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获得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此同时,民族关系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西部很多地区都是像黔东南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又取决于民族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论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主要是争取和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由于跨界民族使我国的民族问题具有国际性,它直接影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影响我国边疆的稳定.跨界民族问题也是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和组织干涉我国内政,阻挠我国和平发展的主要借口,直接影响我国和平崛起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解决跨界民族问题,尤其是加大跨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走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它是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它是西部大开发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它可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有利于加强西部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4.
加强我国同中亚国家友好关系的考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缘来看,积极发展我国同中亚地区的睦邻友好关系,对于巩固我国西部边境地区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实现经济互补,促进我国与中亚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冷战后由于中亚的战略地位及里海地区大规模油气资源的发现,西方国家开始向该地区渗透,使我国近年来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受到挑战。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通过加强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巩固和提升我国同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与美国既竞争又合作,扩大我国对该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长期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而且滞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甚至滞后于包括广西、内蒙古及西南和西北的大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这种不断扩大的发展差距 ,不仅妨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固化了地理上的二元结构 ;而且还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的巩固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 ;另一方面 ,在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这种扩大的差距不仅不利于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的缩小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反而还会使“知识差距”扩大 ,国际竞争力下降。本文认为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必须切实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实际上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在西部地区中的特殊重要性 ,可以说 ,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本文首先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因素 ,讨论了西部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征 ,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应坚持政府为主导 ,市场为主体的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导向型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西部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资本匮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长时期走的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道路。随着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这种以资源禀赋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战略受到了挑战和冲击。所以要实现西部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东西部的协调平衡,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只有采取合理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早日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7.
由于跨界民族使我国的民族问题具有国际性特点,因而它直接影响到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影响我国边疆的稳定;跨界民族问题也是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和组织干涉我国内政,阻挠我国和平发展的主要借口,直接影响我国和平崛起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所以我们必须从和平崛起战略的高度重视解决跨界民族问题,尤其是加大跨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既是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措施。而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需要一个政治稳定、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深入开展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探析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对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文件,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赵紫阳同志在《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这个文件的特征”是“着重研究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它将有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经济工作的大的矛盾上面,解决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建议》的第二十四条着重论述了正确处理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的关系.它是关系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又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当前中国安全环境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90年代后期至今 ,亚太大国安全战略的调整成为影响我国安全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出 ,美国在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安全战略和亚太战略调整的影响。因此 ,增强对美国战略调整的应变能力 ,把握中美关系走向 ,在合作与竞争中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亚太大国关系复杂 ,相互交错、相互牵制 ,我国在对外关系中 ,要善于利用多边、双边关系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在倡导树立新的安全理念的同时 ,要增强现代国防意识 ,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1.
日本进攻缅甸后,缅甸成为盟国与日本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防守缅甸,成为中英美三国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利益。中国政府对入缅作战态度积极,希望通过出兵缅甸,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虽然由于三国利益不同,计划一再落空,但中国政府对中缅战场的形成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理念,是中国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世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际社会共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中国推动构建和谐世界,要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在对外战略上与周边国家发展和谐友好关系,与大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发展中国家保持和谐合作关系,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等。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西方殖民列强为了争夺亚洲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纷纷向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派出考古探险团、商务考察团、地理考察团、政治军事考察团等。1895-1897年间,法国里昂商会共邀请其他12家商会,对中国西南部的云、贵、川以及广西、广东和香港地区作了商务考察,其考察成果于1898年在法国里昂出版。成果主要涉及云南的进出口产品,如矿物、鸦片、皮货、麝香、丝绸等。该考察团还调查了缅甸与中国邻省及缅甸和印度支那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很多中外学者都把它简单的归结到中国为了保障唯一一条外援线——滇缅公路的畅通。事实上,隐藏在这个直接原因背后还有很多复杂的关系,特别是美国的态度和政策对中国是否出兵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美国无论从其先欧后亚的战略、提高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还是从保护其在亚太的利益出发,都选择了支持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立场。于是,在美国的影响和支持下,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最终成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思想对当今中国外交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当今中国对外以“共建和谐世界”为目标,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倡导通过协商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纠纷,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由此可见,当今中国外交带有中国特色,鲜明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西南丝绸之路大致有成都经今西昌、大理入缅甸至印度道,成都经今大理入缅甸沿伊洛瓦底江出海道,成都经今宜宾、昆明、蒙自至越南北部出海道3条路线。中国历朝重视经营西南丝绸之路,尤以汉、唐、元三朝为最。统治者注重西南丝绸之路,初衷是为海外诸国朝贡、相互遣使以及对外用兵提供便利。随着商品经济渐趋活跃,该路成为重要的国际商道。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精通理论、熟稔政策具有国际眼光与专业水准的国际关系专业复合型人才,这是目前国内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国际关系专业面临的时代要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纯粹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下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经典的三大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与实践的客观需求。以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为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跨学科研究为支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评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美日三国关系为主线,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分4个时期,从国际关系角度论述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发展及最终被彻底粉碎的全过程,揭示了这一政策对华侵略扩张的实质。笔者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逐步排挤他国在华势力、扩大自己在华权益、最终独占中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国际环境、国际战略目标、战略原则、对外方针和政策。新时代使其更富有求实性、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性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一致的特色。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对中国、对世界都意义重大,作为中国外交的指针,不仅促进了中国对外关系的不断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世界多元格局的进程,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妥善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又为国际反恐斗争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如何从国际关系学研究的视角探究中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对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们研究中国外交与战略的重要考量.客观上讲,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还没能为国际关系学创造自己的理论,但其自身有着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正在不断地融入到国际关系学的大学科中.一些美国学者把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脱离了国际关系学的原因,归咎于中国外交政策研究本身,归咎为中国决策过程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程度偏低,中国在国际制度中行为数据较少等.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江忆恩( Alastair Iain Johnston)认为,美国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它不愿意或不能够为国际关系学‘创建’理论,不能把‘中国案例’纳入到学科辩论中.”①本文对美国中国外交战略研究正在吸纳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中的概念、实证研究视角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