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昌起义军应选择闽西作为战略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起义军应选择闽西作为战略发展方向王铁军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的战略发展方向问题事关成败之大局,是当时指导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也是后来研究南昌起义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南昌起义军南下之后在广东潮汕失利,学术界通常归结为起义军的南下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著名的起义,它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是百色起义成功的原因."天时地利人和"包括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百色独特的地理环境、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右江地区群众的拥护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与南昌起义的关系十分密切,为南昌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南昌起义的首倡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南昌起义经验教训的重要总结者。  相似文献   

4.
南昌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学术界往往以起义部队主力在广东潮汕遭遇重大损失,没有建立起广东革命根据地为依据,认为南昌起义失败。事实上,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互为促进以重聚革命力量,是中共中央举行南昌起义的目的。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以建立新的根据地只是实现该目的的举措而已。从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看,南昌起义与各地的秋收暴动实现了“汇合为一贯的斗争”,实现了中共中央发动南昌起义的目的。由此观之,南昌起义是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大革命惨遭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三日,郭沫若在九江闻讯以后,便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奔赴南昌,参加起义,并担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兼总政治部主任。在随军南下途中,经周思来、李一氓两位同志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月下旬,起义军进抵潮汕。不久,战斗失利,郭沫若在突围时和队伍失掉了联系,后经当地组织的救助,才由神泉逃往香港,复由香港返回上海。从此,经受了大革命和南昌起义严峻考验的郭沫若,就以崭新的战斗风姿,出现在中国无产  相似文献   

6.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壮举,共产国际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探讨共产国际与南昌起义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价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在南昌起义中的作用,对全面准确地了解南昌起义及总结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评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不能归之于南下广东的决策。起义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南下途中的领导错误造成的:即政治上的错误、军事上的错误、组织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领导成员之一。他在起义前后积极工作,为南昌起义的成功发动和南征途中的后勤保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起义失败后,吴玉章在苏联写的题为《八一革命》的总结报告,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对南昌起义进行科学总结的报告,是研究南昌起义的十分重要和珍贵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80年前的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发生地的南昌人民,从起义前的准备,到起义战斗的  相似文献   

10.
易俭如 《老友》2012,(8):13-14
南昌起义奏凯歌 1927年,周恩来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 我党首次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为何在南昌打响第一枪?除具备有利于起义的军事条件——我党直接掌握着几支武装外,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江西是我们党的革命策源地之一,南昌是一座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当时,江西的工农革命运动发展迅猛,工会会员就有20万人,农会组织遍及54个县,有会员3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1.
法庆起义是北魏延昌年间由冀州僧人法庆领导的一次沙门暴乱,因其自号"大乘",也称"大乘起义"。学界一般认为法庆大乘起义是弥勒信仰组织的暴动,对"大乘"一词的意义多从教派以及与小乘佛教相对的大乘观念来理解。但是从当时流行的佛教思想及经典背景来看,其自号"大乘"及起义的理论依据是直接来源于当时流行的《大般涅槃经》,与弥勒信仰无关联。  相似文献   

12.
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毛泽东早已设想“以汝城为中心”实行湘南起义,但因多种原因,将湘南暴动的打算变成了极力攻打长沙,并最终放弃了湘南割据。朱德召集汝城会议,讨论了湘南起义的计划,但因准备不足决定推迟,后因支援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再次推迟,而宜章首义更利于湘南起义的实现。湘南起义大可不必与三大起义齐名,但它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3.
1927年8月1日,南昌一颗子弹穿破历史的黑暗……枪声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起义部队,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挺等同志亲自领导和指挥下,南昌"八一"起义取得了胜利。8月1日凌晨,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现在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密切关注各部队战斗。李立三、贺龙、  相似文献   

14.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徐特立在南昌起义前策反姜济寰,对起义的成功具有极大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南昌起义这一节,应该有徐特立、姜济寰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84年前,周恩来、贺龙、叶挺等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这几乎是妇孺皆知的。然而,这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建立也有郭沫若的参与。这里特写两段郭沫若参加南昌起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南昌起义是一次伟大的军事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政治运动,是我党创造红军新时期的开端,也是我党领导工农大众进行土地革命新时期的开端。叛徒张国焘极端仇视南昌起义,攻击南昌起义“并没有开展最起码的真正的政治运动”、“一开始就充满了冒险色彩”。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也极端仇视南昌起义,攻击南昌起义不是革命行动而是“错误路线”、是单纯军事冒险、是“反党反毛泽东思想的”。  相似文献   

17.
谭平山是最早接受中共中央指派主持召开九江会议,策划组织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之一。组织成立革命委员会,建立各级政治机构,参与有关解决土地问题、财政问题和镇压反革命等重大政治决策,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谭平山是南昌起义的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8.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她是以城市暴动,充实力量,然后南下,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实现第2次北伐为目的的。起义部队没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和建立工农政权的目的,而是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和国民革命军的番号,“暴动时要藏着国民党的帽子”①。起义  相似文献   

19.
论南昌起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起义是中外闻名的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何正确评价它的历史地位,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大量的史料,通过分析、论证,说明了南昌起义不仅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同时也是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光辉起点。南昌起义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等方面进行的可贵探索,具有“时间早”、“内容全面”和“不完善”等历史特点,但无论是成绩还是缺点,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从不同的方面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 南下潮汕是南昌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义军南下潮汕失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错误的。但究竟错在哪里,近年来史学界有争论。本文拟就南昌起义南下潮汕的决策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