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湖神与水神在藏族地区大量存在。文章从藏族民俗现实出发 ,认为水神与湖神主要有三种存在状态 :湖神与水神分离 ;水神是湖神信仰的核心 ;水神与湖神的互置。文章分析了湖神与水神信仰相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杨跃雄 《民族学刊》2020,11(2):110-117, 147-148
洱海流域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其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该区域的水神世界因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播、朝代更替和宗教兴衰等背景的影响,历经了一系列的嬗变过程。若以现有史料记载之先后为依据,结合田野调查所得,厘清其逻辑关系后取影响范围之广大者,大致可以将白族水神分为道教水神之水官,巫教水神之金鱼、金螺及赤蛇,佛教水神之白那陀、莎竭等龙王,以及本土水神龙王段赤城四类。历史上洱海流域的主位水神呈现出阶段性流动的特点,但是各阶段的水神元素却在白族人的宗教实践中迭代并存,相互融合,最终在现实中构建出一个多元的水神信仰结构。  相似文献   

3.
大理白族水神信仰体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嬗变。随着不同宗教的融合,明清之际,龙王头衔被移用到白族英雄段赤城的身上,段赤城因此成为兼具各种宗教信仰元素的龙王、龙神、本主和水神,其最突出的身份是大理白族本土的水神——"洱水之神"。本文在对大理洱海流域塑有段赤城神像且一直都有明确祭祀活动的11处庙宇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形成此考察报告,介绍这些庙宇的概况、部分传说等,呈现"洱水之神"在洱海流域的概貌。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中部甘谷县和通渭县交界处的城子川,因特殊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态,在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经历着频发的灾难,“天灾人祸不断”构成了城子川人深刻的集体记忆.从灾难的合理化叙事与积极应对的视角观之,灾难的发生成为了城子川人逐一定位生息之地历史过程的重要节点,作为一种集体记忆,使当地人能够凭借灾难穿梭于历史与当下的日常之中,经由将灾难常态化,不但主观地解决了在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中“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勾勒出了他们繁衍与存续的文化脉络,更通过具体的信仰实践实现了社会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5.
神话是社会和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对于人类学家来说,神话记忆不是遥远的产物,而是与当下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灾害神话就是研究隐藏在神话后面的“史实”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功能和价值.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中有很多与灾害有关,如洪水神话、干旱神话、风雨雷电神话、火神话等,它们通过口传和民族文字的方式得以传承,具有防灾减灾的价值.灾害神话揭示了跨文化对灾害认知的异同,反映出灾害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演进方式.灾害神话是确立一种因果关系的认知模式,它以传统知识、历史和文化记忆、宇宙观为基础,形成灾害场景的解释逻辑.  相似文献   

6.
宿爱云 《民族学刊》2021,12(4):52-59, 116
“国家在场”是研究“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重要表达理论。民间信仰是地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变迁体现了地域社会和民众文化心理的历时变迁。区域内部不同的文化因子,孕育出不同的信仰事象。洮岷位于甘青民族走廊核心地带,也是汉族与土族、蒙古族、藏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区域。洮岷汉人的民间信仰系统中,最为推崇的是“湫神”崇拜。“湫神”崇拜作为水神信仰,在洮岷地区历史悠久,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仰记忆。明清时期,国家力量在西北边地下沉和进入,引起了洮岷地区汉人湫神信仰记忆的变迁,信仰变迁主要体现在信仰记忆的重构。在“国家权力的强势嵌入”和“地方社会的积极回应”两种力量的驱动下,洮岷汉人“湫神”信仰实现了湫神原型、祭祀仪式、祭祀地位和湫神传说的重新构建。洮岷汉人湫神信仰记忆的重构,是明清时期西北地域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彰显了洮岷汉人在“国家在场”理念下所表现出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实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利和双赢。此外,洮岷区域信仰文化具有多元性,该研究有利于民族交融区域不同族群的民间信仰在保持文化差异基础上实现信仰文化认同和信仰文化共建,对构建凝聚力更大的民族共同体也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1970年代,日本开始出现“地域活化运动”的趋势,基本上是以“提振当地衰落的经济”与“增加人口”为目标.不管由地方政府或民间团体来主导,都与相关产业,尤其与观光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结关系.其主要的“商品”就是当地的历史建筑物、传统艺术、或是祭典仪式等肉眼可见的“文化”.另外,近年来频发的大型灾难,也引发了城市与学术界共同合作来面对灾难的重建运动,这样的合作也开始受到各界重视.在台湾,九二一地震(1999)或八八水灾(2009)等大灾难都让原住民部落受到很大的打击,也使得人类学界思考灾难人类学扮演的角色.本文在思考,在受灾区做过田野调查的人类学者,如何将手上的许多资讯以及人类学知识以最有效的方式来贡献回馈当地,并且提供一些日本的灾后数位典藏计划的案例来探讨人类学知识应用在灾后重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罗燕 《民族学刊》2023,14(2):120-127, 163
凉山彝族灾难观的形成与其神话传统、仪式实践以及生态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神话解释了灾难的起源与肇因,将灾难归咎于道德观念的失范与生态格局的失序。仪式为灾难的禳解提供了神圣路径,以自然崇拜和鬼魂观念为信仰核心,体现了彝人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形成的生存策略和发展之道。生态伦理则在社会、心理两方面奠定了应灾的基础与策略。这使得彝人面对自然灾害时,在文学、仪式以及身体实践三个层面,形成了一套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禳灾表述传统,亦可称为减灾实践的“地方性知识”。作为中国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的表述值得进一步关注和开掘。  相似文献   

9.
在灾难的人类学研究中,历史的角度具有关联性。历史分析可以揭示出灾难以及人类生境脆弱性后面的生态、经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线索。灾难自身也具有启示性,它将过去与现在联结起来。通过对长期的历史记载的研究发现在墨西哥的生态环境中,干旱、农业灾害和食品危机显现出周期性。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灾难研究可以对社会现实提出批评和校正。  相似文献   

10.
悦城龙母信仰自秦代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龙图腾崇拜、水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历史演变.至今,龙母信仰在华南地区、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一带仍有着深广的影响,但其信仰的基点却是在祖先崇拜基础上形成的寻根尚本、眷恋故土的思想,这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喀什古城的改造和旅游开发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到喀什的考察调研,采取焦点小组访谈的形式,获得社区居民对喀什古城改造和旅游开发方面的感知资料,通过Nvivo8.0软件,采用“不断比较的方法”完成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喀什社区居民对喀什古城旅游开发的感知集中在经济影响、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特色、政府行为、宗教影响五个方面;社区居民对喀什老城区的旅游开发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社区居民认为喀什古城旅游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有待提高和完善;社区居民对喀什古城旅游开发有一些期待.  相似文献   

12.
匈奴自与中原联系后,就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本文运用相关文献、考古资料,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匈奴受汉文化影响的表现,并简要地探求了其中的原因。匈奴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逐渐与汉族趋于一致,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相似文献   

13.
覃影 《民族学刊》2010,1(2):74-85,163
在现存明清一类以罗洪先《广舆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舆图中,四川政区往往画出一个巨大的湖泊—马湖,大致与湖广境内的洞庭湖、江西境内的鄱阳湖的水域面积相当,在长江水系的几个主要湖泊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且与代表黄河源的"星宿海"有一一对应出现的关系,这一现象在地图史上颇具典型性,笔者称之为"马湖现象"。经研究发现,马湖作为一个大湖出现在地图上,主要集中在明代,尤其以受到罗洪先《广舆图》影响的中外系列地图最为显著,承继了元代朱思本《舆地图》对黄河源参照物的特殊表现形式,即出现马湖与星宿海(黄河源)的对应关系。笔者认为:马湖被夸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元明以来马湖所属政区、聚居民族与水陆交通道路的重要性;地图史上的"马湖现象",实际反映了元明以来地理学家们对黄河源与长江源孜孜不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万宏 《民族学刊》2014,5(4):15-18,106-108
网络图像在信息与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图像具有易得性、易编辑性、超语言性、图文关系多样性、传播途径多样性及图像的文化性等特征。以拉萨"3·14事件"反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来看,我国涉藏网络图像传播有以下不足之处,如重官方不重民间、重媒体不重个人、重国内不重国外和重文字不重图像等。对此,建议大力建设网站的涉藏图像专栏,与国外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图像分享渠道,重视民间的力量,注重涉藏事件图像传播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女真人建立金朝以后,在中国东北地区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建置.一是采用了中原王朝的路、府、州、县制度;二是采用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猛安谋克制度.这是一种以汉制为核心、兼具本民族特色的建置.辽东半岛位于东北南部,是联系东北内陆与中原地区之间的重要通道,也是女真人在东北地区重要的统治地区之一.这一区域的建置在整个东北地区金代建置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宪政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是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法定权力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否依法行使自治权,是考核民族地区宪政实施真伪的“试金石”。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统一服从中央政府的管辖。而民族地区宪政只是国家宪政结构的子系统,这决定了民族地区宪政建设必须要与国家的宪政结构相匹配,受国家宪政体制的制约,不能逾越国家宪政体制设定的边际。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孔型对平板气膜冷却的影响,针对圆形,扇形,水滴形,收敛缝形四种气膜出流孔型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圆形孔、扇形孔和水滴形孔气膜出口下游出现从中心向上抬升的反向旋转涡对,将主流燃气卷吸进来;收敛缝形孔在侧向的扩张型面使得气膜出流在展向的覆盖更为均匀,这有效地阻止了高温气体的侵入;在相同吹风比下,收敛缝形孔在气膜出口附近区域的平均绝热冷却效率则明显要高于其余三种孔,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这种差距越发明显;孔型对对流换热系数增强比的影响区域仅局限在邻近气膜孔出口大约7倍气膜孔径的范围内。 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分析了伊朗现代著名神秘主义诗人塞佩赫里的思想,论证出塞佩赫里将伊斯兰教神秘主义,印度教神秘主义,佛教中的悲悯思想、禅宗思想,以及中国的道家思想充分融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东方不同神秘主义哲学之间的合一。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显示,将植物调节剂喷施宝直接喷施到叶面上,能极大地提高牧草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20.
马占明 《回族研究》2011,(3):115-121
金天柱是清初回族学者,曾在清翰林院任教习,期间著述《清真释疑》一部。与明末清初其他“回儒”们相比,在同儒家的关系问题和对待释道的态度上,金天柱有其独特之处,但却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他唯一的传世之作也鲜有学者关注。本人在马来西亚攻读博士期间,选择《清真释疑》作为博士论文进行了研究,并译成英文,现将部分研究成果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