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计划产品经济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对于公有制经济的形成、巩固和壮大及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特别是在我们确立以商品经济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有效形式后,这种不适应性显得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皇权政治奠基和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大宗不可绝"成为皇权继承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着"大宗不可绝"和"为人后者为之子"两条原则,两汉时期在经学领域和现实政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争论和斗争,并最终影响了汉代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文化形成。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深入理解传统社会的皇权政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以皇权政治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外来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变革历程,是受中国皇权政治的改造日益世俗政治化。这主要表现在:其一,佛教依附皇权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专制皇权所直接控制支配。其二,儒佛合一,佛教接受儒家统治思想的改造而成为皇权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三,参与世俗政治,佛教表现出"辅助王化"、服务专制皇权的特殊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传统就是"民本"政治,而这一传统是由周公奠定其基础的."民本"思想的实质是"人民主权",而不论是现代民权政治,还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权政治和皇权政治,都不过是实现这种人民主权的不同方式而已.这种表现形式的变革,又无不基于中国政治哲学传统的正义原则:正当性与适宜性.因此,现代民主应仅仅被视为"民本"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以自由与秩序的政治理念考察汉代政治文化,其呈现道治自由与礼法秩序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汉初道治自由和自然秩序确立理想的皇权与皇权自由,然后礼法秩序和孝治自由确定规范的体系和臣民自由,推进皇权大一统形成政治伦理一体化的政治文化框架,融铸其生活情感、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7,(5):154-161
西汉前中期,皇权与势族之间的较量是形成当时统治格局的主因。皇权致力于打压各级各类势族以巩固统治,受先秦"王权——贵族"社会及其政治传统以及西汉包容势族力量的制度建构等因素影响,西汉的势族始终是抑制皇权的重要社会势力,吕后专政、霍光专权皆为势族影响皇权的典型事例。刘贺被黜是西汉前中期政治格局演进的一个结果,被黜原因既不是刘贺品性问题,也非霍光为刘氏皇权着想,而是汉代皇权与势族政治集团较量过程中双方力量失衡所造成的特殊政治局面。两汉乃至魏晋南北朝的皇权不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势族集团及其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亦是决定当时社会性质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的社会亦可称之为"皇权——势族"社会。  相似文献   

7.
刘忠 《天府新论》2005,1(1):122-124
"五四"前后,民主观念传播从一开始起,就僭越了自身的本质规定性,由制度层的价值理念支持提升为一种结束皇权、批判专制、重建价值的政治、文化行为,并在传统与现实的不断整合以及政治斗争的激荡下,被塑造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胡家骥 《理论界》2015,(2):121-125
断代史形式的确立既意味着班固思想的转变,也标志着中国史学的转型。《汉书》创立全新的官方史学范式。一方面它开创了记载单一王朝兴亡的断代史形式。既突出王朝的正统性,又便于保存官方政治文献。另一方面《汉书》改造了《史记》的叙述模式,削弱叙事性和个人色彩,创造出切合官僚制度运作方式的历史书写形式。这样,纪传体史书最终成为来源于王朝政治记录又服务于王朝政治运作的史学形式。班固史学思想的转变以及《汉书》的体例体现出东汉初期政治局势以及政治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 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代表其总体利益的皇权进行的,因此,地主、农民和皇权构成为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三个基本要素。地主阶级就处于两类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发展:作为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其各阶层向皇权展开分享政治权力的斗争。主要是由于这一矛盾的历史演变,使地主阶级由其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任志安 《学术界》2001,(6):181-185
"一元"主体、"多元"复合的所有制格局的确立,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一变革势必带来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生活的巨大变动.这些变动包括利益多元化和政治参与、公民权利的确立、中产阶级的兴起、市民社会的出现等等,这些变动的最终结果将是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1.
现在请略论韩愈文学的进步形式: 我们所谓韩愈文学的进步形式,当然不是对它的斗争对象骈文形式而言,而是对它以前的表达力较差的旧散文形式而言。韩愈这种散文形式的创造,是以韩愈时代的群众要求为根据的。它是旧散文的发展者,不是旧散文的继承者。严格地说  相似文献   

12.
翰林学士在唐代政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封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必然产物。从玄宗朝设立到晚唐,它对当时的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在不断取代中书舍人权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党魁集权制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魁集权制是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为了重新凝聚革命力量,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民主革命斗争的需要,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家长制存在,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是党魁集权制赖以推行的原因。它对于确立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内崇高的领袖地位、保证党的思想统一、组织巩固、行动一致起过积极作用。但它又极易造成党魁专制独裁和一党专政的政治格局,对日后国民党的统治乃至现代中国政党政治均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偃武修文"政策是北宋防范武人专权割据,维护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北宋的政治运作中,形成"文人主政"的局面."偃武修文"政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繁荣了文教科技事业.但伴之而来的也有政治的不利,军事的失败,国力的不振和社会风气的颓靡."偃武修文"总体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但北宋运用这一政策却使社会积贫积弱,对外妥协投降最终导致了"靖康之变",原因就在于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5.
"文学概论"在壬子癸丑学制确立的新知识格局中的首次明确亮相,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在现代知识谱系中的合法性位置得到了确立;文学理论与壬子癸丑学制这一学校教育制度的结合,使其在与政治话语言说的共谋中成为一种权力话语形式,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合法性身份得到了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可;文学理论在壬子癸丑学制中被规定在各大中学校的普遍开设和专门讲授,标志着文学理论现代学校式运行模式的基本确立.文学理论学科此时尚处于范式变革阶段,还具有某些方面的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16.
九品中正制与考课制的关系,本质上是门阀制度与皇权政治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能够起到某种形式的考课作用,对于皇权政治的恢复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皇权政治的恢复能有效制约地方的分裂倾向,有利于国家的再统一.  相似文献   

17.
孟庆雷  杨继勇 《兰州学刊》2007,(8):141-142,140
从先秦到汉代儒家士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在野的民间话语言说者转变为官方话语的代表.在与皇权的不对称结盟中,儒家士人让渡出言说的自主权而获取了现实的政治利益,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金王朝废除勃极烈制,中央采行汉官制的原因,史学界虽表述不一,但归纳言之,不外是由于金统治区域的扩大,汉族和外族的增多,为适应多种政治、经济制度的存在和女真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加速,以此来强化中央集权统一金朝政治制度.这样讲,似乎尚未揭示这一变革的最初动因.综合有关史料分析,我以为这一举措的最初动因,是因皇权受到极大威胁,为削弱女真大贵族权势,巩固和强化皇权,并实行皇位父传子的“家天下”统治.下从两个方面谈谈我的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 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着手。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它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和发展 世界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民主,都只有当它成为国家制度后才能真正实现。一切反对专制独裁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最终都表现为变革旧的国家制度并建立新的国家制度的斗争。要变革制度.要求改造社会的阶级和集团就先要提出自己的民主要求,然后组织群众,开展斗争,推翻反动统治,夺取政权,并借助新政权,把自己的意志提升为国家意志,把自  相似文献   

20.
近现代以来,中国改变了皇权至上的政府组织形式,制定了宪法,建立了现代政治法律制度,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出发,该过程是一个现代社会宪法神话的确立过程,即宪政观念在此过程中逐渐与它所附着的文本性规则分离,使后者主要为政权提供合法性支持而存在。它是世界范围内,源自西方社会的宪政体系制度化的结果,也是该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