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社区的和谐程度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层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的现实价值,对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坚持农民主体,村委主导,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大众传媒和第三部门、各类高校和研究学者应正确定位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具有很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势,诸如地理优势、政策优势、文化优势等。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为了解我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农村老年弱势群体与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1月至3月在黑龙江省做了本次调查,以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为龙江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吸纳现代文明的文明传播过程。白羊坡村新农村建设的文明传播主要通过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来实现。文明传播中存在大众传播的优势缺失、组织传播形式单一、人际传播没有引起重视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农村的大众传媒建设,有目的、多形式开展组织传播,有效的引导人际传播来加快文明传播的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高速发展,媒介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农村大众媒介的接触情况仍不乐观,农村传媒生态的良性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建设。本课题通过对吉林省四平地区农村传媒受众接触情况及传媒环境的抽样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农村传媒生态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有益于优化农村传媒生态,使大众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媒在现代生活中影响深远,文章从多方面探讨了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在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大众传媒参与道德建设需要更多关注的几对道德关系,并就大众传媒参与道德建设的显性和隐性形式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调查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领导干部对农村现状不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原则、要求不熟悉,新农村建设中一刀切的方法不能因地制宜等同题,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综合运用开会调研、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的调查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大众传媒对公众影响日益加深的时代,能否善于使用大众传媒来获得公众认可的媒介形象已经成为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大众传媒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着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提高党对大众传媒的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中学生不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媒体的影响 ,大多数学生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 ;他们既受到正面的影响 ,也受到负面影响 ;他们接触大众传媒的动机也不一样 ;他们对媒体的信任度很低。可以说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客观存在 ,调查了解其作用方式和途径 ,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全国迅速展开了新农村的建设。但是,由于新农村建设是在长期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我国行政管理框架下提出来的,使得新农村建设在推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冷静思考的八个误区,以警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形式,选取安徽省六安市农村地区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中部农村地区农民思想观念和社会交往的变迁及其与传播媒介的关系.调查发现,中部地区农民观念与交往状况表现出明显地背离传统的趋势,呈现出诸多现代性特征,其中,大众传媒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就影响力而言,大众传播仍不如人际传播.另外,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演进之路,而是一种迂回式的演进过程.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比,农民的信息认知和观念状况与城市居民之间差距相对较小,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信息认知方面,中部农民认知程度不高,由此凸显出农村政策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方面还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村干部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弱化;少数民族村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不通畅,得不到经常性的政治参与训练;大众传媒的有限性等。因此,必须加强各级政府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拓宽少数民族村民参与村民自治的渠道和途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作用;加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传统文化变迁背景下,大众传播的力量日渐凸显。报告了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进行的一次有关传播学乡村研究的尝试。以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城村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田野调查,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在乡村的发展、大众传播和村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乡村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勾勒出城村人与电视互动、传统与现代博弈的现实图景。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网民规模雄居世界首位、互联网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意义的大众媒介话语权。充分认识新媒体对媒介话语权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引导新媒体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平民主义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有着深远影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同样应该警惕平民主义的倾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虽然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却没有涉及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平民主义的色彩。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把农民现代化作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政治心理不同程度地转变,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出现了层次性。而无论处于何等层次,农民的政治参与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困境。大众传媒作为一条渠道,在当前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将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应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推动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多数农民的文化科技、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健康水平等,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农村教育为重点,通过采取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交流、改善农村环境等措施,切实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靠农民来完成。农民的文化素质、法治意识、劳动技能、管理水平等,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性和农民素质的现状,要求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一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选择正确的途径,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文化品位提升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的影响与日俱增,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消极的影响直接阻碍了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探讨其构成负面影响的多种因素,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克服传媒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构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作为“草根民主”,村民自治的实行不仅意味着农村基层民主化的发展,也奠定了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央规定实行了村务公开,村级财务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成为农村问题的焦点。为此,选取李村为个案,通过“上访”材料,人员访谈等方法对李村财务状况进行了洞查,分析村级财务问题的现状、成因,并提出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