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义"一直都是西方政治哲学重要的概念,柏拉图的《理想国》堪称是古代"正义论"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理想国》是一幅"正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柏拉图设计了实现"正义"城邦的两种主要手段:公共教育和财产公有。同时,柏拉图还以"正义"原则为准绳,对古希腊的各种城邦政体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总而言之,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古代希腊的一部正义论,"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最基本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每一种文明都会伴随产生反思文明的思想.文明思想史是有待开拓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探讨了希腊古典文明由盛趋衰时期,柏拉图在其对话<国家篇>中论述的城邦文明论与"理想国"设计,这有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互助"与"分工"的城邦文明起源论和城邦国家的社会结构说;二是以"正义"理念为哲学与伦理基础的理想城邦国家设计;三是对古代希腊政制文明的历史比较分析.柏拉图的哲学与文明思想,对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和西方文明思想史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基于对当时希腊雅典社会政治的观察,看到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端,为了挽救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危机,柏拉图提出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他提出治国者掌握治国的最高知识---“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在《理想国》第六、第七卷中得到了具体的阐述,柏拉图将太阳比喻为最高的“善”,太阳是世界万物的光明之源,从而“善”的理念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也是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境界。在“善的理念”的指引之下,公民具备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为建立一个“正义城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通过其著作《理想国》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美好社会。这个社会由一个个完善的城邦组成,这些城邦民主而和谐,理性而法制,人民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协作。在这个社会中,正义是引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美德。这种正义观曾经影响过整个希腊乃至欧洲,并且促进了盛世希腊的出现,雅典、斯巴达等鲜活的城邦也在这样观点的引领下而跃然于历史的记忆。反观当今世界,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对中国社会理想化期许的号召---“中国梦”,这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必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柏拉图的正义观必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有着巨大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的代表则是古雅典.因此,要研究西方文明就必须先研究古代希腊的历史,而研究古代希腊的历史又必须研究古代雅典城邦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正>一、韩国"朝鲜民族起源于帕米尔高原,迁徙经过贝加尔湖,来到不咸山,在那里定居下来,公元前6000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并唤醒了红山文明和黄河文明……"——引自《大朝鲜帝国史》《大朝鲜帝国史》之内容与传统历史大相径庭,将古代朝鲜描述成一个领土涵盖中国、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大帝国,中国古代人物、部落、日本皇室为朝鲜民族后裔,韩语为全世界语言之母等此书曾被韩国的士官学校用作教材。《大朝鲜帝国史》其分五卷:第一卷:描述朝鲜民族起源,把朝鲜民族与中国传统史的东夷民族联系;第二卷:描述朝鲜对日本的开化及殖民;第三卷:描述朝鲜与唐朝的对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对希腊城邦危机的理性思考。他设计构思了一个与现世城邦完全对立的理想城邦:强调社会分工以求实现城邦内部的和谐统一,用共产共妻制度消除统治集团内部的阶级分化与党派斗争,让哲学家当政以行仁政。柏拉图的理想国虽然是唯心主义的空想,但其主张不乏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呈衰败趋势的四种政治制度: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政制衰败的理论基础在于理念论和灵魂说.理念论揭示了现实政制衰败的可能性,灵魂说则解释了这种衰败的可能是如何成为现实的.理念论和灵魂说共同构成了柏拉图政制衰败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文泰 《南都学坛》2000,20(1):27-29
亚里士多德在广泛搜集了158个城邦政制史的基础上写出了一部流传千古的《政治学》。他对城邦政制的研究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许多结论也是靠得住的。《政治学》是剥削阶级的第一部专门的政治学著作,但它还掺杂了不少伦理学的说教  相似文献   

10.
《理想国》是古代希腊哲学家及教育思想家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的代表作,堪称西方的《论语》。柏拉图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奴隶制城邦走过了它的盛世。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面对日趋没落与衰亡的国家,柏拉图以他逆流而上,百折不挠的勇气,通过上下求索,对比左右,提出了企图改革当时政体,重振雅典雄风的《理想国》蓝图。从西方的近代史开始,“公民”诈为社会政治学的概念是共和国家的所有国民,而《理想国》中的“公民”是把奴隶排除在外的一个国家的其他所有成员。柏拉图在他所设计的理想国中,始终把人(公民)的素质培…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为了解决当时雅典城邦公民只顾自己的现实利益,而普遍缺乏对城邦的责任感这一现实问题,在《理想国》中建构了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理想城邦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以所有公民都认真履行其城邦责任为基础。柏拉图从城邦产生和繁荣的角度论证了公民履行其责任的必要性,并将个人责任视为城邦幸福和个人幸福得以实现的基础,从而为城邦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综合性著作,它涉及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文艺等等多方面内容。它是为了挽救危亡中的希腊城邦制度而设计的一个以"正义"理念为伦理基础的理想城邦国家。其中所涉及的治国思想可以说是柏拉图思想的精华所在。现代管理是一种追求和谐,倡导民主和重视知识的新型管理,这些新的管理理念均可以在柏拉图治国思想中有所体现,这也是本文写作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义理论缘起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就致力于探讨城邦的正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则把正义视为政治上的善。自此以来,历代学人对正义的探讨不绝于书。其中以系统、深入而见称者,有罗尔斯的《正义论》、戴维&#183;米勒的《社会正义论》。不过这些著作,多是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审视广义的正义问题。至于从法哲学的视角透视正义,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结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对柏拉图的《理想国》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在柏拉图所构建的和谐的城邦中,存在着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即统一、协调和适度,并具体阐述了这三个因素在《理想国》中的内容。这三个因素是一个和谐社会包含的基本涵义,包含这样三个因素的和谐社会是值得期待的。  相似文献   

15.
[摘要]《五史鉴》是吐蕃时期的宗教文献合集,现已经失传,不过在12世纪的一些教法史著作如《第吾宗教源流》、《娘若宗教源流》中有其文本的抄录,13世纪以后的一些著作还不断引用这些古代文献。本文主要根据上述藏族传世的教法史著作以及其他文本如《拔协》等中所保存的有关《五史鉴》的史料,通过对《五史鉴》文本的系统整理就其中涉及的古代神灵而加以归类和综述,系统的将《五史鉴》记载的神灵进行比较研究,以寻求这类古代神灵在后来藏族宗教主要是苯教和民间宗教中的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不仅注重整个城邦的和谐发展,还对个人心灵及外在的和谐做出了理论论证,其代表作———以追求“正义”为终极价值目标的《理想国》在字里行间就渗透着和谐的韵味,《理想国》中的和谐思想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是西方乌托邦思想与文学的源头之一,其对话录《理想国》、《克里底亚斯》和《法律篇》共同建构起柏拉图的乌托邦思想理论和乌托邦话语体系。这一理论与话语体系以理念论为基础,指向物质世界的政治关怀。在无意识的神话思维引导下,柏拉图的城邦乌托邦母题主要从时间性和空间性两个层面深远地影响了后世西方乌托邦文学。  相似文献   

18.
论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理想龙莉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他一生著述很多,《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书中涉及政治学、神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心理学、优生学、妇女运动、教育学以及艺术沦等项目,但其宗旨乃是讨论如何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19.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阐述了一种德性正义论.这种德性正义论的要义在于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的统一,灵魂转向的教育是个人正义的实现之路,而哲学家的社会实践则是城邦正义的达成之径.柏拉图的德性正义论至少具有如下教育意蕴:“认识你自己”,奠教育之基;求真向善,固教育之本;师者示范,行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中西方文化形成的早期的两个代表人物孔子与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出发,以分别阐述他们代表思想的经典著作《论语》和《理想国》为依据,分析探讨他们在对个人的思想意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群体的政治结构三个方面的不同主张:即孔子的思想以个人的修养为核心,强调先修己,再安人,后正名;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在从国家(城邦)管理的角度出发,设想了理想国的存在状态,并提出了“共产、共妻”的主张。这些分歧是中西方历史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呈现出来的差异,分析和比较这些差异,使我们能够博采中西方之所长,为我所用,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法制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