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再生产转变过程中,由于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致使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化的一种人口现象,这也是世界各国所共有的人口发展趋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7%,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0%时,就称之为老年型人口.如果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15%以上,则称之为超老年型人口.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成为老年型人口,其中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口群体已达到严重老化程度,如西欧的法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英国以及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其中瑞典1988年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8%,号称世界第一“老人王国”.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的人口出生率还比较高,老龄化问题尚未出现,但也有不少国家人口老化现象已露端倪.我国1982年65岁以上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老年人口现在每年以3%(高于总人口增长)的速度增长。专家估计,还有6年,即到2000年,我国将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省市己相继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亿左右,其中我国的老年人口占到1/5。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日益增大的现象被称为人口老龄化。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或60岁以  相似文献   

3.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以上,就成为老龄化国家。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27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1%,这标志着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具有怎样的特点,对社会生活有何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特点 首先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不仅老年人口基数大,而且增加速度相当快。在完成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老年型”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的相对提高而产生的。就我们国家而言,自八十年代初起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呈老龄化的趋向并逐步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越来越明显。根据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预测,从1990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9700万将增加到1.3亿,所占总人口的比重由8.8%上升到10.6%,开始步入老年型人口国家的行列。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步地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老龄人口规模越来越庞大: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2亿多,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5.
老年夫妻恩爱对健康长寿有重要影响。据日本的人口调查资料表明,离婚者与夫妻恩爱者相比,男性寿命平均短12岁,女性平均短5岁,丧偶者当年因病死亡的机会比同龄人高10倍以上。瑞典的医学科研人员对989名50~60岁中年人追踪观察9年,发现离婚者或鳏夫有22%死亡,而白头偕老去世的只有14%。因此,搞好夫妻关系对于健康长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共同趋势.国际上公认,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或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即为老年型国家.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还未达到老年型程度,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大中城市,已经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社会.本文就广东的人口老化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以揭示人口老化的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探索预防人口老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这样几个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善,一方面人口的出生率下降,另一方面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这两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这是近代社会人口再生产运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按照联合国的规定,年满65岁者(七十年代前是60岁)为老年人口。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人口国家”(或地区)。据关国人口咨询局资料,1981年全世界有老年人口二亿七千万,占世界总人口的6%,属于“老年型人口”的国家有五十多个,一般老年人口都占该国总人口的11—15%之间,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在亚洲,只有塞浦路斯达到10%,其他国家均低于9%。近年来,日本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发展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据估计,到2000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57800万;另据联合国预测,2025年,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可能达到11.7亿。——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 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的人口老化速度加快。据估计,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2025年有可能达到2.5亿,2040年有可能突破3亿大关;65岁以上老年人在2040年有可能达到2.5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平均,使中国社会发展虽然尚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但中国人的生活卫生条件却已不让新兴的发展国家和一些中等发达国家。这种状况使中国老年社会提前到来,中国有可能是世界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测算,1982—2040年间,中国人口的平均年度增长率有可能低于1%,而同期,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增长速度分别为2.5%和2.8%,大大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庄文勤 《老友》2011,(5):57-57
日本人口调查资料表明,夫妻恩爱者与离婚者相比,男性寿命平均增加12岁,女性寿命平均增加5岁,丧偶者当年因病死亡的几率比同龄人高10倍以上。这表明夫妻恩爱和睦能延长寿命。早些年,我国曾有人专门进行过老年人外貌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的调查。结果发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明显年轻的老年人中,夫妻同在并恩爱者居多,而外貌显老者,大多为单身。  相似文献   

10.
老龄社会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老龄社会,这是指老年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老年型人口标准的社会。 按国际上通告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老龄社会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其一,0~14岁的少年在总人口中少于30%;其二,65岁及以上的老人多于7%;其三,60岁以上的人多于10%。这三个指标是互相关联的,最常使用的是第三个指标。 社会越发达,越现代化,向老龄社会转化的速度就越快。目前就全世界而言,总体尚未进入老龄社会,而欧洲、北美、日本、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已于本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口近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64%。因此,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具有速度快、绝对数量大以及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年型社会等鲜明的特点。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本文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1982年我国人均寿命已达68岁,60岁以上的人口为80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为1.3亿,2025年为3亿,2050年为4亿,本世纪末我国将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的行列。来势迅猛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必将对我国  相似文献   

13.
米娜 《社区》2008,(33):56-56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按照国际标准,日本早在1996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日总务省今年发布的概算统计,目前日本总人口为1.2771亿人,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2467万,占总人口的19.3%,而且老龄人口中年龄超过75岁的就有1089万人。如此高比例的老龄人口,不仅推动政府加快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进程,也催生了众多的民办养老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日益加快.据我国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700多万,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增加了2500万,8年增长35%,老年人口增长速度高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同期总人口增长12.45%).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7.63%上升到1990年的8.59%,增加0.96个百分点.在老年人口中妇女已超过“半边天”.老年妇女同老年男子一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据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抽样调查资料,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97,249,780人,占全国总人口8.59%。预计到2000年,老年人口将达1.3亿、占全国人口10%,从而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在欧美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开始的,中国的老龄化则是在经济尚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开始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科学地分析建国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发展过程及其现状的基本特点,探索相应的社会经济对策,对于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老年人口问题,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建国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发展过程老年人口是人口群体构成中年龄高的那一部分。目前国际上的惯例通常把60岁或65岁做为划定老年人口年龄的下限。我国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153.8万人,到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增加到9,058.6万人,比1953年净增加4,904.8万人,增长了118%,年均增长率为2.32%。其中,男性老年人口由1953年的1,867.6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的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随之增大,有关资料表明:1950到2025年的75年间,世界总人口将增加二倍多;同时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将增加四倍多。那时,世界上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祖父母将比婴儿多一倍。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已达一亿,预测到2000年将增至总人口的10.4%,从而进入“老年型”国家。这一形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已经站在了老龄社会的门槛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80年代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年均以3.2%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达到1.2亿;预计到200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达到老龄社会的标准;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6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4。  相似文献   

19.
孙展 《新天地》2017,(2):16-17
顺应养老呼唤体现社会责任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权威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首次超过少年人口;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并长期保持4亿人的规模.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恩爱和谐的夫妻多长寿。据日本人口调查资料显示,离婚者与夫妻恩爱者相比,男性寿命平均短12岁,女性平均短5岁;丧偶者死亡的机会比同龄人高10倍以上。瑞典医学科研人员对989名50~60岁的中老年人追踪观察9年,发现离婚丧偶者死亡率达22%,而夫妻白头偕老者去世的只有14%。因此,良好的夫妻关系对于健康长寿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学家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思想感情、心理上的一种互相补充,两情缱绻的幸福欢快使这种心理转化为生理上的效应,从而使双方体内分泌出一些利于健康长寿的代谢物质,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