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该文以鲁迅和沙汀笔下“看客”的生态景观为基点 ,探讨两位作家在“看客”问题上所表现的不同价值立场。鲁迅面对“看客”的“荒原”景观延展他一贯的“绝望战斗” ,悲观而执着地在形而上层面把守“意义”的关口。沙汀则凭着他对生活的那份“信赖”热情而小心地拯救“看客”身上余留的“情感”火种。鲁迅的“荒原”意识是他的理想主义、悲观主义和清醒的现实主义交合的一枚果实 ,沙汀的“旺火”信念则是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立场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三十多年前,冯雪峰同志针对某些人的“鲁迅只是属于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和工人没有关系”的观点,曾严肃地指出,“鲁迅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人”,他和工人阶级的关系是“密切的”,他“是工人阶级英勇伟大的战士”(《鲁迅的文学道路》,第112页)。是的,鲁迅在他的毕生经历中,始终与工人群众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和战斗风格对鲁迅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鲁迅更加自觉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与工人阶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与反动统治阶级进行了艰苦  相似文献   

3.
鲁迅为振兴民族,对“国民性”的研究、抨击,毕生孜孜不懈。做为“民族文化的斗士,他暴露了民族性的缺点。揭发了历史上的黑暗,为人民大众开光明自由之路,独自个首先冲锋突击。” 探讨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不言而喻是探讨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见解。过去,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这一研究领域。一度几乎成为禁区。因而,也就难以就鲁迅在“国民性”问题研究上的贡献,展开讨论,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笔者认为:鲁迅对“国民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查鲁迅,认为他是“过渡时代的伟大桥梁”;鲁迅精神是必须发扬的民族精神,它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在文学上;鲁迅有四大特点,他是文艺界最优秀的战略家;周恩来同志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在斗争中加深了对鲁迅的认识,结合不同时期的任务号召学习鲁迅的精神和作风。  相似文献   

5.
1927以后鲁迅看取社会和想象历史的“思路”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知识者,鲁迅意识到阻挠革新的“大众”是一个难以切割的社会整体,而出于道德立场的选择他又以“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两相对立来划分社会。鲁迅视“大众的哑”为其漠视、反对革新以及屈服于被压迫之地位的根本原因;鲁迅寄托其历史理想于“无产阶级”之上,以其“开口”表达为构筑未来理想社会之基础。  相似文献   

6.
茅盾先生早在一九三七年就说过,鲁迅“他的小说和杂文教育了现代中国无数的文艺青年。正在成长途上的文艺青年固然从鲁迅的文学遗产中得到教益,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长的既成作家,也正在从鲁迅的文学遗产中继续得到教益。比他年轻十六岁的我,不消说,是从他那里吸取了精神食粮。我常常想,每读一次鲁迅的作品,便欣然有得,再读,三读乃至数读以后,依然感到一次比一次有更多更大的收获。”这是个衷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政治诉求是与他关注现实、关注底层紧密相连的,鲁迅的选择更多地出于反抗专制、同情弱者的道德立场,是以改变人“吃”人的现实、消除主从关系为宗旨的。鲁迅决不认同权威、集团,决不认同打着某种旗号或以未来的承诺来侵害当下,鲁迅的政治是“反政治的政治”。鲁迅给我们的启示并非如何选择以确保“政治正确”,而是如何具体地关注政治而又不屈从于政治。  相似文献   

8.
如果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1936年的“两个口号”论争,可以发现,在论争中由冯雪峰拟稿的鲁迅的几篇文章中,冯雪峰与鲁迅二人所隐含的不同意指。这些文本既反映了冯雪峰由反“左”亦反“右”到反“左”而不提反“右”的策略性调整,同时也蕴含着鲁迅对于中国左翼文化和文学运动的深层焦虑。这一焦虑集中在什么是左翼立场的问题上。鲁迅始终注意于“左翼”与“右翼”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对“鸣鞭主义”的愤怒抨击,强调将左翼运动中的“人民大众”立场作为其党派立场的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9.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鲁迅在他光辉的五十六年生命里,在北京生活、战斗了十四年。其中,从一九二○年八月至一九二六年八月,他在北京大学兼任教师,前后达六年之久。北大是鲁迅任教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这时的北京大学,已经过了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校内的进步力量和民主爱国运动都有较大的发展,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五四时期的鲁迅以他彻底的民主主义立场,向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异常勇敢、异常坚决的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有着广泛影响的伟大战士。他在北大始终坚定地支持进步力量,自觉地和李大钊等为“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向封建复古派,资产阶级右翼和形形色色的“正人君子”们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鲁迅不但写了《我观北大》这样专论文章,而且在他的许多文章、书信以  相似文献   

10.
关于鲁迅早期思想的评价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瞿秋白、姚文元及其追随者,常常在这个问题上借机歪曲和攻击伟大的鲁迅,贬低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安图否定他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杰出作用,并且又割断了鲁迅思想发展的内在的历史联系。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鲁迅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有些同志其立场和动机与“四人帮”有质的不同,但由于看问题的方法不对,或则离开了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或则仅根据鲁迅论著中的片言只语、个别结论去任意发挥,或则简单类比,而不是全面地准确地去理解鲁迅的思想体系,他们不是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而是把唯物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物”,因而也不能得出合于历史实际的结论来。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903~1908年)晚清时期的意译倾向、(1909~1929年)“五四,,时期的“直译”思想以及30年代(准确地说。应该是1929~1936年)的“硬译”观。研究发现,这种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每一次演变都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改造社会和“为人生”、新文化运动、社会革命和发展现代汉语的需要分别为每一演变提供了动力和缘由。伴随着其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鲁迅也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鲁迅小说研究中,许多人认为只有《狂人日记》“取法”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比较明显,其实鲁迅的“取法”不仅如此。他受外国许多作家的影响,但可贵的是仍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因而具有其他作家所无法企及的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3.
从"梦"入手分析鲁迅和汪曾祺的童年视角小说可以看到作为"醒者",鲁迅比较清醒深刻,他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情的艺术世界,又亲自将这层迷人的面纱揭开,使我们不致沉醉其中.作为"醉者",汪曾祺至善至美的创作追求使他的创作缺乏应有的理智,他用诗意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故乡美好的人和事,沉醉在梦中不愿醒来,作品缺少理性穿透力.两者童年视角小说创作所达到的美学境界也向我们揭示了艺术的真正本质恰恰在于其呈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鲜活意义,使人们获得了真善美所给予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符杰祥 《东方论坛》2008,1(1):47-51
鲁迅的意义不在于为提供了什么高明的现代化理论,而在于确立了一种近代中国最缺乏的“批判性质询”的态度。从这种现代性态度出发,鲁迅建构了自己关于现代化问题思考的完整构想:以“审己”为原则,以“比较”为方法,以“自觉”为“本根”,以“精神”为“根本”。鲁迅的构想是出于文化整体的观照,他同样重视精神之外的政治、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5年的中国鲁迅研究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有关鲁迅的综合研究除了对鲁迅的“人”学思想、左翼文学信念、后期思想等的关涉,更多的是集中在心理、学术、艺术观等方面。对鲁迅创作的研究大多围绕小说、杂文、散文诗等文体和内容与艺术形式的专题进行。对鲁迅的比较研究在古今中外的多维度对照中广泛展开。  相似文献   

16.
鲁迅“骂人”是特定时代的特定文化现象 ,并不只是鲁迅在“骂” ,事实上是更多的人在骂鲁迅。与其纠缠于鲁迅的“骂人” ,不如更多地去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如此 ,才能更好地了解鲁迅“骂人”的形而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被朱振国认为“屠鲁事件”的《收获》风波在广大鲁研工作者的反击下平息后 ,陈漱渝最后又对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分别运用不同的逻辑方法对冯骥才和王朔等人作了批评。虽然说其学理批判以无可辩驳的论证令人信服 ,但 2 0世纪末所出现的“贬损”鲁迅思潮也自有必然的众多原因 ,如鲁迅亦有其不足以及众多禁区所产生的逆反心理等。这才使无论是“捍卫”派抑或是“贬损”派都只看到了“金银盾”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创造了一个他那个时代的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其中鲁迅寄寓了对中国妇女的深切同情,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根源,适当地批判她们的历史弱点,并执著地为她们的解放寻找出路。正是在关注妇女、写妇女的角度,鲁迅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其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而极具深刻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命运多舛的20世纪30年代,经历过五四时期的文人思想和文风出现了差异.周作人和林语堂的文风格调受不求进取、自我陶醉的人生观影响,一如他们的喝茶观及有关"喝茶"的散文小品.鲁迅则不然,他洞悉传统文化弊端,并以改良人生的文学和社会责任感为己任,对林语堂等人"秋思"般的"清福"和"苦茶"等不以为然.鲁迅的《喝茶》发轫于生活与时事,但论述时则突见机锋,对不合时宜的"清福"和"寄沉痛于幽闲"等进行了针砭时弊的评说.这三位文人所论"喝茶"的不同,反映了茶文化的广泛包容性,体现了三位文人在茶文化的民族性和思想性追求上的差异;以喝茶为题,还体现了鲁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文学批评手法.  相似文献   

20.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何以非同寻常?首先是自“家庭变故”后,鲁迅一直在寻找“别样的人们”,从南京、东京,至仙台,鲁迅终于发现了“伟大的”“性格”;其次,写作《朝花夕拾》时的鲁迅,因生活中颇多“纷扰”而希望“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正是借回忆藤野先生而在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