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4年北京政变后成立的国民军,在冯玉祥的率领下,在国共两党和苏联的帮助下,逐渐转向革命,成为南方国民革命军的一支友军。北伐战争期间,这支部队的政治倾向及其活动对于当时的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探讨这支部队在北伐战争期间的历史作用,对于深入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玉申 《社区》2009,(17):44-45
1926年.中国北伐战争期间,苏联是对中国革命起到关键影响的国家.中苏关系首次赢来黄金时代。为了与南方革命政府对付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张作霖集团。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打算直接出兵中国东北,消灭张作霖的主力部队。对于这段历史.俄罗斯外交部直到最近才披露相关档案。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一支中国仅有、世界惟一的特殊建制的部队。多年来,这支部队在党的领导下,在巩固国防、镇守边关,为繁荣新疆的经济、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这支部队就是成立於20世纪50年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她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久经考验的光荣部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那是在新疆和平解放的年代,毛泽东主席一声命令:“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于是,这支从革命老区延安开来的光荣部队挺进荒原,扑向了大漠无际的戈壁滩,他们用曾在南泥湾开荒的双手撕开了塔克拉…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电视连续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高级将领、桂系名将白崇禧在北伐战争前促进两广统一,为北伐奠定了后方根据地。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广西北代意志,加快了国民政府的北伐决策,并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在北伐战争中,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战功卓著,推动了北伐的进程。鉴天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桂系军事力量在北伐战争时期的特殊性,对白崇禧在北伐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我们志愿军六十八军是一个光荣的战斗部队,在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副政治委员张南生率领下,从1951年6月19日入朝参战,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订期间,英勇作战,粉碎了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发动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参加了著名的“金城反击战”,涌现出许多英雄单位和英雄个人,“奇袭白虎团”的著名战斗英雄杨育才,志愿军女英雄解秀梅就产生在这支部队。 我所在的汽车队是这支屡建战功部队中的一个战斗集体,担负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运输任务。由于美国掌握制空权,对主要交通要道、兵站转运点不分白天黑夜实施狂轰滥炸,每到晚上12时,天空就会投下许多照明弹,敌机借着刺眼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太平天国后期和捻军历史的时候,有一支队伍曾经引起过研究者的注意,那便是坚持在陕西的最后一支捻军——袁大魁部。这支部队是怎样留下的? 这支部队是西捻军为援救处于危急关头的东捻军,于1867年12月(同治六年十一月)由陕西宜川龙王延渡黄河冰桥入山西的时候留在陕北的。究竟是怎样留下来的?当时有不同的记载,今人的看法和说法也不一。《平定关陇纪略》卷四(见《回民起义》第3册,第407页  相似文献   

8.
同民族英雄马本斋的名字紧紧相联的冀中回民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民族武装。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这支英雄部队南北转战,在中国抗战史和回、汉民族团结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试就回民支队的历史概况及主要经验等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明白了,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而这种气质和性格是和首任的军事主管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从此,无论这支部队换了多少茬人,它的灵魂仍在。"——电视连续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和政委赵刚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文学不乏厚重的“史诗”之作,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现代以来历史的重述尤其蔚为大观。何顿的《黄埔四期》在此脉络之下又有新意,其立足于湖南,在家乡情结的激励下,以“起义/叛徒”为叙事爆发点,写尽 了北伐战争以来中国历史的波谲云诡,因此瓦解或至少动摇了某些目前已成定论的中国现当代历史成规,从而为中国现当代历史增添了一个有分量的维度。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高级将领、桂系名将白崇禧在北伐战争前促进两广统一,为北伐奠定了后方根据地.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广西北伐意志,加快了国民政府的北伐决策,并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在北伐战争中,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战功卓著,推动了北伐的进程.鉴于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桂系军事力量在北伐战争时期的特殊性,对白崇禧在北伐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7,(11):48-49
美海豚部队临阵“叛变” 在美国海军的特种部队中,有一支从来不领薪水、也不要求任何福利的秘密生物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就是一海豚。在伊拉克战争中,这支部队战功显赫,曾一度是战场明星。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参加作战的两只海豚在执行反水雷任务时突然“叛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今年在深圳亮相的时候,这支部队的三军仪仗队,就引起了前来参加阅兵观礼的各界人士的瞩目。因为驻香港部队与其他部队不同,是一支包括陆、海、空三军合成建制的部队。自然,驻香港部队仪仗队也是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这是除国家仪仗队之外的第二支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有谁知道这支仪仗队背后浸润着多少血汗啊。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一支中国仅有,世界惟一的执行屯垦戌边历史使命的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组织部队。多年来,这支部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巩固国防、镇守边关,为繁荣新疆的经济、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这支部队就是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她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久经考验的光荣部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那是在新疆和平解放的年代,毛泽东主席一声命令:“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于是,兵团人继承著南泥湾精神,进了荒原,扑向了大漠无际的戈…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3,(12):4-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的著名战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节节败退于蒙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国军队。隆美尔为挽回败局,派出一支德军精锐部队长途跋涉,迂回穿越非洲原始丛林,直插英军后方。岂料,一场毁灭性的灾难突然临到这支德国部队头上。  相似文献   

16.
在我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期间,发生过两次历史性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两次历史性的转变,都是在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情况下,由于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才由挫折转向发展,由失败走向胜利,重新开创了革命斗争发展的新局面.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就是在这两次历史性转变期间,同党内盛行的那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巨大努力,历史性的转变也就不可能实现.第一次历史性转变是在北伐战争失败后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九二六年,从广东出发的北伐战争和党领导的工农群众大革命运动,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使蒋介石在一九二七年能以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在新的形势下,中国革命的任务和道路又是什么?这是摆在中国革命面前的重大而又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否则,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把蒋介石政权的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既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之上,又完全适合有着自身特点的中国国情,最富有独创性。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哪一篇或几篇文章,而应当抓住其实质,揭示其发展过程和历史条件,业从中注意总结经验。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期间曾发生过两次历史性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两次历史性转变的过程,正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  相似文献   

18.
在人民解放军海军序列中,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部队——潜水部队。这支部队人员虽然不像其它海军驾驭操艇驰骋海疆,但他们同样肩负著历史的重任。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蛙人”。在零下三十几度的珍宝岛上,在入侵者的眼皮底下.我们的詹水员下浚到乌苏里江屈.打捞坦克,这是何等的气魄40岁以上的中年人大概都对30年前发生在中国领土珍宝岛的那场战争留有记忆,但是有一件事可能许多人在当时是无法知道的。1969年的3月,前苏联军队的坦克p轰隆隆地开到了乌苏里江主航道上中国一侧,对中国进行挑*,并多次对中国东北边境上的珍宝岛进行炮击。一…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对于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的考证与认定问题,在人们的认知乃至学术研究上一直是个空白。东北抗联中牺牲的中共将领抗战中,中共领导下的抗日部队逐步发展到正规军,特别是在1937年后,中共抗日部队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相似文献   

20.
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的北伐战争,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中的两湖战场和江西战场,史学界近年已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而对东南战场,史学专著和教科书则言之不详或略而不谈。我们在多年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学中感到这是个缺憾。现仅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讨述,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