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藏族尔苏人的宗族概念“德”( de )有“姓”的含义,与“德”相对应的是“潘策”( phantshie ),跟汉语的“氏”概念接近。研究显示,属于某个特定尔苏宗族“德”的人必然是尔苏人,然而属于某个“潘策”的人则不一定是尔苏人。尔苏的扎拉洼“潘策”里出现包括强烈认同藏族的“多续西番”的情况,由此带动该“潘策”尔苏人认同藏族。由宗族观念考察尔苏族群和文化认同建构问题,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尔苏人的“族群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历史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尔苏人的族群认同分歧情况,并从人类学族群理论建构论的视角对这种认同分歧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着重分析了历史记忆对于族群认同建构的影响,指出尔苏人的族群认同是分歧双方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记忆基础上的主观认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尔苏人生活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等县,1981年划归藏族,他们自称尔苏人。本文拟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以族源、语言、文字、民间歇谣、社会文化特点等为起点,对尔苏人的人文类型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4.
藏族作家阿来、达真等以文学想象的方式追忆藏区土司时代,不同作家文本相互印证补充,以民族志方式表现那段历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伦理。笔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梳理土司制度与区域、族群之关系,指出其历史脉络从"顺应"走向"相悖"导致土司制度最终消失于历史舞台。区域族群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唇齿相依在现代世界体现尤为紧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分别表现为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藏文学中的土司书写从文化民族主义角度阐释可以发现其中隐含区域族群的身份认同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凉山州北部地区尔苏藏族文化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凉山州北部地区的藏族自称“尔苏”。居住在甘洛越西两个县的尔苏藏族约6800人。尔苏人没有严格意义的文字,有极少量的原始宗教传人“萨巴”使用萨巴文字,是比东巴文化还要古老的图画文字。尔苏藏族喜欢狩猎。所有的尔苏藏族民居几乎都有“三锅庄”,“三锅庄”是尔苏藏人由游牧民族过度到农耕民族留下的痕迹。脚犁、背架子、倍尔和连枷是尔苏人比较独特的劳动工具,其中,脚犁是凉北地区尔苏藏人独有的构思巧妙的劳动工具。尔苏藏人服饰独特,服装色调鲜亮,刺绣水平高超,尔苏人男女都要裹头帕。尔苏人实行火葬,有专门的坟山焚烧尸体。现在尔苏人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以卓仓藏族内婚制为个案,从族群边缘的角度探寻卓仓藏族是如何维系族群情感和加强族群认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尔苏藏族是藏彝走廊最早的土著人群之一,是藏族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尔苏藏族语言能力很强,除了母语尔苏语,还会说彝语和汉语,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双语、三语人。但是这种情况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后有较大改变,一是不少尔苏人搬迁到离县城更近的地方生活,二是尔苏人的生活与汉族、汉语的关系比彝族、彝语更密切,所以会讲彝语的尔苏藏族人呈明显下降趋势,三是尔苏青少年的母语能力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尔苏藏族的大自然崇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尔苏藏族的宗教信仰是原始宗教,他们崇尚大自然崇拜。崇拜上天,崇拜大自然当中的许多物体。他们崇拜杜鹃,崇拜白石。他们崇拜先祖,崇拜石神。他们崇拜大自然里的一切。尔苏人崇尚大自然,感恩山神的保佑和庇护,感谢祖宗留给了这一片富荫之地。大自然崇拜反映了尔苏藏族人民敬畏大自然,崇尚山神崇尚大自然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尔苏藏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尔苏藏族的大自然崇拜,促使尔苏人能够善待环境,善待大自然,他们尊重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和现当代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一致的。是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来阐释藏族文化中象征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象征意义,认为藏族象征符号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蕴,传递出藏民祈福吉祥的文化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在族群边界中突显出自己的文化特性,强化出其族群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分析多续藏族多元认同的发展和民族认同的强化,以及与多族群互动的关系。在族群互动的过程中,政府的强势介入对多续文化的变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对多续藏族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搜集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本文结合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学院图书馆的工作实际,论述了进一步加强尔苏藏族文献资源的搜集保存、整理研究、开发利用等工作思路,对其抢救和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尔苏是使用尔苏方言的藏族支系。他们生活在四川省西南部。尔苏藏族的神话、故事、传说、寓言等,是尔苏藏族口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和研究课题组收集的口传文化,文章认为,藏族尔苏支系是个多元一体的亚族群。  相似文献   

13.
在藏彝走廊东端,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和其他民族长期和谐共处,相互间的文化涵化现象显著。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婚俗文化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态势。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从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婚俗礼仪和本土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南地区尔苏语使用人口少,语言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抢救保护和传承濒危的尔苏语言迫在眉睫。通过采集有 声语料,建立数据库,创建尔苏拼音方案,用ELAN、FLEX等软件标注,构建由原始音频文件、国际音标标注、汉语翻译标注、尔 苏语标注的语料库,并利用语料库编撰尔苏语词典和尔苏语学习有声教材。尔苏语语料库的建立能有效典藏尔苏语言。  相似文献   

15.
尔苏是生活在藏彝走廊东端的藏族支系。由于尔苏文化圈处于汉文化、藏文化和彝文化以及纳文化的交汇区,各种文化的辐射和叠加,形成了多元一体尔苏文化特色。在文化圈内,同一母题的民间故事随着地理区域的不同,产生了近藏趋藏、近彝趋彝、近汉趋汉的类型特征。民间故事的这种变异特征称为地理类型学特征。此外,尔苏民间故事还有民间信仰文化特征和家族性传承特征等。  相似文献   

16.
同德是藏族聚居县,县公务员以藏族和汉族为主。虽有近90%的双语人(藏汉双语人59.5%),但在家庭和族内,汉族主要使用当地汉语,藏族主要使用安多藏语,不同民族被试在公务活动和族际交往中主要使用当地汉语。全部被试会汉文,超过半数藏族小学阶段接受过藏汉双语教育,且会藏文。不同民族对普通话的认同度、心理预期最高,实际行为最积极;对藏语文和英语的社会地位、实用功能评价及心理预期、实际行为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的是蒙文文献《蒙古源流》和藏文文献《如意宝树史》、《宗教源流史》等所共同记载的一段相同内容的文字。其中 ,被个别蒙文文献提到的那些身怀绝技或特异功能的人物 ,虽然与现实社会的人们有着较大的距离 ,但从藏文文献记载来看 ,他们确有其人 ,而且 ,还是在藏族历史上活跃过的有姓有名的人物。可以推测 ,起初的蒙古人是通过他们的行为 ,对藏传佛教的宁玛派有所了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