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东恐怖主义和国际反恐合作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东是当今世界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相结合,恐怖主义问题与国家主权、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等纠缠在一起,虽然各国都在反恐,但成果非常有限.只有促进经济合作,增加中东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人们的关注点从宗教、民族和政治事务转移到经济议题上来,才有可能建立一个较完备的地区反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虽然在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依旧面临诸多难题,恐怖主义活动并没得到理想的治理,甚至个别地区出现恐怖主义活动加剧的状况。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在反恐方面已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世界多地呈现蔓延态势,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各国安全构成威胁。在西非地区,集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于一身的"博科圣地",对尼日利亚及其邻国的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北部的兴起和蔓延与伊斯兰主义在西非地区的历史积淀和现代勃兴密切相关。尼日利亚民生问题积重难返、国家治理薄弱和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渗透等因素,催化了"博科圣地"的异变。布哈里总统上任以来,尼日利亚应对"博科圣地"问题的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改善北部落后与贫困、降低青年失业率、加强地区和国际反恐合作等方面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中东反恐斗争是国际反恐中最关键、最具影响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之一。它与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分不开,又同中东伊斯兰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直接相关。从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和蔓延的轨迹看,中东恐怖主义既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宗教、民族等内部因素,也掺杂着外来侵略、占领、干涉以及地区国家之间领土、资源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等外部环境因素。中国的反恐政策既出于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阿安全合作的基础是彼此对对方的战略需求.中阿双方应在这一基础上建立面向未来的战略关系,这种关系的核心目标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动多极化的发展.这种关系落实在国家安全的层面,其具体目标是反对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以及打击跨国毒品交易等.具体的措施包括设立机构、信息共享、人员交流和观点交换等方面.在安全合作领域,最大的障碍是彼此对对方缺乏了解,尤其是对历史文化领域了解不够.这种状况导致对对方的核心利益认知不够以及在反恐和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阿安全合作的基础是彼此对对方的战略需求.中阿双方应在这一基础上建立面向未来的战略关系,这种关系的核心目标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动多极化的发展.这种关系落实在国家安全的层面,其具体目标是反对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以及打击跨国毒品交易等.具体的措施包括设立机构、信息共享、人员交流和观点交换等方面.在安全合作领域,最大的障碍是彼此对对方缺乏了解,尤其是对历史文化领域了解不够.这种状况导致对对方的核心利益认知不够以及在反恐和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后,面对恐怖主义跨境威胁加剧、国家形象恶化、反恐能力薄弱、同盟友美国关系紧张等一系列挑战,阿卜杜拉时期的沙特政府将反恐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理念上,沙特政府秉持多域融合的综合反恐理念,多措并举实施国家反恐战略。在模式上,沙特政府建立了以提升国内反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金融反恐和去极端化为双翼,符合本国国情和地区实际的“刚柔并济”的反恐模式。在实践上,沙特政府积极开展反恐国际和区域合作,签署、批准或加入反恐国际公约与区域公约,提升金融反恐的机制化水平,应对宗教极端主义风险和推进去极端化战略。在成效上,沙特的反恐战略有效遏制了境内恐怖主义蔓延扩散,但也存在反恐对象和反恐主体错位,反恐工具化和功利化色彩浓厚,去极端化计划成本过高、路径偏差和范畴狭隘等局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南亚地区成为恐怖主义活动的重灾区,印度和巴基斯坦、阿富汗是南亚地区遭受恐怖主义危害最为严重的三个国家。通过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现状总结出,南亚地区恐怖袭击活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与南亚地区合作反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东突组织暴力袭击无辜群众的惨案,造成上百人伤亡,震惊了全世界,也引起国人更多关于恐怖主义的争论和思考。 昆明,是—个几乎无民族、宗教矛盾的旅游城市,为伺在这个人们印象中很难与恐怖主义发生联系的城市会发生恐怖袭击案?而在这起令国人痛心的恐怖案件面前,何以竟会有西方媒体和政客罔顾人性、说三道四?为何在国际社会戮力反恐十几年之后,全球恐怖活动反而出现了惊人的反弹?更重要的是,痛定思痛,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未来我们该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持续深入思考,寻找原因,制定对策,并切实投入到反恐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手段是欧盟参与中东事务的主要方式。冷战结束以来,欧盟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政策就是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欧盟来说,此举主要是为了促进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保持中东地区社会稳定,减少经济难民,消除恐怖主义根源,维护欧盟地缘战略安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中东剧变的冲击,海合会在联合维护成员国政权稳定的同时,对内深化合作,对外趁势扩员,拓展地区影响。海合会在坚持内部深化策略的同时首次选择扩员,其根源在于海合会国家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认知,对维护国内政治制度安全稳定的偏好在其区域经济合作中始终发挥着幕后主导作用。海合会内部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向民生相关的社会经济领域扩展深化,并逐步从消极一体化向积极一体化迈进,同时政治安全因素在海合会经济合作中的幕后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沙特的领导核心地位也愈加突出。中东剧变使海合会在中东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其引领中东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巧遇恐怖袭击与中东地区关联深厚,而反恐行动更是为本已动荡的巴以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反恐利益主导下的美国中东政策的不稳定性客观上加剧了中东局势的动荡。随着反恐行动的后续发展,伊拉克成为新打击对象,中东的两大热点--巴以争端和伊拉克问题在反恐框架中相互交织,中东局势未来走向与美国反恐息息相关。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在确保中东根本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反恐需要做相应调整,而巴以冲突将维持可控制的低烈度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的日益增长,中国—中东双边政治、经济、外交和战略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东石油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中东政策面临多重挑战,中国需要重新评估和更加突出中东石油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战略定位,重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以确保中东石油对中国的长期和稳定供应。此外,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已经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引起了中国与美国的能源地缘政治冲突,为此中国的中东政策还必须兼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关系平衡,寻求中美在中东石油安全和广泛问题上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当代世界的霸权国家,中国则是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地区性大国。在中东,两国在能源安全、反扩散、反恐和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由于两国在国家实力、国际地位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在中东地区又存在分歧与矛盾。随着中国国家力量的不断增强,中美两国既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又有相互竞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也是亚欧国家特别是中东国家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而中东国家经济却在动荡与战乱中艰难前行。从全球经济来看,中国经济和中东国家经济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种差异恰恰反映出经济合作中的互补性,双方应该把握历史机遇、利用互补优势、实现双赢的合作。明确中东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中国对中东战略应该把握好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加强国家安全、扩大经贸合作、注重提升软实力等四个发力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性共识.在国内资源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的最佳选择是,积极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以确保石油供应.各种因素表明,中东产油国应是中国的首选合作方.在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与一些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或石油输出国互动时,既要重视提高海外能源运输的安全系数,也应以积极、友善的姿态,与周边邻国合作,构建亚洲石油供应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东油气与中国石油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应是开放和外向型的,其核心思想是“保内争外”,即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宏观指导和支持;中国石油企业应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坚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直面国际博弈。中东国家油气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关系友好,应是中国石油企业对外开展能源合作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