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上海文化:一组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的上海文化,属于近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的侧面.它是中国的若干城市率先突破中世纪文化范式的一个表征.在近代历史的任何时期,它都不具有普适性,因为它总是超越同时期的整体意义的中国文化,但它又具有典范性,因为它总在预示中国文化的某种取向.倘若从这个角度,来考察近代上海的文化史,那末我们的陈述或者评估,也许更能恰如其分一些.就是说,我们用不着渲染它的普适性,也毋需否认它的典范性.  相似文献   

2.
论《新民丛报》在中国近代文化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丛报>是中国近代介绍和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刊物,它在中国近代报刊界、教育界和文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推动中国近代文化向前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申报》与近代上海剧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报>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中文报刊之一,它与近代上海戏剧艺术尤其是近代上海剧场的发展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是近代中国文化与艺术传播史上的重要个案.  相似文献   

4.
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对古代岭南建筑文化的继承创新 ,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整合 ,以及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的理性自觉和文化转型 ,构成了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由于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而奠定了它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留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是适应文化转型的产物,它经历了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样三个历史阶段。同时,它也是推进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大都会,在20世纪20-30年代,其都市文化已达到近代中国的高峰.它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商业化、多元化、大众化.商业化是上海都市文化中最富个性、最具典型意义,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创造了后世士大夫无法彻 底摆脱其影响的原创性经典--元典.自春秋战国以来绵延两千余年的传统士大夫在元典精 神的影响下,形成了"言必称三代,文必据元典"把元典神圣化的元典主义.自从元典神圣 化以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便成为一种笼罩士人的普遍心理.在元典主义的统治下, 任何与元典精神相异的思想都被斥为"异端邪说","标新立异"也被视为"异端邪说"的 同义词.元典主义直接选择了它的文化模式儒家文化的一元化权威;以道德为中心的传统 文化;重义轻利,崇德尚力的理性文化等.这种元典主义在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延 续性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首先,它束缚了知识分子创 造、求新的步伐;其次,元典主义造成中国近代文化的封闭性与排外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而缺少促成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更新与新陈代谢的新的 文化因素,而与文化的现代化失之交臂,使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步履维艰;最后,元典主义一 手树立的以儒家为独尊的一元文化权威,使近代文化转型缺乏可以互补的选择机制,使近代 文化转型走不出元典的"轴心"而转型不彻底.所以说中国的元典主义是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失败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期开始,实证主义哲学思潮逐步进入中国。实证主义哲学在近代中国具有独特的理论形态和发展轨迹,并引发了科学主义和西化思潮,由此带来中国近代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因此实证主义哲学是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潮,它对于塑造近现代中国文化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新民丛报>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一种重要刊物,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舆论阵地之一.它对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原因,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前途等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分析,在建设中国近代文化方面做过大量有益的工作.<新民丛报>总结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在此基础上重新整理和研究中国固有的文化资料,创建中国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和提高学术在文化史中的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市民文化产生于市民群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 ,其背景是 1 9世纪末形成的文化危机。近代市民文化形成的最集中体现是近代话语范式的转变 ,它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在近代市民文化运动的不断高涨中 ,市民群体的文化领导权基本确立 ,但同时又有较大的局限性。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为我们分析近代市民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竞争     
当代西方社会学最具影响的理论流派功能论和冲突论,它们所看到的社会和谐与社会冲突都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但两种理论各执一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保持和谐以维护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又要推进改革以逐步实现社会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引入竞争机制,以促成人们在各个领域中的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于在我国影响很大的、被称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支点”箩“社会转型”论进行范式判别,提出用“三分范式”的“社会双重转型论”代替现行的“二分范式转型论”。文章还论述了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处理好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提高全社会的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关系,并指出在充满风险的现代化发展中要处理好“有序”和“无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作家,他是近代最早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文学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莎士比亚作品对我国的文学评论、现代戏剧和新诗均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有关理论解析影片<功夫熊猫>,影片中展示了诸多中国元素,构建的中国形象折射出创作者的心理动机、社会需求和社会文化心理,这种创作诉求为当代中国文化界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5.
福柯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把社会权力运作和人的命运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全景敞视主义虽然从微观上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人的各种复杂的关系,但是无法像马克思一样真正为人们勾勒出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而人的自我救赎也无法指导人们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16.
在置换流水加工环境下,以最小化生产流程时间为目标制定的初始加工方案,由于新工件的到达变得不再最优或不可行,为了降低对原始加工方案的影响,在权衡生产成本和扰动成本的情况下,建立双目标重调度干扰管理模型,对初始最优方案进行调整。针对该模型的特点和问题复杂度,结合微粒群算法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以及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 Ⅱ)获得的Pareto解优良的综合性能,提出了一种混合微粒群算法来对问题求解。通过求解经典文献中置换流水车间双目标问题和随机生成的置换流水车间新工件到达问题,结果表明混合算法要优于NSGA Ⅱ和多目标微粒群算法(MOPSO),同时验证了求解置换流水车间干扰管理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当代社会学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首先,讨论了社区概念的涵义,旨在明确社区概念自产生以来至今,其定义的变化、发展和目前的认识。其次,阐述了社会学界关于城市社区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两种理论及其方法。第一是城市社区邻里关系与社会网络研究,包括“社区失落论”、“社区继存论”和“社区解放论”;方法主要是网络分析方法。第二是社区权力的研究,包括“社会精英论”和“多元政治论”。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最具影响的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之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首先启迪和深化了70年代末以来文学表现人生和自我的发展情状,特别是促进了"先锋派"文学"自我"表现的转型;其次,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标榜"新写实"、"新生代"和"晚生代"的一批作家先后登上文坛,他们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萨特话语的中国转化.由于时代氛围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80、90年代作家对萨特存在主义话语的文学解读和叙述方式有着很大不同,这意味着在萨特影响下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人"的观念已经走向重构.  相似文献   

19.
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是我国行政改革中占主导地位两种行政改革理论。在全能主义的社会背景下,它们的效率中心主义特征已经产生了行政特权化及社会不公等消极现象。共和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有影响力的政治传统,以强调公共利益、制度均衡、对话协商、公平正义及公民美德为主要特征,在今天政治生活中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本文认为,共和主义视角下的公共行政理念可以纠正我国行政改中的效率中心主义倾向,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