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组织部门要主动为敢抓敢管、担当有为、公道正派的"狮子型"干部保驾护航、站台撑腰,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坚持思想引领,为"狮子型"干部护航。深入开展党性教育、法规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我们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创新已创到关键位,攻坚已攻到制高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迫切需要一支有思想、讲原则、敢担当、能作为,并且政治上坚定、组织上严明、作风上过硬、敢打敢拼的"狮子型"干部队伍。实践充分证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之后,在落实上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面对新常态,我们既要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韧劲十足的"老黄牛"干部,更要有雷厉风行、砥砺奋进的"狮子型"  相似文献   

3.
<正>习主席多次强调好干部要敢于担当。当前,随着强军兴军实践进入强势推进期,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纠"四风"、改作风进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期,部队建设发展任务很重,挑战考验很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自己肩负的使命责任,敢于担当、能够担当、善于担当。一、担当源于责任,领导干部必须具备面对大局能  相似文献   

4.
<正>"狮子型"干部是新时期对干部素质的特殊要求,一般是对那些具有改革创新、不畏艰险、拼搏奋进精神干部素质的形象概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各地区、各领域都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改革攻坚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把"狮子型"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约束好,是各级党政部门强化干部素质能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任务。改革攻坚,需要"狮子型"干部的敢想敢为的冲劲,  相似文献   

5.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使用干部推动改革发展,要重用那些政治上强、能够驾驭全局、敢抓敢管的"狮子型"干部。"狮子型"干部个性鲜明,不畏阻力;为人正直,敢抓敢管,更多是驾驭全局、破题改革的中坚力量。主政一方的党政一把手更需要这种"狮子  相似文献   

6.
曾经行为"有失"的干部很容易因为自暴自弃而不自信、畏首畏尾而不担当、遮遮掩掩而不敢为、得过且过而不发展,这不仅有碍个人理想抱负的实现,更影响组织对发展机遇的迅速把握。要想助力犯错干部摆脱低落情绪和不自信状态,就必须引导其学会主动利用曾经的过错、理性分析当下起点、积极评估潜在空间、精准培育新型优势。犯错干部要从"有失"到"有为",则应借力过失,总结教训;把握当下,创新发展;立足成绩,勇于担当;深入一线,重塑口碑。  相似文献   

7.
所谓"狮子型"干部,是相对于"鸵鸟型""孔雀型""病猫型"干部提出的新时期新型干部形象."狮子型"干部最大的优势是有才,最大的特点是能干.可以说,"狮子型"干部既有魄力和闯劲,又有智慧和才能;既能驾驭工作,又能独当一面;既坚守原则,又善于创新突破;既富有魄力,又善于团结协作."狮子型"干部唯其有才,不能放松对德的要求;唯其能干,更应该严格地监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小过不惩,必为大患",只有把德放在首位,让监督实起来、硬起来,才能使"狮子型"干部干成事的同时不出事.  相似文献   

8.
正要在净化灵魂上做表率。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学好党纪法规,坚定与"两面人"做斗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必须坚持以考促学,依托"学思践悟"讲堂的学习,定期开展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测试工作,不断提升与"两面人"做斗争的能力。要在规范行为中强担当。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自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存在着思想引领力不强、政治领导力不够、群众组织力欠缺等问题。对此,要科学应变,在"统"字上贯穿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廉"字上一抓到底,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新"字上求突破,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同时,要主动求变,坚持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仰,对敢担当的干部要鲜明地让其"上";落实政治任务,强化政治领导,对不敢担当的干部要坚决地让其"下";增强政治功能,提升政治能力,对敢闯敢试的干部要大胆地"容";塑造政治文化,净化政治生态,对广大干部要真情地"爱"。  相似文献   

10.
正建立健全允许失败、宽容犯错的容错机制,能有效保护和调动干部干事创业、主动作为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和提振干部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精气神。在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新常态背景下,探索建立干部关爱容错机制,是推动干部担当作为、防治"为官不为"的积极尝试和有效路径。一、实施动因以容错风尚引领担当风尚。干部要有担当精神,组织须有担当胸怀。建立干部关爱容错机制,实质是以组织担当促干部担当,引领干部树立"敢担当、能担当、善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8月以来,一股雷厉风行、紧抓快办的新风吹遍福州重点项目工地上,"百日攻坚"激战正酣、捷报频传;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各个窗口,"马上就办"历久弥新、蔚然成风。同时,福州市出台《关于强化在一线考察干部工作的暂行办法》等政策举措,激励广大干部到一线建功立业,对忠诚、干净、担当,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做出实绩的干部予以重用,对"问题干部"、不作为干部予以"一票否决"。一线考察干部机制,促动各级干部到一线建功立业、在一线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组织中的"关键少数"不仅把握关键岗位、担当关键责任,而且充当关键表率,可实现关键"黏性",借力对团队中核心人物的有效把控,能够产生示范、传导与聚合效用。这就需要以责任意识刺激"关键少数"主动担当,以创新意识鼓励"关键少数"积极变革,以使命意识警示"关键少数"引领发展,以整合意识鼓励"关键少数"优化效率。具体而言,应立足使命感积极务实作为、立足责任感主动试错创新、立足引领性提升思维眼界、立足示范性优化言行取向。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将从严治党提升到全局性、战略性高度,彰显了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履行历史责任的政治担当。组织部门作为干部管理的职能部门,必须积极作为、敢于担当,把"严"字贯穿到干部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形成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新常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必须在严明纪律、严守规矩上下功夫。选好用好管好干部,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让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浪潮里中流击水,特别是在一些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既需要"老黄牛"式干部的"韧劲",也需要"狮子型"干部敢想敢干的"闯劲"。"狮子型"干部们"虽是搏兔,亦全其力",个性鲜明,不畏阻力,为人正直,敢抓敢管。他们不同于大多数岗位需要的"循吏",更多是驾驭全局、破题改革的中坚力量。特别是主政一方的党政"一把手",更需要这种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现实中,有少数干部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这样的"圆滑官"有些还混得左右逢源甚至如鱼得水,付出的比别人少,得到的却比别人多,形成了严重的反向激励,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因此,构建不让"圆滑官"得好的干部选用机制,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职场"三分之二"风险常易发于任务执行的"受挫"阶段、创新探索的"迷茫"阶段、技术攻坚的"爬坡"阶段和一线坚守的"惯常"阶段。究其根本,在于个人意志不坚定而行动乏力、认知不明确而目标动摇、意识不强烈而行为放纵、担当不主动而娇气脆弱。领导者想要助力下属摆脱这一职场风险,就需引导其在瓶颈期沉住气重分析、在历练期沉下去多积累、在迷茫期稳住心看目标、在挫折期鼓起劲想初衷。  相似文献   

17.
<正>对领导干部来讲,勇于担当既是坚强党性的体现,也是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和领导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身体力行敢于担当的领导品格。他一字千钧地说:"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他指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激励广大干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敢于担当,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领导干部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习近平同志多次反复提到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因此,如何科学评价领导干部的"敢于担当"行为,如何准确识别那些具有"敢  相似文献   

19.
正一是坚持政治激励,激发干部队伍战斗力。坚决落实"好干部标准",打破用人上的平衡照顾和论资排辈的惯例,注重在征地拆迁、信访维稳、深化改革等急难险重岗位考察识别干部,大力选拔心无旁骛干工作、勇于担当抓落实、善于突破能攻坚的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子,达到提拔一个、激励一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辉 《领导科学》2020,(3):73-75
职场中的"沙僧型"干部往往业务欠精、能力欠强、标准欠高、要求欠严。对于组织而言,这类干部安于现状的心态"伤神",得过且过的取向"伤劲",碌碌无为的行为"伤效",毫无担当的作风"伤心"。提升"沙僧型"干部的职场创新力,需要合理分工,权责匹配;适度加压,能上能下;打磨历练,强技增能;创新考核,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