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肃武山方言属中原官话秦陇片的陇西小片方言。本文介绍了该方言的声韵调和音韵特点。  相似文献   

2.
石江镇方言属湖南赣语洞绥片。本文介绍了这一方言的语音系统、音韵特点,对其形成原因作了探讨,并指出它也具有混合型方言的特点。本文对湖南赣语以及湖南方言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尉氏方言是典型的中原官话,处于郑曹片、洛徐片和蔡鲁片的交界地带,语音特点明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记录尉氏方言的音系,归纳其音韵特点,可以为官话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描写陕西省麟游方言音韵特点和同音字汇,较为详尽地揭示了麟游方言音系的面貌,指出麟游方言“浊母多送气”、“知系字三分”等不同于关中方言的音韵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原音韵》是一部元代的曲韵韵书,对后世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也有重要价值。有关《中原音韵》的音系特点,学术界意见分歧很大。汉语方言是研究古汉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通过方言材料可以推证古汉语的语言现象,使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6.
西充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的岷江小片,中古入声字独立为一调,其语音既有西南官话的一般特点,又有其自身特色。但长期以来,对此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因此,对其音系和音韵特点的描写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历史音韵是描写古今语音演变情况的。本文从中古音出发描述忻城(城厢)方言的历史音韵。文章先列出忻城(城厢)方言的声韵调,然后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中古音在忻城(城厢)方言中的演变情况进行具体描述,并在北方方言内部进行简要的历史音韵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忻城(城厢)方言的历史音韵与整个北方方言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写了广西平南方言的声韵调,并分析音韵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常州方言声母与韵母的配合关系,并以普通话的配合关系加以对应,从而,对常州方言音韵结构特点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都昌方言归属于赣语昌都片,全县方言可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片,东部与西部差异较大,中部表现为东部向西部的过渡。从自然地理上来看,都昌邻县主要有湖口、星子、鄱阳、彭泽、余干、永修、新建、南昌县。从古音韵今读特点来看,都昌西部同星子、湖口、永修方言有更多的共同点,东部同鄱阳、彭泽更具趋同性。都昌方言内部差异及其与邻县方言亲疏关系正是赣文化多元一体化的诠释,这种文化格局的形成同历史行政地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徙、自然交通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近年来支持和反对晋语独立的两派观点综述的基础上肯定了晋语分立的事实,晋语层级的分歧涉及方言分区理论建设,根据目前对晋语的研究程度以及学界对分区理论的认识,认为晋语分立为官话之下的二级方言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文章比较了“”字在晋语和部分南方方言中的实例。从“■”字的引申用法可以看出 ,北方的晋语多往抽象的比喻义发展 ,而南方方言则多向实体义和抽象的时空义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辽西方言是东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辽西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哈阜片;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分别是辽西方言语音与其他方言语音的比较研究、辽西个别方言点的语音描写研究以及基于语言教学的辽西方言语音研究等。从方言归属、语音概貌、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不但能够对辽西方言的研究现状有整体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找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便对东北方言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保唐片方言被《中国语言地图集》归于冀鲁官话,但它古清入字今散归四声的特点其实与北京(东北)官话一致,而与冀鲁官话的石济片和沧惠片扞格不入。从现状看,保唐片方言与北京官话在许多语音特征上相同或相似;从历史看,它们都是燕云十六州割让于辽后在古幽燕方言基础上疏离中原地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将保唐片方言归于北京官话,并将北京官话分为北京片、东北片、保唐片三大片。  相似文献   

15.
从景宁畲话的语音特点论其与客家话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畲话是一种接近汉语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有人甚至认为畲话就是客家话。其实,从畲话的发展历史与语言事实看,畲话与客家话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景宁畲话的语音而言,景宁畲话与客家话存在着诸多不同。总之,畲话是一种古老的、非常复杂而又特殊的、以族群分布的、独具特色的混合型方言。  相似文献   

16.
语言接触是指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在一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或短期的频繁交际而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一种语言现象。内蒙古西部方言区的语言具有晋语的某些共同特点,同时又融合吸收了周边蒙语、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文章从语言接触方面对前贤的文章作整体梳理,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永州东安榴星村有汉瑶两个民族,现代榴星村里有一种瑶语方言,两种汉语方言。这三种方言共存于一个语言生态系统里。汉语方言处于优势地位,榴星瑶语的演变是语言的生态变异,瑶语在竞争中仍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但又趋于濒危。  相似文献   

18.
金代山西人李俊民、段成己和段克己诗词文的用韵可归纳为18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同韵部之间的通叶现象。经过与宋代西北方音等的比较,并联系现代晋语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不少合韵应该就是金代晋语特点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博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为齐国与鲁国之间的军事要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保留了不少古代方言的语音特色,至今博山方言中还保留着古代方言如入声字、合音字的发音痕迹。因此,博山方言的声、韵、调,在山东方言乃至北方方言中都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研究晋方音史的资料包括当代方言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当代方言资料包括:现有研究晋方言的各种资料及研究各大方言的资料;历史文献资料包括:晋人不同时期的韵书及诗词用韵,不同历史时期散见于典籍中的有关晋方音记载,域外民族语言与汉语西北方音的对音材料的整理成果。最后提出应当遵循的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