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俄语成语积淀着俄罗斯民族文化,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特色。本章从翻译实践角度,研究俄语成语的翻译技巧,通过动物成语的俄译汉,分析俄语成语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加深对俄罗斯民族语言文化特点的认识,积累俄语动物成语知识,从而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谚语的语义结构灵活、独特,用词炼句巧妙、精当,审美情趣和修辞逻辑独具特色.翻译时,只为保留形式而词当句对地翻译,往往或只能译出谚语的表层义,或囿于译语规范而造成死译.若想译对、译好,就要研究、掌握两种语言在语义结构、表达方式、逻辑思维、修辞特征、形象美感等方面的异同,以"信"为本,兼顾"达、雅",灵活处理形貌,再现原谚词句的深层义.  相似文献   

3.
成语具有简洁、流畅、生动形象的特点,从翻译的角度看,要把具有这些特点的成语在译文里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是很不容易的。由于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和比喻上的差异,很多汉英成语的意义差异较大,如果只注意对汉英成语字面的理解,而忽略其文化内涵,就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因此,在汉英成语互译时应对比其文化和内涵,考虑直译、意译、套译和混合译等多种译法。  相似文献   

4.
美国诗人在译诗和创作中都试图重新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在译诗中,美国诗人或变"恋女"为"色女",或变"小妓"为"淑女",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形象的颠覆.在创作中,美国诗人则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把中国当代女性塑造为或丑陋、或猎物、或古代女子等形象.他们对中国女性的这些重塑与其说是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不如说是基于种族歧视和美国诗人骨子中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形象语言的核心.运用比喻性成语,乃不同语言共同的修辞方法.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使用成语尤为频繁.比喻性成语翻译的关键,是对形象的处理.在汉语比喻性成语的翻译中,对形象的处理采用"等值译法"、"类比译法"、"模拟译法"、"描写译法"等手段.既传达原文的精神实质,又表现其风格韵味,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牙人,古称"驵侩",中国古代中介人,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其在人们心中的文化形象却与他们在经济史上的地位及其不相称,中国传统重农思想以及牙人自身弊端造成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塑造了一大批"逃遁者"形象,他们在一个封闭、远离现实、充满诗意的过去或幻想的世界里游荡,灵魂无所归依.从形态分析,生成动因对"逃遁者"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剧作家笔下折射的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惑.  相似文献   

8.
秦汉至魏晋,社会上流行的"仙人"形象都是有羽毛有翅膀的人的形象.这种观念来自先秦阴阳家的学说,是燕齐地区的区域宗教文化特征,其起源当与东夷人的鸟图腾崇拜有关.由于秦始皇、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大力提倡,使这一区域宗教文化特征推广成为秦汉时期的主流宗教文化特征.随着修仙理论为早期道教所吸收、改造,至东晋以后,这种"仙人"观就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和生活习俗等层面探讨维吾尔语成语在汉语翻译方面存在的可译性限度这一问题,可以看出维吾尔语成语汉译的可译性限度的存在是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汉语成语的英译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具有形式和内容上的独特性,它的翻译需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译意为主,兼顾形象.二是文化信息传递要适度.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六种英译汉语成语的方法,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汉英词典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数量浩瀚繁多 ,意思广博深邃 ,俄罗斯人又把“七”看成是完美、吉祥、幸福的数字。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互译的总原则虽尚未确立 ,但在具体翻译中却不难掌握 ,即 :词组一般可以直译 ,成语一般可意译。汉俄语言、教学、翻译工作者应采撷其内涵 ,探究其外延 ,比较其异同 ,从而达到恰当使用 ,准确翻译 ,以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之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苏、俄等值翻译思想的介绍,分析并总结了等值翻译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相对的程度在不同语体中完全不同.苏、俄翻译理论家非常重视对语体的研究,并将文章分为口语、报刊政论、文学、公文事务、科技等五种语体.在介绍并阐述这五种语体特点的基础上,论证了不同语体中等值翻译的限度.  相似文献   

13.
习语往往运用形象的联想来使语言变得更为生动有力 ,但习语翻译时这些具有强烈文化蕴意的形象的转换却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形象性习语的形象异同 ,探讨了其共性和异性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 ,并就翻译中习语形象的处理提出了 4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俄国意象派是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四大流派之一 ,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突出特点是承续了西欧意象派 ,并加以发展 ,形成了其诗歌“形象第一”的特点 :只重意象而否定内容 ;强调意象的独特性 ;诗写得更长 ,意象的跳跃更大 ,反映生活的面更广。  相似文献   

15.
汉语成语言简意赅 ,音律协调 ,文化底蕴浓厚 ,等效翻译方能诠释原文用意 ,亦为俄译中的难点。汉译俄中成语的译法主要有对应法、借用法、直译法、直译加注释法、意译法五种 ,翻译中应灵活运用 ,以等效表达原文语用。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文化的结晶。优美典型的形象是成语意义的依托,是成语精髓所在。俄英语同属于印欧语系,属于不同语族,俄英语成语中蕴含了大量的动物形象,本文主要论述了俄英语明喻动物成语的概念,对比了俄英语明喻动物成语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古老的、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及丰富的意象表现社会生活及人类精神世界。再加上音节、韵律等特殊要求,诗歌翻译成为翻译活动中的老大难。文章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严复"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相结合,对海涅的《还乡集82》一诗及其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从而探索及物性理论在文本分析和指导翻译实践方面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对于诗歌这一独特的体裁,由于其形式精炼而意象丰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表现得尤为突出.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其诸多诗歌译文创造性地对原诗进行叛逆,实现了译文的增值效果,更好地传达了原诗的"三美".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在语言的使用中逐渐形成的固定短语和表达方式.它们是语言的精华,有着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与其他生词和表达方式相比,习语与文化更密不可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极具民族特色的习语,反映出极其丰厚凝重的文化底蕴.因此探索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只一种灵活的处理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而更好的翻译习语的新方法.它不仅能加强我们应用英语的能力还能提高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习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两种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和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交流。因此,如何保证原语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度,同时保证原语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这是习语翻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