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进行老年人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方法 9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日口服厄洛替尼150mg 1次,或每日口服吉非替尼250mg 1次,直至病情进展停药,至少1个月以上评价疗效,然后进行分层分析,及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分层分析显示,对于治疗的有效率、性别(P =0.0056)、吸烟(P =0.024)、病理类型(P=0.003),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余因素(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疾病控制率、性别(P=0.021)、吸烟(P=0.031)、病理类型(P=0.002)、脑转移(P =0.001),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余因素(P>0.05),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客观有效率结果显示,性别OR=2.01;病理类型OR=3.82;吸烟OR=2.12.其余因素均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疾病控制率结果显示,性别OR =1.78,病理类型OR=2.13,吸烟OR=2.42,脑转移OR=3.67;其余因素均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期老年NSCLC的TKI客观有效率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情况有关.疾病控制率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情况、脑转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CBP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4例晚期老年肺癌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治疗2~3周期,按照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34例中CR0例,PR14例,NC12例,PD6例,总有效率(RR)为41.18%(14/34);初治组RR为57.14%(3/7);复治组RR为40.74%(11/27)。两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老年肺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7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选择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治疗组,34例)和未接受治疗(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其他化疗方案相同,两组患者均进行近期疗效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OL)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17.64%,控制率为73.53%,而对照组分别为9.09%和39.39%,两者相差显著(u=2.372,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QOL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组治疗后第1疗程和第2疗程结束时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同时还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评估结果(P〈0.05,P〈0.01)。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配合化疗可显著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行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的临床研究。方法 10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其中52例给予吉非替尼150mg口服,每日1次,每28天重复。50例予单药吉西他滨1000mg/m2,d1,d8,d15,每28天重复。结果吉非替尼组CR、PR、SD、有效率、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3.85%,21.15%,38.46%,38.46%,25.00%,64.50%和28.85%。吉西他滨组CR、PR、SD、有效率、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0,24%,32%,24%,56%和26%。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吉非替尼治疗常见的毒副作用为皮疹和腹泻,总的皮疹发生率为46.15%,腹泻发生率为26.9%,未见间质性肺病和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出现。而吉西他滨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在血液学毒性方面吉西他滨明显高于吉非替尼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吉非替尼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并相当。吉非替尼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生存,而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单药(GEM)方案和多西他赛单药(DOC)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50例晚期NSCLC随机分成GEM组和DOC组,入组的每例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以上的GEM或DOC方案的化疗,比较两组不同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GEM和DOC两组近期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28.6%和27.5%,两组一年生存率25.2%和24.1%,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以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为主,两者之间对比除Ⅲ~Ⅳ度血小板减少方面,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吉西他滨单药和多西他赛单药化疗方案对晚期NSCLC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化疗毒副反应虽有所不同,但均可耐受,且老年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2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根据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和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收集两组一般情况、相关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bA1c、TG、LDL-C、高血压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bA1c、TG、LDL-C、高血压病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TG、L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老年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OR=1.063,95%CI 1.030~1.096,P=0.000),HbA1c(OR=1.086,95%CI 1.037~1.124,P=0.013),TG(OR=1.152,95%CI 1.046~1.267,P=0.005),LDL-C(OR=1.218,95%CI 1.024~1.610,P=0.028)风险增加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HbA1c、TG、LDL-C为老年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预测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DCF三药联合方案与DF/DX两药联合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我科104例一线化疗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DCF三药联合方案组共53例、DF(25例)或DX(26例)两药联合组共51例,所有患者至少接受以上方案2个周期,且疗效可评价.结果 DCF三药联合组ORR为37.7%,DCR为83.0%,PFS为6.14月,mOS为11.68月.DF/DX两药联合组ORR为23.5%,DCR为68.6%,PFS为4.39月.mOS为10.54月.两组疗效比较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其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作用比较DCF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4.2% (34/53),较DF/DX组43.1% (22/51)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F联合疾病控制率较高,PFS较长,但对于总生存期并无明显延长,且副反应较大,年龄不高化疗耐受好的患者可考虑三药联合,DF/DX两药联合方案也可以作为晚期胃癌的有效化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400名在我院参加常规体检的部队在职干部。检测项目为腰围、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分型、全血高切粘度(200sec-1)。代谢综合征的判断参照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标准。结果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8%。ANOVA分析显示全血高切粘度随着代谢异常程度的加重而升高(F=3.86,P〈0.001)。经校正年龄、性别及吸烟等对结果的影响,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腰围(OR=1.018,95%CI 1.002-1.035,P〈0.05)是高粘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保护性因素(OR=0.295,95%CI 0.133-0.680,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全血高切粘度与代谢综合征显著相关,提示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作为评判代谢异常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高龄老年心衰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左西孟旦+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测定NT-pro BNP,SV,LVEF等指标,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左西孟旦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左西孟旦治疗在降低NT-pro BNP,改善SV,LVEF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食欲不振、头昏。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康莱特对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采用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莱特注射液对75例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静脉用药。结果该药对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改善率为55.26%,镇痛有效率为82.6%。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白细胞、血清白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既能抗癌症恶病质,又能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有效地改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并分析脑钠肽水平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 13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0例,严重脓毒症组46例,脓毒性休克组39例,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确诊后第1天行脑钠肽、超声心动图、血乳酸等检查,行APACHEⅡ评分评估,并于4周后观察各组死亡率.分析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乳酸、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各组死亡率变化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①各组脑钠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水平、APACHEⅡ评分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高,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LVEF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低,且乳酸水平较其他2组增高(均P<0.05),但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LVEF、乳酸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后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与LVEF、乳酸呈正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严重脓毒症组脑钠肽与LVEF呈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脓毒症组脑钠肽与APACHEⅡ呈负相关(P<0.05).③4周内患者死亡率以脓毒症休克组患者最高(P<0.05),而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表明死亡组脑钠肽、LVEF、APACHEⅡ评分、乳酸均较存活组高(均P<0.05),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BNP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增高、乳酸增高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0、1.107、1.098,均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左心室收缩功能、早期预后有关,BNP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Meta分析旨在探讨豆类食品摄入量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参照Cochranc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电子数据库包括:MEDLINE(1966~2013年)、WebofScience(1945~2013年)、万方(1998~2013年)和CNKI(1915~2013年)。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相对危险比(relative ratio,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评价豆类食品摄入量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与复发率的相关性。结果最终6项队列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进入本Meta分析,共包括12434例乳腺癌患者,其中3527例患者豆类食品摄入量较低(低摄入量组),5770例患者豆类食品摄入量适中(中摄入量组),1825例患者豆类食品摄入量较高(高摄入量组)。Meta分析结果表明:高摄入量组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中摄入量组和低摄入量组患者(高摄入量VS.低摄入量,RR=0.41,95%CI=0.19~0.86,P=0.019;高摄入量vs.中摄入量,RR=0.36,95%CI=0.21~0.62,P〈0.001);此外,高摄入量组的乳腺癌患者复发率亦明显低于中摄入量组和低摄入量组患者(高摄入量Vs低摄入量,RR=0.55;95%CI=0.47~0.65,P〈0.001;高摄入量Vs中摄入量,RR=0.34,95%CI=0.15~0.81,P=0.014)。然而,中摄入量组与低摄入量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与复发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豆类食品摄入量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乳腺癌患者豆类食品摄入量越高,其死亡率与复发率越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急性力竭运动后不同时间大鼠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和AT2R的表达变化以及心肌细胞凋亡进行研究,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运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揭示运动影响心脏的分子机制.方法:SD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组(An=10)和力竭运动组(B,n=30),B组在运动后又分为3个亚组即0h、6h和24h处死组.运动组大鼠进行运动速度为(25±2)m/rain,跑台坡度为0。力竭运动.应用RT—PCR法测定AIFmRNA的表达,TUNEL法测试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测试心肌细胞ATlR和AT2R表达.结果:急性力竭运动后0h、6h和24hAIFrtlRNA表达量分别为6.69(P〈0.05)、9.32(P〈0.05)和10.82倍(P〈..001);运动后0h、6h和24hA1分别为(17.10±3.6)%(P〈0.001)、(33.3±10.4)%(P〈0.001)和(30.7±9.2)%(P〈0.001);运动后0h、6h和24h心肌细胞ATlR蛋白表这分别增加5.16%(P〉0.05)、30.19%(P〈0.05)和64.44%(P〈0.05)而AT2R蛋白表达分别增加2.15%(P〉0.05)、10.12%(P〉0.05)和28.30%(P〈0.05).结论:急性力竭运动后AT,R和AT2R表达增加,24h后仍然维持较高水平的表达;运动后AIFmRNA表达增加,运动后6h表达量达最大,24h开始下降.而ATlR和AT。R可能均参与介导急性力竭运动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配到对照组(G1)与干预组(G2)。G1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要求进行护理;G2组则在常规护理操作基础上配合中医心理干预护理。所有受试者均于术前1天与麻醉给药前测量血压、心率,并依据焦虑自评量表(HAMA)进行评分。观察所有受试者的血压、心率及焦虑评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①护理干预前,两组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P〉0.05)。②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明显优于G1组。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G1组中受试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优于G1组。结论中医心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手术患者的烦躁、焦虑、恐惧心理,还可调控血压、稳定心率;这对手术的完成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运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南华大学2013级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探析大学新生主要的心理困惑,以及促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心理困惑,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结果显示,SCL-90有阳性因子(1个或1个以上的因子呈阳性)的学生人数与无阳性因子的人数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X^2(1)=8.594,P=.003;这两者在家庭氛围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X^2(5)=1.195,P=.000;在家庭月收入方面有极显著差异,X^2(8)=3.710,P=.000。UPI三类结果的人数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X^2(2)=1.343,P=.511;在家庭氛围上差异显著,X^2(10)=6.309,P=.000;在家庭收入上差异显著,X^2(16)=56.488,P=.000。人际敏感和强迫是大学新生主要的心理困惑;性别、家庭氛围及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和支架式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性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控制组前测和后测成绩之间没有差异,即控制组成绩没有进步P=0.1320.05;实验组前测和后测成绩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05),即实验组成绩有显著提高;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英语阅读后测成绩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05),且实验组高于控制组。证明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相比,支架式模式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OAD)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一种病因复杂、由遗传因素和环境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老年期疾病。服用非甾类抗炎类药物能延缓或防止其发病,说明炎症反应可能参与病理,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炎症反应中主要的细胞因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分析中国南方人群81例病例和158例正常对照组中TNFa-308和载脂蛋白E(ApoE)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TNFa-308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病例对照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在LOAD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ApoEe4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6.3%,7.9%,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P=0.019);与非84携带者相比,ApoEe4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AD的风险增大[OR(95%CI)=2.304(1.182~4.489),P=0.015]。结论TNFa-308(rs1800629)可能与中国南方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无关,ApoE甜等位基因可能是LOAD的遗传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血脂及血压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128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监测CAIMT值、血压及血脂,CAIMT值的测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据CAIMT值分组后采用常规及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①128例EH患者中79例CAIMT值〉1.0mm(61.72%)为内膜增厚。②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CAIMT增厚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血脂水平变化有显著性(P〈0.01),CAIMT值显著降低(P〈0.01);常规治疗的CAIMT非增厚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CAIMT值显著升高(P〈0.01)。③瑞舒伐他汀治疗的CAIMT增厚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3.4%,93.7%)均显著高于CAIMT非增厚组(47.0%,65.4%)(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改善EH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来改善或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