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海陵王贞元二年金朝建立交钞制度起,交钞以其繁复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金代的社会经济,甚至影响到了金代国运兴衰。交钞的问世主要不是缘于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而是缺少铜矿等客观因素制约的结果。在金朝行用交钞的八十年间,政府一方面以国家力量强制推行交钞,另一方面为应对纸币危机而屡变钞法。金代交钞制度的演进是典型的强制性变迁,国家是导致这种变迁的主要力量。政府无视货币规律,最终导致了金代交钞制度的崩溃。  相似文献   
2.
商税是金代重要的国家财政来源,其种类主要有盐课、酒课、榷场税、金银坑冶税等。金朝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个税种制定了不同的税率、税额,同时,还针对征税机构和人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将税收定额与官员职务的升降紧密联系起来,以此促进税收总量的增长。金代的税收制度既受辽、宋旧制的影响,又有自身的创造,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归潜志》是记载金朝史事的重要笔记史料。该书作者刘祁在经历了金末的颠沛流离之后 ,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依据 ,详细记述了金朝中后期的社会政局 ,深刻总结了金朝的政治得失。此外 ,该书还收录了很多金人的诗文作品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金朝末年的士大夫心态。《归潜志》丰富的记述内容为修撰《金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因而 ,它也赢得了许多后世史家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4.
金代的商业经济是中国北方地区商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有金百余年间,商业经济形成了鲜明特色。一是商业发展的地域差别明显,二是对外贸易规模有限,三是境内贸易中市场结构尚不完善。从历史影响来看,金代商业为元代商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佛教焚身供养之风延及辽金时期仍未断绝。辽金时期僧俗焚身需要预先获得政府批准,焚身过程有一套严密的宗教程序,焚身活动往往由个人行为演变成群体性宗教狂热,并常常伴随诸种祥瑞。焚身供养虽与儒家主张相背离,但辽金时期的焚身活动仍然受到部分社会成员的肯定。由于违背中国文化传统和佛教戒律,焚身供养最终走向沉寂。  相似文献   
6.
论金代的粮食生产与粮食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朝建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政府制定的有利于粮食生产的举措收到了很大成效:粮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粮食成为重要的交易商品。金代不同地区粮食的供应能力和交易价格差距较大。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政府以设立常平仓、开展和籴等方式对粮食市场进行调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7.
佛教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佛教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或出于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共同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是金代女真人得以立国的重要因素。女真进入中原以后,面对“旧俗”渐失的现实危机,包括海陵、世宗、章宗在内的女真有识之士,则大力提倡女真“旧俗”,积极开展尚武精神教育、女真语言文字教育、民族历史教育、传统习俗教育等。女真人恢复民族旧俗的努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最终仍未能挽救金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9.
在锅炉过热器、省煤器中使用10CrMoG等耐热合金钢管,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耐热合金钢管时,容易产生气孔、夹渣甚至出现裂纹等缺陷。本文根据材料性能、焊接方法、填充金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产生气孔缺陷的原因,提出解决该类缺陷的焊接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肃慎、东胡、氵岁貊等各族系的人民互相融合,并不断发展与中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最终共同铸造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古代民族文化.这一文化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剽悍的民族性格,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开放的文化体系.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中,东北古代民族文化以刚劲质朴、雄健豪迈、清新自然的风格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