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科学因为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具有了信仰的属性,然而,在人类社会出现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时,对科学的信仰却是有害的。科学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会要求建立起与这个历史阶段相一致的科学。科学研究是思维方式的外显形态,在科学研究活动背后,必然包含着特定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所拥有的是分析性思维,在社会的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它表现出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巨大功能。然而,当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社会背景具有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时,分析性思维不仅不能把我们引向对真理的认识,反而会对我们的行动形成误导。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我们所处的社会所具有的正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科学研究对象也同样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从而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即用相似性思维代替分析性思维。只有当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相似性思维的基础上时,才能形成科学结论,并转化成正确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2.
人类思维充满了矛盾,因矛盾总要经历由潜在展开到解决的过程,与此相对应,思维的发展也必然呈现为正题、反题、合题三个阶段,这三个认识阶段的两次过渡总要经过怀疑、问题、立论三个环节才能实现。把握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可以帮助人们缩短辩证思维形成的周期,从而更有利于人们认识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更准确地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汤福球  唐松林 《云梦学刊》2005,26(1):108-110
教师教育学思维是教师经过专业化训练和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教育现象的间接而概括的反映形式。它是教师实践智慧的结晶,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个体性。教育学思维规律可分为教育现象型思维规律和教育方法型思维规律。前者是被意识到了的教育客观规律,后者则是教育主体在把握教育客体对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范式或逻辑的“格”。此两种思维规律在形成阶段上有不同的内容,但两者彼此联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实物色彩词"以形象、具体、贴切的特点,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和改造过程相融相伴,其蕴涵的深层理据则是"取象比类"这一传统思维方式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思维自主化是一个人把握自身思维规律的过程。因此,大学生只有真正地做到了思维的自主化,才能真正地进行自主学习,才能正确地把握人生的价值和方向。大学生思维的自主化,是一个由形成、发展到成熟的渐进过程。在大学生思维自主化的培养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邓小平能成为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其全局性思维方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局思维不仅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贯穿其全部内容的主线,更是其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原因.而邓小平全局思维的形成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和主观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苗聪 《学术探索》2014,(6):11-15
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思维方式发生生态变革,形成生态思维方式。这就要认识到,人的思维方式是由产生思考的主体维、主导它的运行方向的观念维和思考认识事物的对象维三维互动结构。只有当这种三维调控结构都被生态关系的生态原理渗透时,生态思维方式才能完整地形成。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由主体维的生态意念与观念维的生态理性相结合而产生的生态思维理念,它可以主导生态思维方式的形成。构建生态思维的基本方法,就是促进这三维结构的生态化。这些方法都会促使生态思维方式的形成。坚持生态思维方式,推动中国的可持续性生态化发展或生态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表象是思维的一种心象手段 ,它的发展经过了原始的具象思维、古代的意象思维和成熟形态的事象思维三大发展阶段 ,首次提出事象思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态 ,并把它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并列为思维的三大形态。对于灵感、直觉之类 ,本文认为只是思维的功能而不是思维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人类思维的发生和幻想思维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思维的发生和幻想思维形式蔡俊生本文认为,人类思维的发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传统逻辑规则标明的有语言的“类思维”,幻想思维形式,科学理性的思维形式。人类思维的上限是语言的发生。幻想思维形式发端于旧石器技术,成熟于图腾的出现,它是人和人类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西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特点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民族的语言特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但它并不是导致民族思维差异的深层原因。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从语法规则、文字形体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三方面对此问题作了探讨。从语法上讲,一方面,某种语言中的词汇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可以用语法意义来表达,反之亦然,因此,汉语缺乏英语严谨的语法形态并不等于失去了严谨表达同一概念的能力;另一方面,语义关系不一定具有相应的语法形式,所以思维规律和语法规律并非始终一致,汉英不同的语法特点也不能始终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更不是导致中西思维差异的深层原因。就文字形体而言,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都具有语言属性,它们与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亦无必然的因应关系。而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思维,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虽然很大,但其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故民族思维差异的成因应该着重在语言之外寻求  相似文献   

11.
比兴,原出于对《诗经》表现方法的概括。前人多有论述,虽说法不尽相同,但含义大体是一致的。后汉郑玄在注《周礼》时笺引了郑众的话,对比兴解释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后来梁朝刘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这是说,比是借用事物间类似的特点,去说明、议论事理;兴是依据事物间微妙的关系来寄托作者的情意。刘勰抓住了比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特征。其主要表现一是打破禁锢思想的精神枷锁,反对“两个凡是”的僵化观念,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二是辩证对待历史的和别人的已有经验,反对照抄照搬照转,破除不切实际的固有模式;三是重视调查研究实际情况,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敢“冒”敢“闯”,勇于开拓新的前进道路。事实证明,创新思维不但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每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现在它的形成与发展的每一重要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论西方哲学史上实体思维模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体(Substance)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自亚里士多德提出实体概念以来,它在几乎全部前康德体系中被引用或阐释,这是由本体论及其问题带来的必然后果,由此而形成的西方哲学史上独特的实体主义传统,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早期哲学的发展。它的内涵和意义因哲学家解释和建构世界图景的视角与方法的不同具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使实体范畴随哲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丰富其含义。本文试图以实体概念和这一思维模式的发展为线索,解释这一哲学重要范畴的意义变迁,以期把握哲学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4.
蔡梅娟 《东岳论丛》2006,27(6):148-150
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思维是伴随着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而渐趋成熟的。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人的群体意识的觉醒阶段,即理性觉醒阶段,这一阶段的小说思维表现出“扬理抑情、趋同排异”的特征;二是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阶段,即审美情感觉醒阶段,这一阶段完成了审美主体意识的彻底觉醒,小说的审美思维表现出“情理相济、异同兼容”的特征。主体意识的双重觉醒使得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思维从幼稚走向成熟,形成了美善并举的基本图式。  相似文献   

15.
辩证思维·矛盾思维·和谐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思维、矛盾思维、和谐思维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从逻辑上看,辩证思维是总概念,而矛盾思维、和谐思维是这个总概念下的两个子概念,是辩证思维的两大类型。从历史发展看,矛盾思维与和谐思维又是辩证思维发展中不同的历史形态。和谐思维具有矛盾对立性,矛盾思维也具有和谐统一性,这是它们作为辩证思维不同形态的共同本质。但作为辩证思维的两大形态,其中对立斗争与和谐统一的地位和价值趋向又是不同的。在和谐思维中,矛盾对立是隶属性的,而在矛盾思维中和谐统一是从属性的。在矛盾思维中,着重从矛盾出发,经过解决矛盾,在达到暂时的和谐时,又出现了新矛盾,然后又重复着从矛盾到矛盾的新的螺旋。而在和谐思维中,着重从和谐出发,经过缩小矛盾化解矛盾,达到更高的和谐,然后再开始由初步的和谐到新的更高的和谐的持续发展。一个着重从矛盾始到矛盾终,一个着重从和谐始到和谐终。  相似文献   

16.
彭冰冰 《理论界》2008,20(4):8-9
和谐思维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思维主体、思维对象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创生的,和谐思维作为一种实践理念,它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中建构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提升。和谐思维本质上是辩证思维,它用整体联系、动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追求和谐,正是以承认矛盾和差异为前提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并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情感思维是人类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它经历了从动作思维到意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理论思维是对情感思维的扬弃,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本身也经历了从抽象思维——辨证思维——立体思维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本文论述了掌握动作思维、立体思维以及融汇两者而形成的情理交融的思维方法,对于人类智力开发,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思维:科技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思维是当前社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实践的和理论的课题。本文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导理念,是当代高科技与文化创意跨界融合实践的新思维方式,是科技革命中范式转换的必然成果。它拥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与运作方式。它在现实科技发展的条件下重新阐释了哲学上一切社会生活中的普遍联系的最高准则。它预示着,一种更新的思维方式的酝酿与形成,将带给未来社会更为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概念性思维只是一种最近发生的、较为年轻的思维方式,它曾经历着漫长的"前概念"积淀过程."前概念"阶段是人类思维空间(人类小宇宙)走向独立化道路必不可少的萌芽时期,它孕育着思维往后发展的一切胚胎."前概念"思维包含行为思维、集体表象思维、原始语言思维等人类童年时期的直观思维方式,这一漫长过程的最大成果就是使得思维空间独立于行为空间,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符号、语言、图形等思维载体,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意象、感觉、表象、记忆等思维能力,这就为下一步的概念性思维的产生打下了深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史的命名到写作,文学史中的历史思维一直左右着文学思维,历史一直作为文学的线索思路,研究方法,切割依据甚至对应形式而存在,而对文学本身的感悟力,想象力,审美力却强调不足。文学史中文学感的缺失是当前文学史写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当前洪子诚及陈思和的文学史写作中仍然没有突破历史思维建立起真正的文学思维。文学史写作中应以人怎样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为总主题,以提高人的文学感悟力,想象力和审美力为总目标.以文学自身的演变规律为总方向,以生态的而非进化的观照为总思路来建构文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