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王朝前期,一些住居在咸吉道的女真部落,或是住居在朝鲜近境的女真人物,逐渐放弃了自身女真人的民族特征,被归化成"朝鲜人"或是"准朝鲜人"。他们作为"向化人"定居于朝鲜境内,享受着朝鲜王朝给予的安抚及优待政策,其酋长担任朝鲜官职,属民向朝鲜王朝承担赋役,并且与朝鲜人互通婚姻。因而在朝鲜君臣看来,他们已与本国人无甚差异。也恰是基于此种情形,朝鲜方面依照本国法律或专门针对向化人而制定的法规,建立起了对女真向化人的有效管治。朝鲜人与女真人两大族群毗邻而居数千年,双方交往密切,彼此互有同化,而朝鲜王朝前期的女真向化人恰是其中的一类典型人群。  相似文献   

2.
青海李氏家族始祖李之兰祖籍中国南宋,为南宋抗金将领岳飞之子岳霆后裔。其先祖为躲避灾祸而投奔金朝,融入女真族,后迁居朝鲜半岛东北部青海地面(今朝鲜咸镜南道青海郡)。高丽末期,李之兰率领所部女真族人归附高丽王朝,后跟随李成桂南征北战,抗击倭寇,平定内乱,安抚女真,稳定边疆,为朝鲜王朝的建立和巩固政权立下汗马功劳,为朝鲜民族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而李之兰之后裔,历经朝鲜王朝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逐渐接受朝鲜民族的文化习俗,最终融入朝鲜民族,成为朝鲜民族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宋(包括北宋和南宋,本文不严格区分,而统称宋)与高丽贸易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国家使节进行的国家贸易;二是在民间进行的私入贸易。本文从三个方面叙述如下。一、宋与高丽使节的往来,两国之间的国家贸易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962年高丽第一个使节向北宋“献方物”。公元1030年由二百九十三人组成的高丽使节团到北宋,“贡金器,银罽刀剑、鞍勒、马、香油、人参、细布、铜器、硫黄、青鼠皮等物。明年二月,辞归赐予有差”。“其后绝不通中国者四十三  相似文献   

4.
一、鹰路之战黑龙江是女真人的故乡,从很早的古代起,我国的女真人就劳动、生活在黑龙江流域。我国历史上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都是女真人的先世。五代时,黑水靺鞨改称女真,散居在南起长白山,北到黑龙江的广大地区。十世纪以后,契丹人在我国北方兴起,建立了辽朝,整个黑龙江地区都处在辽朝统治范围之内。为了加强对女真人的统治,辽朝将一部分女真人南迁到辽阳一带,称作熟女真;居留在北方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称作生女真。生女真分成许多部落,各部落社会很不平衡,其中在松花江中游到黑龙江下游地区分布有五个较大的部落,称作五国  相似文献   

5.
李成桂于公元1392年废掉了高丽王朝最后一个国王王瑶,夺取了王位,改国号为“朝鲜”。他沿袭了高丽恭愍王的亲明政策,始终坚持“以小事大”的“保国之道”,而明太祖则一贯本着任凭朝鲜“自为声教”的原则,保持同朝鲜的睦邻友好关系,虽然在两国关系中曾出现过一些矛盾纠纷,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终究得到圆满的解决。其中像李芳远、亻契长寿、权近等人,在沟通两国关系、维护两国友好相处的过程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明太祖对他们的友好态度在中朝古代关系史中留下了令人称道的佳话  相似文献   

6.
朝鲜王朝前期对于女真人的防御总体上是成功的,所以在长达二百余年的历史时段内始终掌控着与女真诸部交往的主导权。朝鲜方面对于女真人的防御,不仅仅是单纯地在军事领域部署并实施战守方案,其实质上是一个关涉军事、政治、经济及外交等诸多层面的整体性工程,即诸措并举,互为补益,最终形成防御上的合力,而这恰恰是朝鲜在其北部边境取得突出防御成效的关键。至于朝鲜对女真人多次使用非必要的过度暴力,则给女真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以攻为守”的举动,单方面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实际上是朝鲜方面偶有防御失当的一种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7.
论元代女真族和契丹族诗人及其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中国北方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强大起来,分别建立了辽国和金国,先后入主中原,和宋王朝相对峙。契丹族和女真人在中原生活了一二百年之久,其中不少人倾慕汉文化,不仅从习俗上渐渐汉化,而且有不少人已精通汉文,产生了一批用汉文写作的诗人和文学家。12世纪蒙古族又强大起来,在13世纪时建立了一个空前的多民族的统一大帝国——元朝。在元代政权下生活的各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汉文则是当时的通行  相似文献   

8.
朱子学由中国元代时的高丽人安珦、白颐正、权溥等人传入朝鲜高丽王朝。经过李齐贤、李穀、李穑、郑梦周等人的演绎与阐发,朱子学在朝鲜半岛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中,李穑在"气化"和"修养"等方面阐释与发展了朱子学;郑梦周则主要是在性理学方面继承与发展了朱子学。其后的郑道传、权近等人为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建州女真这一名称,起源于公元十五世纪初年。它用来称呼起先居于长白山东北部后又迁居浑江、苏子河等地的女真部族。建州女真族是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一部分的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中世纪史上,女真族曾建立过金王朝,满族建立过清王朝。他们对于我国历史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满族这一名称出现较晚,大约起于公元十六七世纪之交,而满族的前史则是建州女  相似文献   

10.
中朝边界自渤海、辽、金时期起 ,至元朝初年相对稳定 ,基本稳定在朝鲜咸兴以南的定州、宣德、元兴三关及都连浦一线。元中叶以后 ,元帝国国势衰落。高丽王朝、李氏朝鲜乘机极力向朝鲜半岛东北部扩展领土 ,中朝边界迅速北移  相似文献   

11.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改变了元朝穷兵黩武的军事侵略政策,颁布政令,以朝鲜周边十几个国家为不征之国,主张和平外交,从而奠定了明朝二百七十多年相对友好的对外关系.高丽王朝的政治家郑梦周,从最初担任高丽使团书状官,到先后多次任正使,十几年来多次拜见明太祖朱元璋,其外交政绩有:促使明朝政府免除高丽王朝五年的岁贡,请求明朝允许高丽穿着其官服和便服式样,使高丽王朝换服易裳等.在明太祖朱元璋与高丽使节郑梦周十多年的外交活动中,朱元璋起初对高丽使节产生怀疑,到对郑梦周等高丽使节的逐步了解,后建立起稳定的信任关系,是郑梦周外交活动成功的最好注解.  相似文献   

12.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灿烂文化。早在唐代,满族先人靺鞨人就创造了“渤海文化”;在公元13、14世纪,满族先人女真人也曾创造金代女真文化;自清以来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满族文化是发展的鼎盛阶段。清代满族中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语言学家、文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末,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的过程中,创立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政治军事组织体制——八旗制度。作为八旗基层组织的牛录,肩负着八旗的社会政治、军事和生产等方面的全部任务。通过对“牛录”广泛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对八旗组织性质的了解。 一 “牛录”,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时期进行集体狩猎和对外作战的需要,而形成的临时性的生产和军事组织。努尔哈赤时,为统一女真各部及实现更远大的政治宏图,将其所统部众、战争俘虏和归附者编为牛录,并使之由松散的临时性组合,变成为纪律严明、常设的社会军事组织。迄至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正式规定,每三百人为一牛录,立首领管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是金代女真人得以立国的重要因素。女真进入中原以后,面对“旧俗”渐失的现实危机,包括海陵、世宗、章宗在内的女真有识之士,则大力提倡女真“旧俗”,积极开展尚武精神教育、女真语言文字教育、民族历史教育、传统习俗教育等。女真人恢复民族旧俗的努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最终仍未能挽救金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5.
殷商疆域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点”和“面”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商所建的国家,其疆域有多大?《史记·殷本纪》没有明言。其中偶尔也谈到一些地名,但大都不能指实其地。卜辞中所见的古地名,多达数百个,更是异说纷纭,难以折衷一是。汉人称殷周王朝最盛的殷王武丁和周成王时之商、周疆域,“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这也就是指大约自幽、燕以南、汉、淮以北,陕西省以东,江苏、安徽以西,以河南省为中心的一带土地。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大概的推想,并无实  相似文献   

16.
契丹是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之一,在公元4世纪,即西晋、南北朝时期,即居住内蒙古潢河一带。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诸部落,建立契丹王朝(亦称(辽朝)。公元1125年,传至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所灭。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亦于公元1218年被蒙古帝国所灭,至此,契丹王朝在历史上绝迹。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军忽必烈率领十万大军南征大理,随蒙古军中有不少契丹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善战,他们为统一和捍卫祖国的西南边疆立下不朽功勋。 元亡后,不少契丹将领和士兵便落藉云南。据调查,契丹后裔多分布于滇西南大理、保山、临沧和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州一带,而聚居于施甸县及邻近的保山、昌宁、永德、龙陵各县,人口约15万人。其中一部分自称为“本人”已归属于布朗、阿佤、彝族、基诺等族外,另一部分聚居于坝区的“本人”,则纯属契丹后裔。 据《元史》、《明史》和宗谱记载,随忽必烈南征是契丹人忙古带副元帅,其后裔皆阿姓,后改莽姓,到明万历  相似文献   

17.
元明交替之时正是朝鲜半岛高丽向朝鲜王朝过渡之际。此间中国向朝鲜半岛的移民,体现了中朝双方的利益之争与封贡关系的重构。移民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元朝—高丽封贡体制时期,元朝—高丽封贡体制破坏、元明交替时期,明朝—朝鲜封贡体制时期。每一时期移民的原因、类型、进程都极具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影响。红巾军进入朝鲜半岛在客观上削弱了元朝对高丽的控制;女真族部落进入高丽,最终促使李成桂势力崛起与朝鲜王朝建立;移民促进了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有清一代,与朝鲜的关系相当密切,两国间不仅政治、文化上交往频繁,双边贸易也占有重要地位。清与朝鲜的贸易,主要有使行贸易、边境互市以及边民、私商走私等。本文仅就清代在古林东部与朝鲜的边境贸易,作一简要论述。一中朝东段边界以图们江为限,始于明太祖后期。此前,图们江流域直至朝鲜咸兴一带,自辽以来就是女真人聚居区。明朝前期,作为后  相似文献   

19.
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金兀术对人们来说,也是最熟悉不过了。 金,就是原来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女真人,早在战国时,史书就有记载了;在辽统治时,成立了契丹国;公元1115年建立了大金国,首都上京就在哈尔滨市所辖的阿城附近。 金朝的统治,在我国北方延续了120年之久,最后被元所灭。元灭金后,将其富有者迁往辽阳入籍,史称熟女真。其他仍在黑龙江流域过着游移生活的史称女真。而后来统治中国三百年的满族,就是女真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20.
中朝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考察朝鲜高丽王朝后期著名文人李齐贤笔下的中国形象,对研究两国间的友好交往有重要意义。李齐贤笔下的中国形象,大致可概括为游历视野中优美的自然景观、交往过程中渗透情感的人文乌托邦和心理重负下的强势“他者”几个方面,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引发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