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清华 《老友》2012,(10):17-17
掐指算来,我担任空军工程大学政治部校报编辑已经10年了。10年,说短也不短,它是我当兵以来从事宣传工作40年的四分之一。人生能有几个10年?说长却也不长.一切都似乎刚从昨天开始。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毛泽东所从事的编辑实践工作入手,研究了毛泽东对编辑工作的科学论述,探讨并阐明了毛泽东的主要编辑思想体系,说明了应在编辑领域继承和弘扬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3.
金微 《老友》2021,(2):8-10
"正派做人,踏实工作。"这是新华社高级编辑袁方正的人生信念。退休后,他搬到了距离北京市区90多公里的延庆区,与笔者谈起40年来的国际新闻生涯,他十分健谈。难忘江大从江西丰城一个农村娃到《瞭望》新闻周刊的编辑室主任、新华社高级编辑,袁方正的人生转折是从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新闻系开始的。他说:"我能从事新闻行业得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江大。"  相似文献   

4.
黄晓林 《社区》2011,(14):54-55
好,我来说几句。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做《社区·读书》的编辑工作,前几天写工作总结,有同事说,写得是不是短了点。是的,短是短了点,其实也传达了几个信息。  相似文献   

5.
论编辑的职业认同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认同研究是职业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主客体交互作用的文化创构活动,编辑工作具有高度职业化的特征,因此编辑主体也有职业认同的问题.编辑职业认同培养,是编辑主体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影响编辑职业认同的因素主要来自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要建构编辑的职业认同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做起:一是通过主体建设来提升自我认同;二是通过编辑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编辑工作社会激励机制的完善,来提高编辑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6.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用科学发展观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而作为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如果墨守成规、靠惯性思维做好编辑工作是不可能的。在新时期做好大学出版社图书编辑工作,其首要任务应坚持政治路线是图书编辑工作的生命线,开拓创新是图书编辑工作的动力,社会责任是图书编辑工作的使命,搞好经营是图书编辑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从工程论视角去看学术期刊的编辑活动,就会发现这种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文社会工程,可以将之称为学术期刊编辑工程.这种工程,就是编者通过依循编辑虚体去把握编辑实体,再通过加工改造编辑实体去实现编辑虚体的过程.学术期刊的编者在建构编辑工程时必须做好编辑实体整合和编辑虚体整合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编辑情感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编辑的情感是编辑对客观事物与需求关系所作的心理反映,它的主要内容是编辑的职业道德感,编辑充满理性、追求真理的理智感,编辑活动的审美感.编辑情感除了具有人类情感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被感染和唤醒的特征、创造性特征、动机性特征、理智性特征、结果的非我性特征.在编辑工作中,编辑情感无所不在,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编辑情感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编辑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争取最佳的编辑效果.尤其是编辑正向的、积极的情感,可以使编辑体验到工作的快乐、生活的幸福,提高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编辑情感的正确取向是编辑正向的、积极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怀念爱妻     
康家林 《老友》2011,(10):40-40
我的妻子罗惠珍于1940年出生于江西萍乡上埠的贫苦农民家庭。1960年7月,她考入了江西大学(现为南昌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她被组织上选中分配到新华社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被评聘为新华社的主任编辑,成为资深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概貌描述在编辑出版《毛泽东集》之后,该书的原班编辑人员即转入《毛泽东集补卷》的编辑工作。所谓"补卷",顾名思义既是对《毛泽东集》收录遗漏所进行的增补。《毛泽东集补卷》也是10卷,1983年12月26日至1986年12月26日,历时3年,在毛泽东生日之时全部出齐。编辑方针关于《毛泽东集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普遍性的高度审视,编辑主体即为最一般意义上的、具有共性特征和普遍概括性的编辑集合体,即社会主体;能以此抽象出各类媒体中从事各种编辑活动的人的本质特征,从而提升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编辑主体属性与编辑活动原理。编辑主体论不是编辑个体论,不是编辑群体论,也不能替代编辑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邢江峰 《社区》2008,(1):32-33
北京一位读者来信咨询:从2001年5月开始,我在北京某报社从事编辑工作,每年都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6年12月,单位没有与我续签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一直存在劳动关系。2007年11月,单位以我与单位没有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单位可以随时与我终止劳动合同为由,提出与我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我在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上签字。请问:单位的这种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梁静 《国际公关》2012,(5):67-67
两年前,刚刚在公关公司实习第二天的我,对工作和行业都处于完全懵懂的状态。那天我被分配接待中国公关网的编辑,空闲里跟编辑聊了几句天。他说,“别着急,两年时间,你就能真正人行了。”所以,我一直在等着这个“两年”的到来,不经意间,发现它已经来了。我想分享这两年里印象最深的3句话。  相似文献   

14.
邓光东在《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9期撰文指出,编辑工作是出版社的中心,发行工作是龙头,管理工作是基础。如果中心突出了,龙头昂起来了,基础夯实了。出版社的两个效益就会有明显的增进。有的编辑把“以编辑工作为中心”理解为以编辑为中心,事事以我为中心,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以编辑工作为中心和以编辑为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编辑工作为中心,表明了在出版社编辑、印制、发行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处于中心位置。编辑工作包括了选题策划、选题论文、选题报批、向作者编稿、书稿的三审、三校等,而…  相似文献   

15.
编辑:您好!我是某大学2004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大部分毕业后都从事会计工作。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毕业后当会计师是最好的选择,也从没有想过干别的工作。可进入大三后,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会计。很多同学跟我说,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很多,工作就是为了生活,而不是兴趣。我也许为了生活去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时代,作为对知识、信息与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提炼和传播的媒介,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工作正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随着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上投稿、审稿、编辑加工系统的应用,期刊的编辑工作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同时网络对期刊编辑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期刊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为提高期刊质量而服务  相似文献   

17.
编辑意识是指在编辑活动中,编辑人员所具有的观念,也就是引导编辑做好选题策划、审稿编稿、出版发行的指导思想,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主导意识。不断增强和优化编辑个体素养与群体意识、社会服务与引领学科发展意识、创新与超前意识、商品与经营意识,对促进刊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编辑形制的发展与物质技术进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编辑工作的内容构成、工作方式和编辑工作存在的状态称为编辑形制 ,由此分析了编辑工作的孕育、产生、变化与物质技术进步的关系 ,指出当媒体制作的物质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时 ,编辑形制便有新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条件下 ,新的编辑技术手段将改变传统媒体的编辑形制 ,网络出版的兴起将产生出新的编辑形制  相似文献   

19.
再谈期刊编辑人员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编辑和从事编辑工作时间不太长的编辑,有必要再谈期刊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综合素质.对这些基本素质,期刊编辑人员都应具备,但可以根据从事不同期刊类型编辑工作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编辑想象”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所具有的与编辑工作密切相关的想象。它对编辑构思选题起着巨大作用。编辑想象具有物质评判、目的明确、厚积薄发、创新求缺等四个特点。根据编辑构思选题的不同途径 ,编辑想象又分为类比型想象、逆反型想象、超越型想象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