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以后,在凯末尔主义的指引下,很快地在组织和制度层面解决了土耳其的世俗化问题,被人们誉为中东地区世俗化、现代化的一个样板。但是近年来,土耳其的现代化严重受阻,被无数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尤其是国内伊斯兰运动的持续高潮,使土耳其已经实行了73年之久的世俗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分析与探讨土耳其伊斯兰宗教复兴的原因,以及伊斯兰教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对中东地区其他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伊斯兰合一论是当代土耳其思想界对凯末尔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做出的重大理论修正。该理论政治影响力上升的过程,也是土耳其宗教政策日趋宽松,民族主义保守势力日益强大的过程。土耳其-伊斯兰合一论反映了现代土耳其宗教和阶级矛盾的变化,证明了政治世俗化和社会世俗化是两个不同的历史过程。该理论的实践促进了土耳其社会和政治的平稳发展,巩固了土耳其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为该国伊斯兰复兴运动打上浓厚的官方色彩。  相似文献   

3.
体现伊斯兰历史文化传统的伊斯兰教法是中东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制约因素。19世纪以来的历次法制改革是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在各国的政治民主化、社会世俗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凯末尔与国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主义是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凯未尔的六项原则之一。土耳其是在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原则的指导下,第一个推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是除了前苏联之外第一个采用中央指令性计划概念,并像前苏联那样将发展重心放在工业化上的国家,因此,分析与总结本世纪30一40年代土耳其实施凯末尔国家主义的经验教训,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试用对凯未尔国家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以及土耳其在经济实践中实施国家主义的利弊得失加以历史的评析。  相似文献   

5.
论中东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现代化视野研究中东民族主义 ,主要是凯末尔主义和纳赛尔主义。作者认为 :“六大主义”组成的凯末尔主义 ,是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理论 ,在它的指导下土耳其政治现代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纳赛尔主义由埃及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社会主义组成 ,其核心是民族主义。它是 1971年之前的埃及政治生活的指导原则 ,对埃及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6.
对当代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发展道路在中东地区的现代化的前景,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与世俗化是决然对立的,没有前途.但实际上它是伊斯兰世界自近代以来努力实现现代化中的一种历史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道路是具有伊斯兰特色的现代化尝试.  相似文献   

7.
《土耳其民法典》与《埃及民法典》是中东伊斯兰国家法律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部代表性民法典。虽然近现代以来两国都移植借鉴了西方民法,但是两国的民法典却存在明显差异,相应地形成了中东地区民法典的两种模式。《土耳其民法典》坚持全盘西化,《埃及民法典》则试图在传统与现代间进行调和。由于伊斯兰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间难以弥合的差异,中东伊斯兰国家学习、借鉴西方的法律现代化之路注定不平坦。  相似文献   

8.
土耳其伊斯兰教育的传统与改革孙振玉除了凯末尔主义共和国这一特殊时期外,土耳其的伊斯兰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教育中,始终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它不仅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以其普及发展程度,推动着世界伊斯兰教育的发展,还在奥斯曼帝国后期、青年土耳其时代、二战后...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在拒斥霸权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西方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宗教诉求与世俗主义之间的对抗。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特征伴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始末。通过对历史、理论、实践的分析得知,伊斯兰教与世俗主义二者之间并非像人们通常理解的"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宗教化与世俗化相伴而行。因此,"复兴"是超越意义上的"复兴"。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国家治理中面临着库尔德问题、政治伊斯兰和军人政治三大彼此缠绕的难题,三大治理难题在凯末尔时代已经有了部分的端倪。1946年开启的选举政治,则是它们共同的逻辑起点,经过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土耳其国家治理的三大难题到20世纪90年代晚期获得了某种阶段性的解决,土耳其发生了软性军事政变推翻了执政的伊斯兰政党,库尔德工人党党魁厄贾兰被捕。然而,三大治理难题在进入21世纪后被赋予新的动力和演变的方向,军人政变短期内可能性不大,政治伊斯兰的长期性已经不再遭受怀疑,库尔德问题以选举政治和库尔德工人党双重形式得以表现。在区域和国际格局迅即变化的时下,土耳其即将迎来建国百年的历史性节点,国家治理中的诸多难题也需要学术界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奥斯曼帝国晚期在社会文化领域的现代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它不仅触发了奥斯曼帝国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民族建构,而且进一步实现了政治上的世俗化、行政机构的专业化和宪政制度,同时也逐步推动了教育部门的世俗化、本土化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等。这些改革的成就为土耳其共和国所继承,而民族认同的困境、西方现代性与伊斯兰传统的矛盾等也困扰着国家的现代治理。土耳其现代化离不开东西方的文明交往,更离不开土耳其的文明自觉。  相似文献   

12.
凯末尔改革的参照物不仅仅是西方先进国家,正在发展强大的苏联越来越引起凯末尔的注意,可以说凯末尔初期的改革受到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大一些,随着改革的深入,苏联因素的影响逐渐加大,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凯末尔国家主义的经济原则就是受苏联因素影响的典型,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是凯末尔国家主义借鉴的主要蓝本,土耳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实行的,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鉴于印度独立运动过程中教派政治的严重危害,独立后,印度首先确立了世俗主义的政治体制,颁布了世俗宪法,确立了政教分离、宗教平等、信仰自由的政治世俗化原则,推进了政治世俗化的进程.但由于历史上教派政治的影响,在乌尔都语地位、宗教圣地以及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双方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干扰了政治世俗化的总进程.从总体上看,教派矛盾并不意味着宗教战争的爆发或国家的解体,但它却反映了印度政治世俗化进程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14.
试析中东现代化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东的现代化在第三世界独具特色,大体上具有以下七个特点:一是中东是第三世界现代化最先开始的地区之一,二是中东国家在民族建构上面临着重重困难,三是以两世兼重为特点的伊斯兰教对中东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四是君主制的现代化是中东现代化的重要类型,五是频繁的战争对现代化的严重破坏,六是石油对中东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七是尽管中东的现代化起步较早,但其发展迟缓,成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战后土耳其从一党制向多党制政体的演变决不是孤立、偶然的,是多种内外因素促成的,是社会矛盾自身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使凯末尔的民主化与世俗化的改革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实践也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不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去仿效西方的政治模式,只希望尽快地享受政治现代化的成果,必然将造成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理论上的“饥不择食”,实践上的“急功近利”,引起整个社会的长期动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俗国家的土耳其,是伊斯兰文化的继承者.在男性支配生活的社会中,土耳其妇女并没有获得与男子相同的权利.土耳其在探索西方化、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同时,也为土耳其妇女的解放创造了奈件,促进了土耳其妇女的觉醒.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坦志马特改革,并没有使女性获得自由,女权主义者在家庭、婚姻问题上开展了解放运动.共和国时期的国家女权主义,在国家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妇女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力.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者开展了一场追求自治的运动,土耳其的女权运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复兴现象 ,也是一场以穆斯林大众为主体的社会运动。它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角度来观照这场持续不断的运动 ,可以看出 ,它既对中东现代化进程产生某种排拒作用 ,也与其现代化进程具有某些相容性特征。实际上 ,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是反对全盘西化的现代化模式 ,探索伊斯兰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近代奥斯曼帝国三次改革。是在帝国的内部及外部危机不断加深的历史背景下,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君主和有识之士以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次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国家政治体制由军事封建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变,也推动了国家向近代及现代国家体制的转变,开辟了宪政体制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了世俗化的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产生,对现代土耳其的宪政体制和世俗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土耳其政治现代化属于“援引型”发展模式 ,并以民族为基础 ,以西方化为中介 ,以世俗化为主要表现形式。这种特征是在内外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产生的。土耳其在政治发展上缺乏一定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政变与反政变活动、政府与传统和宗教势力的冲突时有发生 ,在一定范围内还出现了伊斯兰教的复兴。因此 ,虽然土耳其政治现代化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民主化程度也相对提高 ,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阻滞因素 ,尤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之初,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及其跟随者强烈想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该理想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西方文明植根于其特殊的文化实践,土耳其要想达到同等的文明水平必须改变其传统文化,因此,文化改革对土耳其的现代化至关重要.帽子法和头巾法即其文化改革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