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数字图书馆已成为新世纪图书馆建设的主要方向。由于数字图书馆具有方便、快捷、可远程、可下载等优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高校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丰富传统文献资料的同时,加快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为学员和教职工营造数字化氛围,满足他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然而,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要利用新技术,以新的方式实现图书馆的功能,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技术手段、受众范围都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不同,而这些方面,均涉及著作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一种全新的信息利用方式 ,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数字化资源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图书馆的馆藏也突破了单一图书馆实体的限制 ,逐步向多个图书馆资源共建 ,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方向发展 ,跨区域合作共同进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已经是当前图书馆界实行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发展模式。在学术界 ,研究人员已从不同角度对数字图书馆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从单一数字图书馆的角度 ,对其特征与建设作初步探讨。1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 ,从本质上讲是因为其内在性质的不同 ,而这些性质上的差易 ,则…  相似文献   

3.
所谓数字图书馆,又称"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它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系统,将传统的以纸为载体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储存于计算机中,并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料共享。馆际互补,从而方便用户共享资源提供有效服务。1.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的,这也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最大区别。数字图书馆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现代图书馆模型,是对信息进行搜集、转换、描述,并以数字化形式存贮,以智能化的方式进行检索,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是著作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享有的署名、使用、出版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项权利。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在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开发、计算机软件、虚拟“馆藏”、馆际互借及数字图书馆利用…  相似文献   

5.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图书馆指的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进行有效服务,包括通过网络访问外界图书馆等。我国还没有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的项目实施,但不少民族地区已将特藏民族文献做数字化处理。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可通过数字化转接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发生了变化。个性化读者服务模式已经提出,并逐步形成。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信息资源,主动向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能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要的信息和服务。目前存在着许多个性化服务模式,它们以各种思路实现不同的个性化服务,依据所依赖和采用的技术,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有信息推送服务、内容定制服务、信息推荐服务、建立特色数据库、信息检索服务等几种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数字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及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走近校园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就是将图书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网上服务,供读者随时地通过网络查阅。它与传统的图书馆不同,本文就校园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及校园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教学、科研等高校信息用户的信息素质与技能现状的分析及对数字图书馆含义、特征、功能的阐述,指出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高校对教学、科研人员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提出教学、科研等高校信息用户高效利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需增加数字化信息意识,掌握获取数字化信息的技能,以及分层次的连续性的信息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建设涉及众多的知识产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关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信息资源数字化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传递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采集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复制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合理使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上载、下载、浏览、与印出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不同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针对目前研究情况,提出由信息源、数字图书馆处理系统和读者或其它图书馆组成的数字图书馆模型,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面临的数字化信息存储、统一规范的检索标准、海量数字化资源建设、网络设计与安全、多媒体信息的表现、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管理模式和人员等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考工记》凝结着浓浓的科技人文关照情结。概而言之,即和谐是科技之本,实用是科技之经,生活是科技之源,艺术是科技之躯,生命是科技之脉,精确是科技之根,求真是科技之性,尚智是科技之脑等思想,其创新之处正在于他把自然、科学、文化、生命真正有机地贯通了起来,实现了科技生活的人文复归,避免了西方式的"主客二分"模式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进而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政治社会化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社会化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新概念。分析中国的政治社会化实践 ,其特点主要有 :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实现 ;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偏重对政治道德和政治观的培养而对政治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 ;政治社会化的主流渠道的作用十分明显 ,但非主流渠道的作用十分有限 ;政治社会化的方法以传统的灌输为主 ,对其他方法重视不够 ,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对历史上保安族先民的一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在保安族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保安族的民族过程中 ,其民族意识经历了一个潜民族、自在的民族与自觉的民族的变化过程 ;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 ,保安民族内部的自我认同与其他民族对保安民族的认异在这三个过程中起到了促成、维系这一民族的共同体稳定的作用 ,也增强了保安民族的凝聚力 ;保安民族的最终形成是在他们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地区并定居下来后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单元的讨论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遇到了“自治悬空”甚至是“村民自治无自治”的发展困境.导致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村民自治的基本单元——行政村与传统自治单元——自然村基础的脱节.面对上述困境,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建立在自然村基础上的、重构村民自治单元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地方性改革与实践说明,村民自治制度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与社群自治的统一,需要建立在相应的乡村自治的社会基础之上.而村民自治本身的发展或已进入探寻自治内在动力的第三阶段,其发展的理想标的应是自治功能与行政功能兼顾的模式,其有效实现单元可能是在现有行政村基础上的、同时向自然村拓展的多级自治形式.  相似文献   

15.
尼采的"上帝死了"指的是人要独立于世界,必须否定那个设定了终极价值和意义的上帝;福柯 的"人死了"指的是随着语言回归自身,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的概念将失去意义.在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福柯的"人之死"之间有着血缘关系"上帝"和"人"都是人的发明,人借此确立了自身的特权地位;在解构了"上帝"和"人"之后,审美成为人生最重要、最本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宪政角度对霍布斯,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作出分析,提出政府目的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权力运用的目与手段的有限性,自然权理论与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权力的有限、有限的政府权力必须受到制衡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王统照的诗论特别强调"感情"、"理致"、"音乐化"问题,实质是要求情感与理致合二为一,音乐化形式与思想内容合二为一.他解释风骨是风华、情感与骨力、气魄合二为一.他认为新旧体诗难于一刀两断.诗非"做"不成,不是"写"出的.体现了他的"爱与美"的文艺观与和谐美学观.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指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帮助学生领悟语文奥秘的引子.它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9.
我们可以从柏拉图的相关著作中解读到专名意义的一种融合一致的理论,这是一种既是原子主义的又是整体主义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专名意义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原子主义的而另一个部分是整体主义的。柏拉图关于知识和名称的论述中蕴含着闪光的思想,这些思想预期了当代语言哲学中的一些标志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建安时期皇权和儒学两大权威的失落,儒衰道长的思想学术倾向,理想之幻灭与信仰之危机,乱世对生命的压抑和摧残,成为建安诗人个体人格重建之主要动因.建安诗人群体生命价值体系的轴心明显偏向"自我",心灵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个体人格的构建及自觉以任性、达情与尚才为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了建安诗人个体人格重建之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