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彝族学者型诗人阿库乌雾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底蕴,借鉴西方意象诗学的理念,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众多新颖、独特、韵味深厚的意象,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特体验、诚挚的民族情感,又融入了诗人对现代文化精神的理性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民族文明复归、文化繁衍的深切关照。该文从象征意象、意识流意象、变形意象等三个方面对阿库乌雾汉语诗歌的现代意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阿库乌雾的诗力透彝族文化的深处,写出了民族生命的本源美和力量美,并在宗教文化的溯源、思考中,显示出一种元初客观真实状态及多元存在观念。哲学的深思与现代艺术观念的结合,又促使诗人走向预谋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形象的重构,其终极目的是圆成一个民族现代生存精神与艺术精神完美同构的梦。在艺术美的追求上,诗人力图以出走而后回归的视野来审视民族历史文化,在丰富多彩的意象组构中,昂扬着一种来自民族文化深层的阳刚之美。其艺术手法多样,艺术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3.
藏族汉语诗歌受到了汉语文学的直接促发,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新时期以来,随着藏族汉语诗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的创作表现出对母语和母族文化的深刻依恋,从而在汉语创作与母语文化、走向世界和回归民族传统之间,呈现出一种徘徊、游荡的精神旅程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定社会的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的构建材料,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其文化的负载者。汉、彝、英亲属称谓词是汉、彝、英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反映社会的亲属关系,还积淀了民族文化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观念。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词做参照系,通过对汉、彝、英具有代表性的亲属称谓词作对比性地描写分析,旨在探索它们在宗族关系、长幼次序、背称面称的差异上反映的不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南永前是当今中国朝鲜族文坛上的一位严肃而真诚的诗人,是一位对民族对时代具有崇高责任感的诗人之一。民族图腾诗创作之所本,是图腾崇拜和由它产生的图腾神话。诗人在民族图腾诗作中,鼓舞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为美好的理想而拼搏,并把新的思想范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给人们,把新的希望、信念和催人前进的精神教给人们,从而实现了人性品质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素质的升华。诗人成功地重铸了自己民族之魂,丰富和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中重要的一员,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数艺术家为传播和发展彝族民间美术作出不懈努力。介绍“彝画”概念提出者和研究者阿古扎摩的“彝画”作品,分析其美术作品中如何通过蕴含的彝族史诗和民族风情,对民族精神文化进行阐释;通过在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技法,使其“彝画”作品表现手法多样;通过对彝族“三色文化”的运用及创新,传承和发展了民族优秀文化,阐述阿古扎摩对凉山彝族文化传播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汉语诗歌创作群体,可界定为凉山彝族文化诗派。他们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从新时期到新世纪致力于民族文化精神的现代重构和民族诗歌的审美重构,已形成相当卓异的风格特征。这既证明民族诗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牢牢把握,更证明党和政府把新世纪文学艺术定位于和谐文化建设之明智,是成功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倮伍拉且系当代彝族汉语诗人群体中的优秀诗人之一,著有《饶山的游云》、《大自然与我们》、《诗歌图腾》三部诗集,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励。本文以以上三部诗集为文本依据,对倮伍拉且诗歌创作所经历的“三阶段”作出了具体的论述和解析。阐释出以彝族文化的自然属性为背景,流注其诗歌创作全过程的,对自然精神的深切体察与艺术再现的艺术思想内涵和美学追求;揭明其将彝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图腾意识、图腾心理自觉地与现代语言艺术之语言观契合,并建构语言图腾的艺术境界和语言哲学的思考,肯定其所作的艺术实践,为今后的彝族汉语文学创作带来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是指人们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研究对彝民族一类模式学生的汉语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让他们正确使用汉语这种工具,去表达他们的某个目的。即提高彝民族一类模式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汉语交际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经典彝文古籍都是以名言警句、诗句等文体完成,多为五言诗歌体,但也有七言、九言和十一言的,在文体上,句与句、段与段、篇与篇之间非常讲究音韵规律。吉狄马加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诗人。论文通过深入分析吉狄马加汉语诗歌中的民族文化基因,阐释彝族传统文化对现当代用汉语创作的彝族诗人创作的影响。研究表明:彝族古典文集在题材和内容两个方面影响着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他的很多诗歌题材都直接源于彝族古籍;其次,在诗歌的内容上,字里行间无不流溢着彝族古典文集与传统文化的气质与性格。此外,以彝族经典古籍文献为始基的彝族文化因子则通过内化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成为诗人诗歌创作不竭之源泉。  相似文献   

11.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著名黑人诗人,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休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通过分析休斯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及其寓意,旨在揭示诗人是如何通过这些自然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和诗歌主题的。休斯寓情于景,透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黑人民族遭受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愤慨和同情,赞扬了黑人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黑人人民的自我认同感,激励黑人民族不畏艰险,努力追求民族平等和自由。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学是多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翼。本文从汉语言形式与母语文化精神、语言与存在的矛盾,以及文化潜对话所揭示的语言压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以彝族诗人罗庆春的《阿库乌雾诗歌选》为代表的汉语诗创作所传达出的文化诉求,提示人们注意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巴莫曲布嫫在民俗研究方面成绩颇丰,同时也极具诗人影响。她的民族志写作充满民族情感,诗歌创作呈现复杂的女性意识。巴莫曲布嫫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与彝族的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情感密切相关。她的民族志审美、文化"深描"及诗性道说,"复合"地呈现出当代少数民族女性诗人在文化书写上的异质性追求与探索精神,也进一步确认出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作为一种民族志写作所具有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昆仑"山是华夏族的圣山,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华夏族的大多远古神话传说都与"昆仑"相关。由于"昆仑"山特殊的文化地位及其神秘性,自古便有不少学者在探究"昆仑"山。有学者探讨原初"昆仑"之所在,也有探讨"昆仑"语源语义的;"土鲁"山是古彝民族的圣山,是古彝文化的根基,其在古彝宗教文化中的地位不亚于"昆仑"的地位。根据学者的研究,彝族的语言和文化都与华夏民族有较深的渊源关系。本文也认为,两个民族的渊源关系非同寻常,"昆仑"文化与"土鲁"文化间具有很多一致性关系,长期以来处于争论中的"昆仑"是汉语固有词汇而非外来词,并与古彝圣山名"土鲁"存在着完美的音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诗集《走出巫界》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生命体验,揭示出潜藏在原始图腾、巫术、仪式和习俗中的彝民族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生命形态,最终达到凸现生命本真的意义。但另一方面由于诗人所处的独特文化背景,其创作的文化心理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矛盾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许世旭先生是当代韩国最负盛名的汉语诗人和汉学家,他的汉语诗学思想是海外汉语新诗研究的典范。许世旭先生的汉语诗学研究,主要来源于他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长期的阅读体验,也来源于他长时间地体验并融入汉语文化生活。许世旭先生构建了成熟的汉语诗学方法论体系,能够跳出中国大陆或台湾学者研究新诗时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当局者迷的局面,具有丰富的诗学内容。但同时,他的汉语诗学思想在具备中国诗歌审美属性的同时,也涌动着半岛文化和高丽民族的文化性格,隐现出挥之不去的民族情愫。  相似文献   

17.
马跃舞蹈作品中的民族精神来自于他的民族性格和对民族的热爱;其舞蹈作品的时代性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开放的胸怀;对艺术作品境界的追求更是他人生价值观的体现。这一切构成其舞蹈作品的精神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少数民族精神文化与文化精神——纳西、彝诸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上、下册)是云南民族大学李国文教授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34年来的文萃精华。文集包含了五个类别:一是民  相似文献   

19.
关注和研究汉语语境下的中国新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崭新命题和课题.一方面.汉语语境遭受到西方诗歌话语的冲击,导致当下诗歌呈现出某种病态的"欧化"特征;另一方面,当下诗歌贬低和摒弃民族文化传统,背弃了汉语语境,造成与汉语语境的隔膜与疏离.为此,当下诗歌要面向时代文化的精神高度,自觉接受汉语语境的限定和制约,不断创新民族诗歌的审美特质,逐步消除与汉语语境的隔膜,实现与汉语语境的融合.同时应看到,单靠技艺上的"雕琢"和突破,难以使当下诗歌走出低谷.重建诗歌标准,必须重归于汉语语境下,在各自不同主张的探索与追求中,经过长久的磨合与历练,最终找到共通的诗歌语言和诗体范式,以促使中国诗歌逐步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20.
西萨摩亚当代最杰出的诗人温特在南太平洋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我们心中的死者》是该民族的史诗,它以传统的文化作为背景,审视了波利尼西亚民族心灵和精神的成长;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遇和冲突是他诗歌的重要主题,他的诗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述和个人的感受,展示波利尼西亚民族心灵深处活跃的永不泯灭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