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赵丹 《理论界》2012,(12):137-138
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之路是一个逐步褪去宗教圣衣又换上了世俗布衣的过程,在钢琴音乐的此番文化变迁过程中,以"实用理性"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传统无疑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将源自宗教语域的钢琴音乐从天国引向了现实具体的社会生活,进而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时至今日,实用理性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立足于这一思想根基,对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进行再审视,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民族化发展路径,即注重在音乐风格上体现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并有意识地保护与传承本民族优秀音乐作品和优良演奏、教学传统,使其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鉴于此,为促进广西本地音乐文化发展,可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将本土音乐元素与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打造独特的音乐文化品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长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钢琴自发明问世以来,已经走过了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随着人类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演变,钢琴演奏的技巧也随之在发展着。但是,在音乐史上,从没有一个时期能像20世纪一样,拥有众多音乐流派和音乐风格,这就使得钢琴演奏技巧出现了飞速的发展。钢琴这一西方乐器,自从传入中国的那天起,便与中国的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中国的钢琴音乐艺术文化,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吴修林 《云梦学刊》2004,25(1):79-81
中国传统乐曲是千百年来中华音乐文化的精髓,钢琴则是西方音乐世界的乐器之王。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西音乐文化融合进程中凸现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将传统乐曲进行钢琴化改编。在这类改编作品中,既有能代表中国钢琴音乐早期萌芽的曲目,也有能体现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水平的经典曲目。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于建设和谐文化。音乐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以它独特的功能推动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从社会性的视角探究音乐与社会文化模式、社会认同、社会历史变革以及经济发展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流行与传播的关系既是鱼水相依又是交互推动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钢琴音乐虽来源于欧洲,并受西洋音乐的影响,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多民族的民间音调、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等,使中国的钢琴音乐在创作和演奏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7.
略论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萌发了文明,原始的音乐便伴随着劳动而出现。纵观整个人类音乐发展史,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文化、政治文化、审美取向等因素的存在,形成了中西方风格迥异的音乐美学思想。随着当下全球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文化领域的不断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也促使着中西方音乐文化开始逐渐相互借鉴、融合,在此种潮流、趋势之下,辨析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也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又要凸显精神文明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从主要内涵上看,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可以从“人民关切”与“人类关怀”、“文化品格”与“思想指向”、“现实状况”与“未来空间”等维度进行阐释,展现出要素构成的多样性、根本性质的超越性、发展样态的融合性、价值追求的普惠性等显著特征。针对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蕴含的独特精神特质,需要形成覆盖精神生产、精神加工、精神传播、精神消费等方面的逻辑链条,谱写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9.
人类从诞生起,便拥有了两件武器:科技与人文。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与人文是人类社会的两个部分,两个领域。两种文化分别体现着不同的人类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而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技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当代文化的主流趋势。因此,正确运用人文引导科技的发展,这对加快民营科技发展与进步将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音乐伴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成为社会文化构成的重要元素。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轻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不高,音乐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均衡,音乐师资水平低,音乐教学设施落后。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倡导先进音乐文化的传播,发挥音乐的社会价值和精神引导作用。要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完善音乐教育的必要设施。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正大踏步地迈进世界的大舞台。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正面临着诸多的考验,人们为此做出过许多的探索与努力。汤池的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也正是其中之一。汤池的试验,对于承继传统文化提供的启示是:坚定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注重传统文化对人由外而内的塑造以及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高校钢琴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着严重忽视中国钢琴作品的现象,致使所选用的中外作品数量比例失调,直接影响到钢琴教学质量。只有大力加强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热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探索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加强对中西音乐文化关系的理解,有力地促进我国民族钢琴学派的形成。加强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中国钢琴技术训练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跃先 《北方论丛》2012,(4):126-12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指出,社会主义是一种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思想主旨是把实现"无产阶级取得公共权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体系。社会主义在制度安排上是一种现实的运动;社会主义发展是内含着一些根本原则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不是空想,而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科学理论营养的汲取、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琴  赵勇 《学术探索》2012,(7):111-113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电影产业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本文梳理了重庆市电影产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着重探析了在当今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重庆市电影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三农文化"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历史基础上积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产生的新型基础理论文化,是典型的大国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化。从事农业生产与"三农文化"的实践农民占中国人口8亿多。实现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国家强盛农业文化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长久的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建设伟大的强国梦。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下对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变迁、传承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传承和完善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20,(2):94-101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着内蒙古各民族的精神根脉,闪烁着各民族智慧之光,彰显了我国民族文化卓殊的创造力和生命价值。十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本着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意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在保护机制、名录体系、传承场所、传承人保护制度、宣传教育、区域性保护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这些成就为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提高自治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众的保护主体意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明珠  杨涛  张扬 《学术探索》2012,(3):100-106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是一个社会重要的文化标识之一。在服饰的形成及功能演化中,服饰风格与该民族所属的历史文化系统及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联系与交互,从而表现出其服饰的独特性,进而成为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重要标识。花腰傣是我国傣族中的一个特殊族群,至今保留有较为明显的古民族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其服饰文化的内涵分析,认为花腰傣独特服饰的形成与其尚古、崇尚自然及接纳外源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当今社会的稳定及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与马列主义结合顺应了中国发展历史,带领中华民族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出来的红色基因与我国优秀文化进行了高度融合,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包含有无产阶级理论思想、优秀的革命传统、高尚的道德品质等等。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应当继承红色基因,坚持红色基因的继承性和变异性的统一,严防红色基因出现任何突变,把握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发展方向,以便使得红色基因可以始终引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