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王忠文 《社会工作》2008,(18):62-64
公共财政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设,是我国经济界和理论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框架,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必须有与预算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公共财政的最佳选择,也是国家干预调节经济运行、抑制市场经济自发冲动的最佳途径。在这方面,我国理论界的认识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有差距的,还有待于加强和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家的发展都内涵着财政转型,现代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必需公共财政。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就是公共财政的确立。公共财政因其内在性质和基本结构,已不仅是一项经济制度,更是一项政治制度,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立足于公共财政这一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为宪定权利的社会保障权要成为现实权利需要法律权利为媒。公共财政体制下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权的保护以立法保护为主,作为事前保护的立法保护是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的积极方式。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国家对民族地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义务主要是作为的财政支持义务: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共治与自治结合原则、国家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原则以及社会保障水平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相似文献   

4.
财政税收是政府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我国财政支出体制的改革一直滞后于财政收入体制的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更具紧迫性.公共财政体制不仅要完善分税制下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考评机制、法律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预算的法律约束,健全公共财政职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税收体系,规范包括非税收入在内的财政收入管理;从而建立以市场化、法治化和公共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财税法律体系,推进财税法治建设,有效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政府理财的观念即政府财政理念 ,其理财的模式即财政模式 ,财政模式只不过是财政理念指导下的具体的财政运行机制与财政制度的选择 ,理性的政府应该选择最能够体现其财政公共性特征的那种财政运行模式。本文认为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是重要的 ,但比这更重要的 ,是确立财政公共性的价值理念 ,并使其成为政府理财过程中的根本追求。这是因为 ,财政公共性特征的客观存在并不等于一国政府现实中的财政运作就必然能体现出公共性的特征。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要真正能够在财政运行中得以充分体现 ,主要还取决于该政府是否将其作为一种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充分体现在政府预算等制度性安排上。本文从财政公共性缘起于公共需要开始 ,指出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就是公共性 ,进而指出要真正体现财政公共性 ,必须引入法制化的财政管理模式。以往混乱的财政分配体系 ,非法制化的政府预算方法 ,缺乏全方位以法制权监督之下的强有力的财政管理模式 ,所有这些问题改变的根本症结在于政府确立财政公共性的根本价值理念与公共精神的追求 ,并真正地体现在公共财政框架的运行中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折射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财政理论的演变史折射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国家财政论,强调财政是凭借国家权威,通过强制性、固定性与无偿性的手段参与分配,以实现国家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孕育的公共财政论以社会契约理论为基础,其核心是政府通过合理限度的财政活动来调控经济,以达到纠正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新时期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阶段,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错位与失衡,则呼唤"人本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民生财政走上历史前台,它顺应时代与社会,必将承担起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而护航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财政作为政府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中承担着责任与风险的双重属性。财政风险根源于不断深化的社会分工、政府干预市场的强度、民主化程度与经济全球化,必然产生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缺失、财政制度效率弱化等负面影响。在中国公共财政转型中,只有借鉴其他国家化解财政风险的做法,确定合理的财政规模、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建立合理的制度约束和评估机制等,才能提高财政抵御风险能力和财政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林志鹏 《社科纵横》2006,(10):53-54
本文从分析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入手,阐明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与公共财政的内在关系,进而提出了在公共财政的支持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浅析公共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发达国家公共产品理论的创立和福利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公共财政已经渐成共识并深入人心。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财政改革也日益采纳公共财政的理论内涵和理论描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建设,这主要是因为缺少一个真正体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财政体制.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社会建设中存在教育、医疗卫生与基本住房等(准)公共产品提供不足、社会保障改革滞后以及社会就业压力上升的突出问题;支撑社会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框架,建立一个公众参与为基础、绩效预算为手段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改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各级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是公共财政体制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1.
具有公共性质的自卑心理态势已成为当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瓶颈问题。35年前的“个体自卑”促成了改革开放,现在改革开放又造成了“公共自卑”。这种自卑心理上的螺旋式运行是否是社会的一种常态,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现实是,一方面是人际之间的交往、沟通、理解和支持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则是“私性”的认同、私欲的膨胀、私利的猖獗,进而导致了世风日下甚至人心迷乱。对国家来说,“公共自卑”是“国家意识”的一种毒瘤。既然是毒瘤,其内部就势必蕴涵有一种特别和特殊的势能。用好了,可以把“反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用不好,则容易把“正能量”转变为“反能量”。十八大报告的“自信说”不仅提出“公共自卑”管理的“公共自信”的方向、方面和方法的思路,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克服“公共自卑”的心理学上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民公共行为"课题五年来的跟踪调查,试图阐释有关课题的核心概念和具体研究思路,包括概念的界定、问卷的设计以及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13.
北京应在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的公共服务就是在社区范围之内,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如何管理和维护的问题。青岛市江苏路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和美国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为北京市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经验,北京市应选择多种路径实现自己的公共服务体系,即公共服务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理顺政府与社会和市场的关系、遵循以人为本的消费者导向、对公共服务实行监督和科学的绩效评估、依法规范公共服务行为、公共服务与改革行政机构协调统一和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和中国学者的政治社会论述中,现代公共领域概念涵盖了政治公共领域、文化公共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三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独立性的论题,其中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最为切近。中国当代公共行为文明的构建蕴含着三个依次递进的价值原则:基于利益纽带的工具性价值,在自主意识与伦理责任之间达成均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以及基于"健全的人道主义"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络、手机成为舆论的主要载体,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和政府行政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转型期巨大的舆论压力,政府、媒体和社会应该协同合作,通过加快网络法制化建设的步伐、发挥主流网站的作用、建立社会舆情搜集分析系统、发挥各类舆论领袖的作用等渠道和途径,规范网络舆论,化解因网络舆论而产生的潜在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6.
白彦锋 《创新》2011,5(6):69-71,76,127,128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公交卡收取的高额押金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从公共产品基础理论出发,公交系统垄断经营是合理的,但同时应该注意,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和公共财政的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与情境构建密切关联。自2005年以来,北京城市情境构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情境中的人通过对情境变化的解读,形成了思想、意识、行为等方面的相应变化,共同构建出北京城市环境的文明、和谐、有序的新情境。  相似文献   

18.
罗旭华 《创新》2011,5(4):128-130,13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开办至今,面临着专业定位不明确,社会认可度差,学生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专业定位,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宣扬和培育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专业精神和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析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保证与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公益物品与私益物品的划分为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公益物品与服务本身又是十分复杂的 ,又存在着共用性程度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公益物品的单一政府供给并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公共服务市场化由此产生。实践表明 ,公共服务市场化在节省政府开支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顺利实行需要成熟的市场经济、民主化的公共决策、法制化的政府行为、成熟有效的技术支持作为条件保证。并且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坚持公平、服务和多中心的原则 ,这样才能使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行免于失控 ,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萍 《唐都学刊》2004,20(3):105-109
公共行政不只是公务人员的活动,还应包括广大公众,因此动员公众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就成为公务行为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公共参与动员有着特别的意义,要从公共行政伦理建设的角度重视公共参与的动员,并切实地促成积极的公共参与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