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英汉"喜悦"隐喻认知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仅仅看作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想象.现代隐喻理论明确地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从英汉两种文化的角度来支持隐喻的现代认知理论,进一步证实和发展当代隐喻理论,即抽象概念主要是通过隐喻来理解的,而概念隐喻,至少是情感概念隐喻存在着认知的普遍性和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意象隐喻是一种常见的隐喻,大量存在于诗歌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主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来分析意象隐喻,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以长沙方言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声"奇志大兵相声"为来源,对模糊理论和隐喻理论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试图使相声中的语言能够参与到模糊和隐喻理论的认知研究当中,使人们更好地把握模糊词汇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隐喻。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来探讨普遍存在于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研究发现,战争隐喻贯穿体育比赛全过程;已分类的战争隐喻中有些类别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别,有些子隐喻在其所属类别中也占绝对优势;核心主题词搭配语言特征明显。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的角度为体育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战争隐喻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人们通常用战争概念来认知、理解和建构体育比赛概念。  相似文献   

5.
关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韩礼德对隐喻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且作了细致的研究,并率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前者主要探究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概念","语法"和"隐喻"的内涵;后者主要涉及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人际功能","语法"和"隐喻"的关系。为了更好地阐明和揭示语法隐喻的价值,笔者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对语法隐喻现象进行解读,以期为它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对法律推理中的隐喻进行论证,从认知角度对法律推理过程进行解读,探讨了运用隐喻认知指导法律推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隐喻在法律推理中的运用,以帮助人们更为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法律推理活动中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7.
当今隐喻理解理论中,各种理论都或明确或暗含地提涉到了"联想机制"的作用,认为人的联想思维是通过已知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桥梁。本文将结合常规联想和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来分析隐喻的理解过程。这一机制说明了常规联想作为一种认知范式对于人们认知的重要性;它和最佳关联构成了人们认知隐喻的常项。另外,本文还就隐喻理解所牵涉的其他方面做了些探讨,包括语境、相似性和可适用性等;指出相似性是隐喻理解后的产物,可适用性才是隐喻理解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概念隐喻与人类对所使用的语言的理解之间关系密切,所以隐喻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语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途径,使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来理解语义。隐喻的分类错综复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按Lacoff和Johnson的分类方法,分析不同隐喻意义形成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9.
作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隐喻能帮助人类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外部和内心世界。本文通过介绍概念隐喻认知论,区分了基本隐喻和合成隐喻两大类别,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和文化认知角度分析了概念隐喻和文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对比英汉隐喻的文化异同,追求最佳的隐喻理解。  相似文献   

10.
语法隐喻率先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主要是指用一种语法手段来代替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某一既定意义的语言现象,所以韩礼德(1994)将语法隐喻称为"相同的所指,不同的能指"。语法隐喻系统内呈现了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三大形式。为了更好地阐明和解读语法隐喻的价值,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其中的心理扫描过程,原型理论和象似性来研究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只涉及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以期揭示它的认知理据和发挥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隐喻理论的认知本质与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存在于语言之中,又存在于生活之中,对于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隐喻是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它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着主要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将隐喻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到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运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解释了隐喻作为认知世界的具体方式的形成过程,指出隐喻贯穿于人类日常行为和思维中,概念系统的构建具有隐喻相似性;同时,基于个体喜观性不同、语境和文化不同,概念隐喻又具有认知多雏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认知隐喻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对一首诗的隐喻分析,试图阐释语篇如何体现隐喻,语篇又如何以隐喻构成。同时探讨概念隐喻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现象,并引入认知语用学中有关含义推导的最新理论———关联理论对其内容和工作模式加以分析。关联理论的隐喻观是一种兼具构建主义和动态性质的隐喻观,但关联理论并没把隐喻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方向,因而这种隐喻观还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视角下拟人的构建及其认知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拟人的研究局限于修辞学范畴,主要考察拟人的修辞功能和效果。认知语言学认为,拟人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而拟人也是一种隐喻。拟人隐喻思维很好地解释了拟人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探讨拟人的构建及其认知力,有助于加深对拟人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映射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是有关隐、转喻研究的两种较有影响的理论。到目前为止,认知语言学界对这两种理论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文章从隐喻和转喻两方面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异同,发现它们都把隐、转喻的实质看成特征的传递,但是,两种理论在具体解释时所采取的途径不同。前者把源域和目标域看成两个完整的整体,而后者把源域和目标域所代表的两个概念分解为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两种理论所讨论的传递在内容、对象和次数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传承说对映射论既有改造,也有吸收。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对隐喻和转喻的多角度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隐喻的两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使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成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 ,从而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Fau connier的合成空间理论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隐喻理论。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 ,探讨了这两种理论的差异与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隐喻无论是在战略管理学的理论构建还是实证研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种战略理论,如竞争定位理论、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制度理论、战略演化和复杂性理论等都有其潜在的隐喻;这些隐喻归属于不同的范式,可以被用来解释组织战略现象,并且具有实证意义。同时,多范式的隐喻比单一范式的隐喻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因而,基于多隐喻整合的战略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此外,隐喻及其整合在战略学术多样性和战略实践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隐喻理论把隐喻看做是认知现象。英语中同音异义类隐喻可以引起很多幽默,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增添了几分乐趣。文章充分地分析了用于英语幽默中的同音异义类隐喻,同音异义类隐喻在新旧事物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以轻松的幽默形式加深了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英语中产生幽默效果的同音异义类隐喻的有音同形异异义类隐喻,音异形同异义类隐喻和完全音同形同异义类隐喻。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角度在跨文化层面上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恐惧”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情感概念隐喻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和生理反映基础上的,存在认知普遍性;又因为文化模式的影响,呈现出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