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我国虽有多个法律部门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调整,但立法还是有一定缺陷。通过借 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制度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特点,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 律制度作出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是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盛行的做法。协议收购的法律制度既被决定于和体现了经济因素,同时又通过所形成的制度约束,使立法者、监管者和收购方与被收购方之间进行着反复博弈,不断地强化着协议收购制度的合理性。但应加强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中的信息披露,建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制度,加强和完善小股东的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收购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上市公司收购信息的披露加以规范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因此,世界上证券市场比较发达、证券立法比较完善的国家对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都有相应法律规范.通过对这些相关法律规范的比较和研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和思考,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才能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阐述上市公司收购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标准 ,比较各国 (地区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同法律标准的采取方式 ,就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标准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国企改革过程中有关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所涉及到的诸如协议收购、收购主体、强制收购的比例,股权持有的法律界定,要约收购的审核,举牌次数和收购要约期限,收购价格和方式,要约收购的变更和撤回,收购的失败和成功等问题,笔者试用在解读《证券法》和《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两部法规时,循寻我国收购法律制度发展之轨迹,表达完善收购法律制度之期望。  相似文献   

6.
何丹 《江汉论坛》2001,(8):50-52
公司收购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推进和股票市场的建立已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规范上市公司的一系列法律制度也已建立。但是,通过实践,也表现出了这些法律制度的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构想,主要是完善“三大制度”,即信息披露制度、要约收购制度、协议收购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反收购制度尚告缺位这一立法缺陷,细致探讨了有关建立我国反收购立法应注意与思考的一些问题:在我国建立反收购制度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对目标公司行使收购决定权归属立法选择问题;对董事会与股东会在公司实行收购措施时的立法规制问题。在探讨这些问题过程中,借鉴了英美相关立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反收购立法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建越 《兰州学刊》2005,2(3):174-175,185
管理者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我国的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分析我国管理者收购的立法漏洞的基础上,试图从法律角度对完善我国管理者收购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管理者收购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敌意收购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是经过收购者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 ,而引起股权变更的一种法律事实。由于每一起敌意收购都涉及多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敌意收购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制 ,本文从分析敌意收购法律关系入手 ,对敌意收购立法的价值取向、主要法律制度框架作了较为深透的分析 ,同时亦就我国《证券法》对敌意收购规制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兰州学刊》2005,(2):87-88
基于对西方国家管理层收购的一知半解,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管理层收购研究和实践活动,并以此作为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笔者认为我们曲解了管理层收购的应有之义,实践中收购暴露出诸多问题,甚至成为某些人瓜分国有资产、导致公有制财产私有化的重要手段,我国现阶段无法克服管理层收购本身固有的缺陷、缺乏实行这一制度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而且存在法律障碍.结合我国管理层收购面临的特殊矛盾,认为将管理层收购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缺乏理论和现实可行性,不能简单效仿.  相似文献   

11.
曾巧艺 《理论界》2012,(6):51-53
随着商业领域中收购的兴起,与之相应的反收购活动也愈发热烈。对于反收购的决定权问题,综观前人的大量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我国应该采取英国式的严格限制董事会反收购权限模式,问题是实践中,我国很多的反收购的行为实际上是由董事会主导的,股东在反收购活动中并不是很活跃。本文前两个部分对制度本身进行解构,对于决定权的三种典型模式:"管理层决策权"模式、"股东会决定权"模式和"监事会决定权"模式进行了说明。接着介绍了我国现今的立法现状和实践中的情况,试图说明该项立法在中国现今法律环境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涉及到对目标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对目标公司及其股东、收购者、其他利益主体均有重大影响。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要约收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外立法相比,我国《证券法》对要约收购的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制仍存在许多不足,有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正> 如何理解立法和我国的立法活动?我国立法制度的新发展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当前在法学界有些不尽相同的认识。本文拟对此类问题表述一下初步的看法。(一) 立法,就是由国家立法机关用法律形式把统治阶级的意志提升为国家意志,使之成为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的活动。立法活动是实现阶级统治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活动,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它以法律的形式,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调整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公司收购可以分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前者一直是公司收购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但真正对法律制度产生影响的却是敌意收购。敌意收购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比重 ,近年来呈不断上升之势 ,需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法的核心,在上市公司收购这一特殊的证券交易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障上市公司收购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责任制度的构建就显得格外重要.虽然包括新《证券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信息披露责任制度方面作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相对于我国当前上市公司收购活动开展的实际需求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来说还相距甚远.应从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两个方面对我国信息披露责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国企收购即实行MBO面临许多风险,现实中也备受质疑。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国一系列法律制度,金融制度等不配套的结果。本文将结合我国资金市场上新出现的信托基金,设计一个国企MBO的操作方案,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有限公司收购与上市公司收购存在许多的不同,有必要从收购主体、股东优先权、信息披露以及收购价格四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侧重于上市公司收购的规定和实务。立足于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的规定,从实际收购的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张新生 《兰州学刊》2012,(12):187-191
目前我国涉农保险立法仍然缺位,因此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立法非常必要。我国一些地区已经进行涉农保险的实践,随着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经济、理论和制度层面已为我国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立法提供了可行性。涉农保险法律的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涉农保险法律制度的根本价值在于正义、保证农业安全、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有序。我国涉农保险优化发展法律制度的价值的实现,需要国家的干预与介入,立法应坚持非营利原则、政府扶持原则、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原则。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内容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农业稳定是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运用法律手段,以法治农,健全农业法律机制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一、完善农业立法,健全农业法规机制农业法是调整农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家领导、组织和管理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经济领域中经济活动的行为规则。建国以来,我国在农业立法方面己取得了一定成绩。早在50年代就颁布了《土地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立法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了《草原法》、《渔业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确立了台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一系列原则和制度,同时也明确肯定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对解决农业资源被破坏和浪费问题起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加快征信立法已成为推动我国征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构建什么样的征信法律制度、怎样构建征信法律制度必须在特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我国征信立法必须坚持市场化的价值取向,建立市场化的征信机制,既是我国征信立法的出发点,又是构建我国征信法律制度的落脚点。推动信息公开和确保信息安全是我国征信立法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还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实体权利与程序规则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