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阿尔寨石窟第31窟窟门南侧西壁有一铺毗沙门天王变相图,该铺壁画的内容包括毗沙门天王尊像、毗沙门天王征战、明王护法、奔马猷宝供养、上师说法等五部分.毗沙门天王是佛教护法四大天王中的北方护国天王,其造像最早可能出自汉唐时西域强国于阗.阿尔寨石窟壁画的毗沙门天王人物造型同唐、五代壁画人物造型基本一致,具有中原传统绘画的特点,但与唐、五代敦煌画像有所不同的是毗沙门天王手持标识物和天王周围人物布局起了很大变化.毗沙门天王变相图反映了在蒙古贵族东征西伐的背景下,祈求战神毗沙门天王的保佑,表达对战神的英雄崇拜和信仰;同时,由于战争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蒙古贵族对财宝的需求也越来越膨胀.对战神、财神的崇拜集于毗沙门天王一身,在天王尊像手持物中得到体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图像中蒙古族形象民俗学资料及第32窟提供的回鹘文"四天王赞"可以大致判断,第31窟毗沙门天王变相图中上师说法的场景,可能是八思巴字创制之前一次关于藏传佛教重大佛事活动的场面,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特征.征战图像中的骑士和上师说法的人物着装均为蒙古服装,与唐、五代毗沙门天王眷属所着汉族宽袖裙福不同,具有鲜明的蒙古族民族特征.这些特征表明,这是一幅蒙元时期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佛教神灵毗沙门天王护城保民的特性鲜明地表现出来,在其流行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保护城池的重要神灵。随着它在民众中盛行程度的增强,其所具有的功能不断拓展,从掌控生死、消灾去病到驱除鬼魅、送子迎福无所不能。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佛教在唐宋时期的中国化、世俗化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也与毗沙门天王的原始身份以及当时北方城市战乱频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唐初洛阳僧人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一书,反映了当时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其中关于新疆于阗政权的毗沙门天王和金银大鼠的记载,被隐居嵩山的书生李筌加以改造,写入<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一书中,使毗沙门天王在唐代演变成中国的战神,形成一种军礼制度和军事文化.关于"烈士"协助隐士求仙失败的故事,启发和促使了唐代类似题材小说的创作.这体现了该书所传达的西域文化对唐代中原文化的濡染和渗透.  相似文献   

4.
唐代城市保护神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与宗教的关系显示出时代的特性。来源于佛教的毗沙门天王呈现出游离佛教的态势,其神性的一部分逐渐分化为中国的民间信仰,神性的另一部分则与道教神祇李靖相捏合;起自民间的城隍神日益向道教靠拢,成为被道教整合的一位民间神灵。这种演变过程,既表明了城市保护神自身的发展态势,也反映出这一时期佛、道二教的民间化走向。  相似文献   

5.
<正> 一、史诗的内容和结构 《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情节主要是这样的:婆罗多国的福身王与恒河女神婚后生出毗湿摩。毗湿摩的弟弟有两个儿子,长子持国是瞎子,他有一百个儿子,长子叫难敌。次子般度有坚战、怖军、阿周那、偕天、无种五个儿子。这五兄弟的母亲在婚前与太阳神还生了迦尔纳,被一个车夫收养。般度王死后,持国继承王位。般度的长子坚战长大  相似文献   

6.
纪玲妹 《学术论坛》2006,(11):166-169
毗陵诗派是指清代初期至中叶,由“毗陵四家”、“毗陵六逸”、“毗陵七子”等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较强的诗歌流派。该诗派主张在“入理”中求创新,在品格中见性情,在性情中见学识。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其他诗派的流弊。  相似文献   

7.
清代常州诗歌繁荣,曾出现“毗陵四家”、“毗陵六逸”、“毗陵七子”等诗群。毗陵诗派是产生在清代常州、地域性较强的诗歌流派。该诗派的诗论家主要是洪亮吉,其诗论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其它诗派的流弊。毗陵诗派创作颇丰,在清代诗坛上有一定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命命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重要作品,它以较为浓厚的佛教色彩而引人注目。本文试从许地山的家世及其成长过程切入,进而探讨许地山与佛教的关系以及《命命鸟》中浓厚的佛教色彩所揭示的主题意蕴。许地山生活在一佛教气息相对浓厚的家庭。他的父亲,清末明初著名台湾爱国诗人许南英,又称窥园先生,自号留发头陀和毗舍耶客,①按头陀乃佛家语,谓抖擞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贫著的行法,俗称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为头阳或行者;毗舍耶又称微誓耶(吻ays),天名,意为日天之妃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许地山之父窥园先生至少…  相似文献   

9.
纪玲妹 《兰州学刊》2009,(4):210-212,216
毗陵诗派是由清初的“毗陵四家”、“毗陵六逸”,及清中叶的“毗陵七子”等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毗陵诗派十分看重人品,诗人有较高的品格修养,他们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立身以忠孝为大;狂狷人格明显;传承东林精神。  相似文献   

10.
碎脸谱例:姚少司用于京剧剧目《财源辐辏》姚少司之绿色碎脸。姚少司为五路财神之一,称利市仙官,该戏为年节吉祥戏,民间盛行。与其他财神一样,其两颊勾金钱纹以为特征符号,额头画火焰纹,喻来年财源茂盛。  相似文献   

11.
于阗是佛教东传的重要中转站,曾是古代大乘佛教的中心。为了更好地发展佛教,抬高本地佛教在世界佛教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于阗佛教徒们编造了大量与当地有关的神异传说和感通故事。公元9~10世纪时敦煌与于阗关系密切,敦煌壁画中出现了不少有关于阗的造像题材。莫高窟北宋初第454窟甬道顶佛教感通画下部一组画面表现的可能是于阗国王先祖地乳出生由来的传说故事。莫高窟第126窟甬道顶五代佛教感通画中榜题为"于阗国太子出家时"的画面表现的可能是于阗国王尉迟毗梨耶王遗失后寻得的孩子在牛头山伽蓝出家,成为于阗最早得获阿罗汉果的论道沙门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2.
毗沙都督府下设若干羁縻州,由于两《唐书·地理志》不载州名,历史面貌较为模糊。本文考证羁縻于阗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初领于阗、蒲山、六城、渠勒、戎卢、精绝六羁縻州,前上元二年,改于阗州为毗沙州,于阗都督府为毗沙州都督府,析置羁縻西河、勃野、河中、□□、东河五羁縻州,初步复原了毗沙都督府十一州的具体地望,并对朱丽双新近发表的《唐代于阗的羁縻州与地理区划研究》一文作了评析,认为坎城、吉良、固城仅是军事城堡,非羁縻州。  相似文献   

13.
合肥某居民小区老年活动中心,终日麻将声不绝于耳。三则“奇闻”,为我所见,绝非虚构。 赢钱忌拉尿 麻将桌上有句口头禅:“赢钱忌拉尿,输钱上厕所。”宋老太对此言坚信无疑。 一天,她上午手气不佳,抓的牌凑不成同花八支,输掉380块。 中午泡一碗方便面,填饱肚皮,立刻上阵。孰料,财神光临,连霸五  相似文献   

14.
唐与回纥和亲公主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唐与回纥的和亲在唐代民族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学术界虽有文章论及,但都失于笼统,未将和亲公主的出塞背景、在回纥的经历以及和亲的作用突现出来。本文拟对唐与回纥的七位和亲公主作些考述。一毗伽公主毗伽公主与敦煌王李承寀结婚是在至德元年(756年)十一月。关于毗伽公主的身世,《新唐书·回鹘传》说是可敦(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后)之妹;《旧唐书·回纥传》说是怀仁可汗之女,《新唐书·三宗诸子传》和《资治通鉴》卷219《唐纪三十五》,皆从《旧唐书》之说。显然,后一种说法要更可靠一些。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旧唐书·安禄山传》),而安史乱军经过多年训练,素质较高,很快占领了河北,攻下了两都  相似文献   

15.
自汉唐以来,登州地区便是中原王朝与海外诸国往来的重要基地。北宋建立以后,登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旧是北宋浮海联络东北亚各民族政权的主要港口。而与辽朝隔海相望的战略位置,更令登州在北宋的海防规划中占据特殊的一席之地。登州辖下的沙门岛又因孤悬海上且条件恶劣而被辟为各类犯人的流放之地,沙门岛由此成为北宋利用海洋彰显国家威权的重要场域。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登州成为观察北宋海疆经略活动层次丰富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晋朝两次沙门敬不敬王者之争的对比,可发现两次论辩无论是论辩的背景、论争双方的成员构成还是论争的重心都大不相同。而如果从整个儒佛关系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沙门敬不敬王者之争并非仅是儒佛伦理之争,宗教与政治的博弈决定了论争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17.
北回鹏汗国作为一个游牧奴隶制政权,其国祥全依武功的盛衰为转移。自顿莫贺可汗确立了和唐反著的基本国策以后,回鹃、吐善两国大战已全面展开,西域乃其争夺的焦点,回鹊战多不利,及异姓跌跌氏主兵以后,形势始有所改观,由之导致王族药罗葛氏的式微与跌跌氏的抬头,从而结束了延柞多年的药罗葛汗朝,崛起了新兴的跌跌汗朝。药罗葛汗朝的式微及其末世君主俱录毗伽(忠贞)可汗与骨咄禄(奉诚)可汗贞元五年(789)九月,顿莫贺可汗死后“子多逻斯嗣立,国人谓之判官(伴官)特勤”①,是为俱录毗伽可汗。多逻斯应为回鹤语taras音译,伴官…  相似文献   

18.
政府的“有形之手”在企业“E”化时代的作用 :政府上网为企业“E”化推波助澜 ;撬动政策杠杆为企业“E”化造势 ;既订游戏规则 ,又履行“亮牌”职责 ;“E”化企业 ,要靠政府请“财神”  相似文献   

19.
杨乃乔 《学术月刊》2023,(3):162-176
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逻辑上,形而上学传统作为对世界本源的意义统摄,为现象界及其道德秩序的构成设定了先验的终极意义。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所拒斥的标靶,是对源发于巴门尼德“ε?ναι”(Sein/存在)的先验意义给予解构。在《存在与时间》之后,海德格尔于《同一与差异》中的多篇文章进一步论述了他的存在论诠释学思想,以深化地讨论“Sein”与“Dasein”(此在)照面意义所界分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海德格尔在翻译巴门尼德那句著名的古希腊文箴言时,把其中的“νοε?ν”德译为“Vernehmen”,并以“Denken”-“思想(思)”作为同位语给予意义的限定性解释,以充分求证了“νοε?ν”“Vernehmen”“Denken”这三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同一性。国内学者又把“Vernehmen”汉译为“觉知”,而“觉知”则是一个来自佛经《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翻译的汉语译入语概念。事实上,“Vernehmen”与“觉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荷载词,后者对前者的翻译是译者在自觉的误译中呈现出意义改写的创造性。需要提醒文学阐释学研究者注意的是,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所照面的对象,是本体界与现象界之间具有同一性或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金秋十月,神州大地传诵丰收喜讯。在中央金融工委召开的饶才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温家宝同志说:“饶才富先进事迹给我们上了生动而感人的一课。”人民日报出版社最近隆重推出著名归侨作家张永和写的《当代“财神”》,为我们提供了这一课的好教材。我认为,这部2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有如下三方面特色。l、独特的典型形象。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当代“财神”》反映的全国金融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饶才富是个既有先进人物共性,又有独特个性的典型形象,正如恩格斯阐述的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这一个”。但“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