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倾向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国忠 《阴山学刊》2002,15(1):92-95
学业成就归因是学生对其学业成就的原因进行追寻、解释和评价的过程。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和调查研究 ,学生对学业成就归因的因素主要有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教师教学等。这种对学业成就归因的结果对学生的情感反应、学习动机、学业成就的期待和抱负水平等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业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学业成就。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等是学业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家庭教养方式对其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42名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是良好的学业行为最主要的促进因素,父母的拒绝与否认是最主要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情感决策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学前阶段发展迅速,并与儿童之后的学业成就、同伴关系等具有密切和特定的关系。博弈任务是对儿童情感决策发展研究的主要范式,本研究采用实验经济学的经典博弈理论对4—5岁儿童进行情感决策研究,进而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情感决策的推理原则。研究发现,4—5岁儿童的博弈游戏要约数高于国外已有研究数据,半数以上被试表现出了公平分配的决策行为,博弈得分没有显著性别差异;4—5岁儿童的博弈游戏策略主要为自我关注推理和需要定向推理这两类推理类型,策略类型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孩以需要定向推理为主,男孩两类推理类型各半;4—5岁儿童博弈游戏中情感决策的心理基础为基于联合意图性的亲社会推理。研究表明,中国4—5岁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在联合意图性认知表征、自我—他人等价性社会递归推理的基础上,随着文化认同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更具有群体意识的、基于社会规范的道德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4.
情商--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学研究情商与心理学研究情商有着不同的视野.从社会学的观点看来,情商是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情感能力,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素质和情感水平.情商包括认知性情商,道德性情商和审美性情商.情商不仅是情感质量的内在规定性,而且对情感有着直接的调控作用.情商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愈来愈大.个人有情商,社会也应具备情商.社会情商就是指社会对其成员情感的合理化调控和管理能力.它具体表现为一套对情感调控的社会机制.社会的"情商力"是维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儿童学业成就与其自我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学业成就的儿童的自我概念在性别、年龄上有显的差别。儿童的归因方式、群体动机水平、家庭背景、父母的评价方式不同对其自我概念有显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因果关系。儿童自我概念的改变引起儿童学习成就动机的改变,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6.
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教育在儿童道德情感培养上具有学校和社会所没有的优势。遗憾的是,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家庭中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通过以身作则、发展道德认知、加强情感交流、重视行为训练这四个方面来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7.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友谊、同伴拒绝/接纳和社交网络中心是同伴关系的不同维度,对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和行为适应起着独特的作用。未来研究需加强社交网络中心以及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性别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吴涯 《家庭科技》2021,(4):23-25
问题的缘起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但考虑到自身家庭经济情况、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及孩子入学的学籍等问题,他们不得不让孩子们留在农村接受教育,并且让祖辈或者家中亲戚帮忙抚养,因此大量儿童成为“留守儿童”.2018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留守儿童697万余人,其中96%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和抚养.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被迫面临“缺失性”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因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经济困难等形成的留守儿童特殊群体,在安全、情绪情感、品德行为和学业成就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问题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龄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研究中属于长期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成长中的烦恼与困境,在学业、就业、人身安全以及性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9):253-256
为揭示学业复原力在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概念问卷、学业复原力量表与学业成绩对10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我概念既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就,也通过学业复原力对大学生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应该重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和学业复原力水平。本研究的中介模型丰富了自我概念与大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理论,可推动后续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的发展以及导师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几年来研究生与导师的矛盾越显突出,如何化解这种冲突成了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深入分析了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藏在背后的原因,根据现行制度下师生相处模式的特点,在制度优化方面以及如何应对纠纷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绘画因为其发展性特征,吸引了许多中外心理学家、教育家和艺术家们的研究兴趣.文章通过对儿童的几何空间概念的发展、儿童绘画中对深度表现、儿童空间关系与情感体验、儿童绘画构图形式方面对儿童绘画中空间表达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3.
学业语言是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所学习运用的一种特别的语言能力,具有简洁性、精确性、逻辑性等特征。3~6岁儿童的学业语言发展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要重视儿童学业语言发展,本文研究运用各种策略对儿童学业语言习得进行指导,为儿童学业发展乃至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它对德育课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德育课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调控应是德育教师研究的一大课题。一、师生关系对德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师生关系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 ,师生关系必须构建在人际关系的普遍特性———地位平等 ,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是构建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离开这个前提 ,师生关系便会倾斜、失调。二是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特殊人际关系。因此 ,师生关系除具有人际关系的普遍特征之…  相似文献   

15.
学术行为调控是自律调控与他律调控的统一。其中,自律调控就是要激发学术行为主体坚守学术道德的需要、提升学术人格境界的需要以及取得学术成就的需要,由此形成学术行为调控的内在动力。学术行为他律调控就是要坚持学术行为前的正确导向、学术行为过程中的民主监督以及学术行为后的奖惩,即建立学术行为自律需要的外在动力。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应形成和谐的合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控学术行为,以确保学术行为的道德性、生命力和创新力。  相似文献   

16.
榜样模仿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方式.藏区儿童的榜样有两种传统榜样和现代榜样.传统榜样指具备典型的宗教人格,不具备现代职技和科学素质,在传统社区中有一定权威的个体及其行为方式;现代榜样指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 认同现代教育,同时保留宗教特质的个人及其行为方式.两种类型榜样同时具备,是儿童能否顺利完成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藏区家庭、寺庙、同龄群体等社会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占绝对主导的都是传统榜样,现代榜样处于一种缺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情感特征决定了其本质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理关系。教师要善于发挥师生关系中的人际情感因素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理位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但也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心理互动的结果。师生间的心理互动是一个综合网络系统,其教育影响作用能够促使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8.
农户的耕地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在耕地使用方面究竟作出怎样的行为选择、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选择、以及他们的行为选择对家庭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考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当前农民与土地关系以及农村经济问题的重要切入点.经验研究显示,农户承包和耕种土地的行为依然属于小农经营,土地和劳动力外出对其土地使用行为选择有影响,而耕种土地仍然是影响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但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则显示出最大影响.鉴于此,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以及加大对农业生产及农户兼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政策选择,将对“三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卫青 《江淮论坛》2008,(1):183-186
中国幻想小说中所塑造的中心人物的自我表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行为以及理想主义、泛神论、聪慧的儿童等标记中,都包含着主体性、表现欲望、对瞬间生存的感受力、情感、差异性、与自然的融会等等诸多的浪漫主义精神质素.这些质素,在小说中,均经由童年想象与自然想象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董事与公司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关系。在功能论的视角下,董事与公司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法律关系,董事的行为亦因此而受到不同法律的多重和全面的调控。董事的信托义务就是在董事与公司的信托关系下的通过信托法调整的结果。通过对董事的信托义务的研究,我们可以细化和深入董事的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从而使董事行为的法律调控问题在立法和司法上得以更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