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90后"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嫉妒心理,其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社会原因。如果能正确地引导,嫉妒就能转化为动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如果嫉妒心理过重,又不能自我转化、调节,嫉妒就会转向怨恨而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而必须分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特别是"90后"大学生嫉妒心理产生的特殊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2.
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嫉妒》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篇章,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从文体角度来探讨《嫉妒》的文体价值等艺术特色,可以看出该小说的文体革新是非常彻底的、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嫉妒>的叙述结构的构建、叙述者的构成和叙述语式的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揭示了这一小说的新奇之处.文中指出,<嫉妒>采用了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法构建整个作品,从而使文本产生独特的阅读效果;这部小说采用外视角为主、辅之于俯视视角的手法,使文本的叙述者别具一格;作品以竭力排除叙述中的人工因素和主观性词语的方法,构成非人格化的叙述语式,从而使文本留下众多的情感色彩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接受者参与创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学生嫉妒心理的危害、表现形式、基本特点,提出青少年学生嫉妒心理教育的一些基本对策,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嫉妒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嫉妒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蒋艳菊嫉妒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嫉妒是一种潜伏于人的心理深层之中的具有消极意义的心理因素。是某些人产生犯罪意识冲动,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潜在心理原因。对它的认识将增进我们对人的心理实质...  相似文献   

6.
心理距离是跨文化交际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汉语词语"老外"对外国人和中国人双方都造成了心理负面影响,拉大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老外"是落后的,应当被摒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普遍存在嫉妒,嫉妒水平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采用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对7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性别、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大学生嫉妒水平差异显著,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嫉妒不存在差异。通过了解大学生嫉妒的一般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学生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嫉妒的起源     
人的嫉妒既有动物习性的生物学基础,也有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作用。观察表明,动物群中就存在嫉妒。未开化民族普遍表现出嫉妒。个人成长的环境会激发嫉妒。甚至个体心理发育的过程也就是嫉妒成长的过程。安全感的缺乏、自尊的损失、病态的爱等都会成为嫉妒的温床。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源氏物语》出版之前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女性嫉妒心理,这些描写大都被看成优秀女性的正当行为和应有品质。分析了与此完全不同的《源氏物语》中嫉妒观的独特性,指出其源于中国的儒家伦理思想,属于男性所构建的价值观念体系。对《源氏物语》中紫姬的三个嫉妒故事进行了分析,指出紫姬优雅的嫉妒之态,正是以这种嫉妒观为标尺站在男性的立场上来描写的,而此后她的嫉妒心越来越强烈,最后自己终于无法驾驭,酿成悲剧。紫姬的嫉妒心理描写,揭露了在一夫多妻制的社会背景下,要求女性表现出优雅嫉妒之态的荒谬性,批判了男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嫉妒观。  相似文献   

10.
一、大学生嫉妒心理的表现嫉妒是一种属于情感范畴的心理问题,一般情况下,嫉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对比中抱怨自己不足,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某种办法加以弥补,赶上对方,这是嫉妒积极的一面。另一种是在对比中,把怨恨和不满情绪指向别人,不借一切,想方设法把比自己强的拉下来,这是一种消极嫉妒。我们这里主要是针对后者而言。在大学生中,这种嫉妒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1、嫉德。即嫉妒别人政治思想上的进步。同班、同寝室或同一小组的同学中,有  相似文献   

11.
语言嫉妒是语言态度的一种表现。世界语言系统中,语言嫉妒主要表现为国际地位低的语言对国际地位高的语言的嫉妒、本土语言对殖民语言的嫉妒、民间(土著)语言对官方语言的嫉妒等。语言人的语言嫉妒主要表现为操弱势语言的人对操强势语言的人的语言嫉妒、单语单言人对双语双言人或多语多言人的语言嫉妒、语用能力差的人对语用能力强的人的语言嫉妒等。语言嫉妒的产生跟语言地位和语言人的地位、语言矛盾和社会矛盾及民族矛盾、语言政策的制定是否合理得当等有关。提倡语言平等、反对语言歧视;注意兼收并蓄、化解语言矛盾;调整语言政策、完善语言规划;增强语言习得、适应语用环境等,是消解语言嫉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心理学嫉妒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社会心理学关于嫉妒的研究,应用文献分析等方法,评析社会心理学嫉妒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社会心理学嫉妒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对人类嫉妒的产生起着主导作用。该理论将嫉妒分为怀疑性嫉妒和反应性嫉妒,但这种分类未能清晰划分出嫉妒的类型。西方社会心理学常将嫉妒和不公平感笼统地放在一起讨论。在人际关系嫉妒研究中,西方的研究较少涉及社会人际关系嫉妒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希腊神话中宙斯劫持欧罗巴,赫拉虐待伊娥,雅典娜和赫拉因为没有得到金苹果而报复帕里斯王子,积极促成特洛伊城的覆灭等希腊神话故事的分析,论证了神的妒忌心理的存在进而说明神具有人性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析学派的嫉妒理论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建构、嫉妒成因、嫉妒分类、研究方法、治疗策略等方面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嫉妒理论进行研究,评价其理论价值和现实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中世纪开始,科学、新教和资本主义这些因素协调一致开始了现代现象,它是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发生的全面秩序转型.现代现象包括现代化、现代主义和现代性三个题域.舍勒认为资本主义时代现代性的精神实质是"怨恨".怨恨是一种没有明确的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报复冲动是怨恨的出发点,经恼恨、恶意、羡慕、妒忌发展到阴恶,它形成特殊的生活经验.怨恨作为现代性精神品质,表现出工商精神气质战胜并取代了神学-形而上学的精神气质,实用价值与生命价值的结构性位置已经发生了根本转换.  相似文献   

16.
美狄亚“仇杀”的心理因素有 :爱情受挫心理 ,受骗受辱心理 ,痛苦绝望心理 ,寻求补偿心理 ,嫉妒心理 ,爱子怜子心理。美狄的行为也是当时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李莫愁"痴情"的表现是占有和占有不得之后的嫉妒、怨恨与疯狂。情感受挫的李莫愁进行了内外部攻击,最终疯癫并自杀。作品中众多为情而疯癫的女子是金庸拯救自我的象征物。  相似文献   

18.
从元代涉商“三角恋杂剧”看作家商业文化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涉商三角恋杂剧具有自身的特征.从这类杂剧中,可以透视出杂剧作家商业文化心态:对商业和商人的鄙夷, 面对商业与商人的无奈,以及对商人的愤妒.这种独特的商业文化心态具有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