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合资源观与关系观理论,引入吸收能力中间变量,构建轮胎产业集群创新的资源-关系-吸收能力(Resource-Network-Absorption,RNA)分析模型,以山东省轮胎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回归模型以及结构方程(SEM)分析方法,对集群企业内部资源、网络关系资源与吸收能力三维要素各因子之间,以及各因子与集群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内部资源、社会资本与知识溢出有显著相关关系,知识溢出与企业吸收能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吸收能力与集群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特别是知识溢出在企业吸收能力作用下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最显著,这说明了集群各主体资源和社会资本通过知识溢出,在企业吸收能力中介作用下对集群创新绩效产生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FDI对辽宁省产业集群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产业集群影响的基础上,假设FDI的集聚效应主要体现在要素投入数量的集聚和改变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方面的情况下,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FDI通过资本、劳动力、集聚、结构升级、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地区创新网络效应对辽宁省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对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对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机理研究应该考虑到企业家的作用因素。在产业集群演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可以通过构建有利于集群发展的社会情境因素促进集群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促进集群内企业网络的建立,改善集群内企业的资源获取途径,建立集群的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从而推动集群的演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依据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产业集群有非正式集群、有组织的集群、创新型集群三个层次或形态,针对不同演化形态我们分别建立了Logistic模型,并对稳定平衡态下企业共生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了它们共生的条件和原因。另外产业集群演化除了能够产生稳定平衡的、周期的动态行为外,还可能产生混沌的现象,单一的线性因果关系不能解释其演化规律;同时产业集群演化所具备的初值依赖性也促使演化混沌的可能产生;在集群演化混沌状态下,集群的演化发展方向、模式由集群内部企业间共生性和合作稳定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共同决定。就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言,要有条件有选择地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和加强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应本着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则,选择适应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研究进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存在生命周期规律;用规范方法解析集群的竞争优势和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是国外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两个主要视角;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主要来自于其空间经济效应、对地方工业化的影响、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等方面;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策指导,同时集群也是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位置、发展速度和信息交流,促进集群内经济主体的合作;从契约角度来看,可以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契约缺口问题;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由萌芽阶段向初级阶段发展,并保证产业群由初级阶段进化到高级阶段;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知识的转移、流动和创造;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集体学习;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地的建立;有助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效率;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更加迅速;激励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人才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7.
在对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选定的基础上,使用DEMATEL(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根据两两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计算出各影响要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以及原因度,在这四个指标的基础上得到影响要素排序。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形象宣传、政府政策、旅游企业联盟为影响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政府政策与旅游企业联盟为影响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先行要素。并据此提出了现阶段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模型,为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理论的引入丰富了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思路。企业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成功地实现了与产业集群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有效衔接;社会资本以其独特的优势,决定与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区位和发展速度;产业集群又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内部、企业间、企业与相关产业、机构间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双向互动,大大减少了产业集群内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率,强化了区域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学概念种群出发,分析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内在机理,产业种群演进到产业集群的路径是由产业种群的属性所决定,而产业集群的效益又取决于其要素结构及关联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是内外条件作用的结果,内在机理要求相应的外部环境与之相匹配。  相似文献   

10.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备受关注.集群式技术创新是中小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对技术创新和资本两个内生变量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旦开始技术创新,当知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增时,经济运行就进入了一条技术创新和产量增长率持续增加的路径;而在知识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时,经济收敛于稳定的均衡点,且此点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人口增长率.所以,为了弥补劳动力人口增长率增加有限,孤立、分散的单个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自身创新能力低的不足,集群式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中小产业集群的动态升级.  相似文献   

11.
现代灯饰已经进入现代人的家庭中 ,通过与其他室内装饰材料的有机组合 ,以其独特的光色、造型、质感及组合排列 ,点缀并强化了室内装饰的艺术效果 ,并起到突出和渲染室内空间层次的作用。灯具的照明方式通常是改变光源和灯罩来实现的 ,主要有直接照明型、半直接照明型、均匀漫射型、半间接照明型和间接照明型五种类型。灯饰布置与室内整体装璜风格的协调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绿色照明是现代灯饰的发展趋势 ,家庭装璜时也应尽量采用高效、节能、安全、环保、优质的照明电器产品 ,创造出舒适、经济、有益的照明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学术的整体转型,首先应当归因于中国传统学术内部知识系统的一系列范畴性的转变,以及以西方知识体系为参照对象的对于知识本身的全面整合.在这一复杂的知识系统转化过程中,"国学院"体制发挥了重要的知识导向功能.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才最终促成了现代中国学术在知识构成上的转型、重组和分流.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与知识的特性与信息技术产品的市场演化关系密切.在深入探讨信息与知识特性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产品的市场演化路径划分为启动、起飞和饱和3个阶段,并对这3个阶段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正在吸引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发现,留守男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留守女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比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希望感高,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成绩差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总体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父亲或爷爷照看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母亲、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社会托管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希望感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大踏步向我们走来之际,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功能已为人们深刻理解,但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远不限于此。本文从自然科学史的角度,着重在人类主体性意识觉醒、认识图式变革和道德观念演变三个层面上探讨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林诺夫斯基以《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创建了法律人类学。我们通过作者研究轨迹之体验和对“地方性知识”的深刻把握,可知在法的演变过程中,对社会秩序、生活规范、观念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文化和对规范的信仰,进而,法律的语境要在文化和信仰中找寻。  相似文献   

17.
围绕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认为企业国际化动因研究沿着“环境→企业→企业家”的逻辑发展,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由最初的模式确定与演变发展到注重跨国价值创造而非模式本身,企业国际化成功关键因素研究则沿着“非知识资源→知识资源→利用和控制资源的条件”的逻辑演进。  相似文献   

18.
"学术话语"(Academy discourse)一般是指构成一种知识体系的语言文字形式的概念、术语、范畴和文段(text)。学术话语的建构历程反映了人类走向理性的过程。中国学术话语的建构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体现了其时思想体系的变化与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一种学术话语的形成、丰富和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学术话语的对话、交流;学术话语权力不一定以经济的强势为标志,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学术话语的权力。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需要从概念、术语、范畴、思维方式、理论思辨、思想文化等方面入手,通过涵化和濡化的方式,形成既适用于全球化的学术交际,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西域文化在元宵灯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西域百戏伎艺的传入是灯俗形成的前提,隋炀帝燃灯礼佛是灯俗形成的根本原因,西域灯轮又促进了灯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瑶族宗教中常用的挂三台灯、挂七星灯、挂九星灯和挂大罗十二盏灯等几种挂灯仪式,全与道教北斗七星信仰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并受到了道教设灯仪祭拜北斗七星和授箓的影响。其中前两种仪式与道教北斗七星本命星信仰有极大的关联,挂灯经书的部分内容直接抄自道教《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与道教北斗信仰追求现世得道升仙所不同的是,瑶族挂灯主要在于祈求来世成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