状态的散文 ,但在用词、句式以及记事等方面为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周易》属雏形期散文 ,叙事条理性强、善于说理、有了结构布局、语言的运用有了很大进步。《尚书》是散文趋于成型的重要标志 ,其文体的区别开始显现 ,篇章结构、语言表现艺术等方面较之以前散文更为成熟 ,因而自《尚书》开始 ,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散文。  相似文献   

18.
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研究原创性问题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走向成熟。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具有问题的原发性、素材的原始性、方式的独特性、成果的创造性和影响的引导性等特点。我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缺失主要是由文化传统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独立思考和个性言说的惰性、研究评价重量轻质的误导、研究者学术道德的失范等导致的。要提高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 ,必须注意增强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 ,开阔教育研究的学术视野 ,强化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 ,明确教育研究的质量追求  相似文献   

19.
五行—五脏的配属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行与五脏的配属经过了一个从哲学到医学的转变过程。就哲学而言,则经过了从古文经学到今文经学的演变:木、火、土、金、水五行,古文经学分别配以脾。肺、心、肝、肾,今文经学分别配以肝、心、脾、肺、肾。就医学而言,又经过了从《内经》前医学到《内经》医学的演变。汉初马王堆医学帛书已有了五行痕迹,汉文帝时名医淳于意已开始运用五行分析病证,有了五行一五脏配属的苗头,但均还没有五行与五脏的系统配属。《黄帝内经》系统地记载了医学五行一五脏学说,其配法与个文经学配法相同,体现了五时一五脏观念。  相似文献   

20.
思维创新的理性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创新起于思维,终于结果,必须使思维的理性与活性高度和谐。做到在反叛中创新,强调自我、非我和忘我;在重组中创新,强调自组、差组和互组;在理智中创新,强调智商、情商和意志商;在观察中创新,强调有意、有思和有破;在体验中创新,强调感悟、领悟和顿悟;在交流中创新,强调求同、求异和求合;在冒险中创新,强调胆识、学识和见识;在环境中创新,强调情境、心境和意境。创新必须坚持逆境坚韧、顺境理智、常境有恒的精神,将个人素质、科学方法和良好环境巧妙地“发酵”,酿造出激情、思绪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