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老子》,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老子》就是一部哲学书;有的认为《老子》是治世的书,是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认为《老子》是言兵事、言诡计的书。以上看法各有自己的根据和道理。整个一部《老子》,一言以蔽之,言“道”与“德”。道为“本”,德为“用”。“道”就是永远具有“虚”、“无”性,故恒、常;“德”就是循“道”(循着道的法则)而发“用”。道的法则就是自然、无为,故老子追求自然与无为。  相似文献   

2.
《周易》以“意-象-言”这种方式展开易道,它体现着古人展开道论的根本方式,也即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以这种展开道论的方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诠释古人的思想,即所谓“意象诠释”。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在《老子》中表现为“道-象-物”这样的道论结构。老子“自然”的观念,贯通老子道论的各层面。在这一结构中,“道”为体、为微;“物”为用、为显;“象”乃道之流行展开、显微之间。道体自然,流行亦自然,展开而实显为万物自然。道体自然,其义只能称“无”;流行自然,其义“无而有象、象而无形”,恍惚、窈冥;万物自然,即方圆万象。  相似文献   

3.
《老子》首章在老子哲学及老子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开宗明义道出老子道论三个基本问题:一、道言之辨,从道言关系诠释了“道”的形上本体意义;二、有无之辨,从“有”和“无”的关系揭示道之超越性、实存性及其统一性;三、道物之辨,用“众妙之门”隐喻道生生不息的本源性及道生万物、万物尊道的道物关系。这三个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生命世界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样一个生命终极关怀的问题,这是古今哲学安顿生命意义的逻辑前提,也是哲学所论究的最根本的问题。老子用“玄牝之门”隐喻道体只是为了借助隐喻的直觉性穿透“道言间隔”,把远古生殖崇拜内含的生命体验衍化成深刻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老子乃“周守藏室之史”,其史职特征奠定了《老子》写作的基础。在先秦众多的实用类文体中,箴句式整饬,声调和谐,是极具训诫性、经验性等特征的权威性文体,《老子》八十一章具有箴言体特征。从形式上说,《老子》箴言以四言、三言为主,多用韵语,借礼乐、《诗》乐之“势”,以庄重凝练之语自重其道;从内容上说,老子经常引用、借用已有的箴言,又大量自作箴言,包括以道之名作箴言、以圣人之名作箴言、以侯王之名作箴言、以“上者”口吻作箴言等四种形式。《老子》箴言体的表达形式,与其思想内容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老子思想的传播力,使《老子》在后世成为道家、道教的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五千言从未明言权力二字,却无处不存在权力的影子.在《道德经》所勾勒的生活世界中,效法自然,无处不在的“道”是权力的合法性依据,相辅相成的百姓与侯王是权力的交互主体,二者依循“道”的内质以“自然”、“无为”的方式运行权力,“小国寡民”是老子权力运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  相似文献   

6.
在《老子》一书中,老子首先提出了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道”。“道”的运动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实际上也是老子的处世方法。《老子》中所论及的“无为”、“不争”等,均是“弱者道之用”方法在治国、国际关系领域的具体运用。老子的方法论,基于哲学的分析,落实于具体的实践,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奥特的位格“上帝”与老子的自然之“道”均展示的是世界的本原和奥秘,老子“自然”之本体论涵义与奥特的“位格化”的世界观位之本意是完全契合的;面对不可言说的“上帝”与“道”,奥特、老子均采取了“非连续的具象性”的象征性方法,从而展开其不可言说的言说;奥特指出了人与上帝相遇的根本方法是“象征言说”,其实,老子同样如此。对于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语言的诠释的方式,我们以前忽视的正是老子的语言的象征性。在奥特和老子看来,我们通过象征言说就可以与“上帝”或“道”相遇,就会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而“有”“无”则是“道”的核心问题。对《老子》“有”“无”的考察,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和“道”统“有”“无”两种见解。作为一种合理的诠释方式,从断句、词性、义理等方面来考察“有”“无”,可以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从本质上来说,“道”是“无”“有”的统一。“无”是指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为实有,是万物之母,万物同出于它,“有”与“无”同出而异名。  相似文献   

9.
2000年来,人们提及老子之道,都根据《道经》首二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解,说老子之道玄虚微妙,不同世俗之政教经术之道,不可解说、不可名状,实为永恒不变、自然长生之道,此类解说与老子哲学思想的本旨实相抵牾。究其原由,皆因学者未悟“可道”、“可名”不当如字读。根据先秦文字书写特点及先秦文献文例,应读“可道”、“可名”为“何道”、“何名”。如此,则《老子》之语言较旧解为朴素,老子之哲学思想及命题较旧解也更为一贯。  相似文献   

10.
在对老子之道与语言关系的分析与阐述中来探讨老子之道的四重境界,可看出作为"对象"的道,即非恒道,是恒道的经验层面;作为"非言"的道,即道言悖论与言不可言;作为"反对"的道,或"否定"的道,是"无"的表征,道本质的内在表现;作为"境界"的道,即一种超本体的存在方式,是超越与圆融的存在.以道言关系贯穿始终看老子的"道",可对道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老子》第62章提出了“道者万物之主也”的主张,古今注家轻忽老子思想本质及《老子》文本实际,多将其解为“万物被道宰制”或“道是万物的主宰”。实际上,老子是反斥外力主宰万物的,《老子》文中也未有道宰制万物的语义表述。验之《老子》,“主”于修辞角度当用其本义(“微弱的灯火”),而于语义视角则应用其与“助”、“辅”共通之义(“相依相佐”),也用其与“职”、“掌”同源之义(“主动认知而作为”),而不应释为其引伸义(“主宰”或“宰制”)。“道者万物之主也”要义为:老子于乱世中将道比作黑暗中微弱的灯火,坚信唯有道才能真正辅益万物生发成长,助力乱世返璞归真,而在此过程中起主导或主宰作用的是万物或世人,而非工具或境界性质之道。这体现了老子以人为本,崇尚自然,信仰唯有主动皈依自身本真才是万物或乱世之拯救正途的济世情怀。  相似文献   

12.
严复从政治功利主义出发,在评点《老子》时,将老子之“道”与斯宾塞之社会学思想互证,以“无为而治”来比附孟德斯鸠的民主思想,用“为学”与“为道”的统一说明《老子》具有与西方逻辑学相通的科学思想,并将“道”与西方的自由、平等、进化、文明等概念相疏通,这些都具有浓厚的中西会通色彩。这种会通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老子》哲学性质的争论,由来已久,分歧的焦点,就是对《老子》哲学的核心——“道”的不同看法;“道”的涵义是“虚”、“无”,更为问题所在。我认为,《老子》所说的“无”(“虚”),是指器物之中、天地之间的虚空,而“道”则是对虚空(主要是天体虚空)的功能和作用的哲学概括;“道”作为一个功能性的概念,是指万物何以化生、天地何以存在的本因,而在社会领域中又体现为一种以“虚”(“无”)为用的策略和方法。这是否就是《老子》的“道”所具有的本义呢?浅论粗见,求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14.
历来研究老子文本(指《道德经》)微言大义和版本歧变者众,但研究老子文本书写机制者罕见。以通行本为例,老子既要“言道”,又坚持认为“道不可言”,如此“两难境地”,老子文本选择以隐喻为核心的话语机制,借它物与“道”之“相似”,以“言道”之“能指”,实现了“道”之“可言”“可名”;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了“非道”、“不道”的一方面“不同”,也即溢出“能指之相似”之外的内容(所指),实现了“道”之“不可言”“不可名”之端。如此而已,实乃老子文本作为经典存在的关捩点,是认识老子文本话语机制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5.
老子以“道”为本的言意观是道家言意观的基础。他以“道”不可说论为生发的基点,显示了语言不可能与世界亲密无间的倾向。老子认为,意可通于“道”,但言与“道”隔,不得已而用时只能“强为之名”。老子提出“行不言之教”并不是否定言之功用,而是要求运用合道之言,即“希言”、“贵言”和“言有宗”,其实质是“其中有信”。而对形式上的要求则是要运用“善言”,要“无瑕谪”,从而达至用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1 全部《老子》关于道、德的议论,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论述“道”的基本特征,讲明君德应该配“道”,即侯王须法道、守道。一是从“道”之作用与表现的角度论述“道”与“德”的本质联系,即二者的本然同一,以及在这一前提下提出的修养理论。《老子》所论“道”之特征,可概括为三:从其作为实体存在说,“道”的特征是:“无名”,“无极”;从其产生天地万物的作用说,“道”的特征是“自然”、“无为”;从其作为运动过程说,“道”的“特征”是“周行”和“逝曰远,远曰反”。关于第一个方面,《老子》十四章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  相似文献   

17.
论老子“为而不争”的处世哲学杜会《老子》五千言结语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叶,目睹诸侯争霸、国家昏乱、人民疾苦,因而著书立说,以言其志。由此视之,作者如此终结其书,是有特殊用意的,正说明“为而不争”是老子处世哲学的核心内容。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18.
清代常州今文学家宋翔凤先著有《论语纂言》,后又“别录私说”为《论语说义》,从传统考据学转出,发挥孔子微言大义并形成系统的士大夫之学;以《春秋公羊传》贯通《论语》而阐发“性与天道”之说,又以《周易》《老子》会通《论语》并推论孔、老同源于《归藏》之《易》。宋翔凤之群经互证与焦循等人将《论语》《孟子》与《周易》互证有所类似,但独特的《论语》与《老子》互证则走得更远,故《论语说义》虽有穿凿附会之嫌却也体现了《论语》文本的开放性以及公羊学解经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性质,直接决定着老子哲学体系的性质。《庄子·天下》篇说《老子》“逮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确实抓住了《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第一章是全书的纲领。这一章比较全面地描述了“道”。“道”是天地万物的起始和根源。“道”本身有“无”和“有”两个方面的规定。说“无”,指的是“无形”、“无名”;说“有”,指的是“有形”、“有名”。“无”和“有”是“道”本身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道”是“无”和“有”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等汉代三大《老子注》都对《老子》中的“自然”概念作了诠释。《老子指归》从本体论和生成论层面均突出了“自然”的重要性,突出了道对万物的生化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同时又着重强调道并非主宰万物的实体,万物是自生自成的,这是对西汉中后期流行的天人感应等神学目的论的反动。《老子河上公章句》提出“道性自然”的思想,认为道性自然导致万物自成,也没有说万物是自生的,主要突出“道”的作用,与《老子河上公章句》修道长生的主旨是相关的。《老子想尔注》中的“自然”只是“道”的一个代名词,其实质是有意消解了“自然”的含义以及“自然”在《老子》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不再说道的本性是自然,而是将“道”神化,所凸出的是道的至高无上性,《老子想尔注》是完全从宗教角度来诠释《老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