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吸胀冷害与膜脂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和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吸胀(5℃)对种子细胞内几种保护酶活性以及两种有害物质含量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冷性较强的豌豆种子于5℃吸胀后转入25℃萌发期间,SOD、POD和CAT3种酶活性恢复提高较快;MDA和H2O2积累量少;冷敏感的大豆种子上述3种酶活性提高缓慢,MDA和H2O2均有一定积累。种子吸胀冷害与膜脂过氧化酶促防御系统功能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和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吸胀(5℃)对种子活力及种子细胞内膜透性的影响及其与吸胀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吸胀显著降低了大豆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种子吸胀初期k~1外渗与吸胀温度有正性关系;种子差低温吸胀后转入常温(25℃)萌发过程中,溶质大量外渗。吸胀冷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吸胀初期的低温效应严重阻碍了细胞内膜尤其是质膜的选择透性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豇豆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探索和筛选,文章认为测定长豇豆种寻活力的最好方法是测定种子外渗液相对电导率和活力指数,其次是外渗液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外渗液电导率、简化活力指数和吸胀胚脱氢酶活性。种子百粒重和发芽率与田间成苗和生产性能的相关程度较低,因此不宜作长豇豆种子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浸种不同时间的莴笋种子的发芽率、吸水量、电导率进行测定 ,试验结果表明 :未经浸种而直接催芽的莴笋种子 ,与浸种 8、10h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无论是浸种还是直接置床 ,莴笋种子经10h均能达到充分吸胀状态  相似文献   

5.
日本沼虾和南美白对虾免疫因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沼虾和南美白对虾的5种免疫因子进行了分析比较.分别测定了肌肉组织中的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中的过氧化物酶(P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的SOD和POD活性高于南美白对虾,而南美白对虾的溶菌酶、ACP和ALP活性高于日本沼虾,两种虾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4个品种绿豆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 PEG -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进行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长、胚根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探究干旱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PEG 浓度的增加,4种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长、胚根长呈下降趋势。当 PEG 浓度为5-10%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小幅上升趋势;当 PEG 浓度为15%时,各酶活性急剧上升到最高值,且各酶活力的升高幅度有所不同;当 PEG 浓度为20%时,各酶活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也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密切相关;不同土壤酶活性彼此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肥力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调查了10个抗氟性不同的桑蚕品种在进行氯化钠添毒后的血液酸性磷酸酶活性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酶活性本身和抗氟性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而添毒后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却和抗氟性有非常明显的相关关系。抗氟性较低的品种在较低添氟浓度时酶活性即由下降转为上升,抗氟性较高的品种则在较高的浓度才由下降转为上升,而且酶活性水平上升的幅度也以抗氟性较低的品种为较大,抗氟性较高的品种较小。认为这种酶活性上升现象是由于桑蚕的组织细胞受到氟化物的攻击而被破坏,细胞中的酸性磷酸酶大量释放到血液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白菜种子生活力与浸泡液电导率和pH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水回干不影响种子生活力的高低 .种子的生活力与浸泡液 (吸胀 4h)的电导率和pH值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R2 分别为 0 .94 88和 0 .9792 .提出此方法是可应用于种质库中种子生活力监测的非破坏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多种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日本的消化系统 .结果表明 ,肝胰腺的分泌细胞呈现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和脂酶活性 ,吸收细胞含丰富的 RNA和蛋白质 ,储存细胞含有脂类和糖原 ;中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游离端质膜呈现碱性磷酸酶活性 ;食道腺和后肠腺分泌弱硫酸化酸性粘多糖 .  相似文献   

11.
在籽用豆类中,氮素(N)积累和生物量积累与种子生长密切相关。在不同环境条件下N积累的定量信息,即向叶分配的N,生物量中的N和向籽粒分配的N,要求建立一些作物生长模型,以对生产风险性进行评价。因此,对热带、亚热带环境中不同辐射、不同温度和不同水分亏缺水平下大豆(GlycineMaxL)、绿豆(Vignaradiata)和饲用豌豆(VignaUnauiculate)的这些过程进行了数量化分析。在整个环境中,直到成熟前的整个生长期间,净N积累与地上净生物量呈线性相关,大豆的比率高于绿豆和饲用豌豆。就这3种作物而言,在所有环境的营养生长期间,N的70%和积累生物量的50%被分配到叶。在所有环境的胀荚期间,每种作物籽粒N浓度是稳定的。在胀荚期间,大豆地上部份N的积累量比绿豆和饲用豌豆大。在变化很大的整个环境中,在胀荚期营养体N降低的范围内,荚的N积累常常超过地上部份净N积累。胀荚期间营养体N的下降是由于叶的减少所致,而茎中N不一定减少。胀荚期叶N的损失是由于叶的损失而不是叶N的减少。在研究的整个产量范围内,籽粒产量与成熟时地上部份净生物量成比例,籽粒N与地上部份积累的净N比例,大豆和绿豆更为明显。因此,环境因子对生物量和N素积累的影响,不能说明它们对产量生理学没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活力水稻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陆两优63、金优402、株两优02等三个杂交组合为材料,以它们各自的亲本为对照,在不同浸种时间、老化处理下,对其发芽率、发芽势、脱氢酶活性和种子生活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种子萌发所需最佳浸种时间比常规水稻种子短、种子活力及脱氢酶活性高于常规水稻,但耐老化能力低于常规水稻种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种子发芽生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种子发芽生理的研究进展,包括种子活力的意义及指标、种子成熟的生理指标、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及促进种子发芽的新方法等,为植物种子科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贮存年代的稻种为材料。在了解种子活力同内部一系列生理生化活动变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用 TDP 提高作物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农用 TDP 提高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效应可能主要在于恢复和提高种子内部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强生理生化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被损伤细胞结构的修复或更新。(2)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可以作为早期预测稻种活力的生化指标之一。(3)在用常规发芽法对种子活力的测定及质量评判中应当对活力指数(GS)加以测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杂交水稻种子在不同的热风干燥条件下,对其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热风干燥温度和时间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负相关。愈接近于自然干燥温度(30~40℃)的处理,种子发芽特性愈好。杂交稻种子<60℃的热风干燥处理,对种子发芽特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Zr(S04)2/Ti02,并将其用于合成马来酸二丁酯,考察了Zr(S04)2与Ti02的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FTIR与DTG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固体酸Zr(SO4)2/Ti02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zKso,)2/Ti02是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Zr(S04)2与Ti02的质量比为60:40,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2h.适宜的催化合成反应条件为:酐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1.25g(每0.05mol马来酸酐),带水剂苯5mL,反应时间为3.0h.在此条件下马来酸二丁酯的酯化率为99.2%.  相似文献   

17.
在乙二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中,借醋酸铜催化,由亚硝酸钠与对-烷基酚制备了烷基分别为特丁基、十二烷基和C(6-11)混合烷基的对-烷基-邻-亚硝基酚.考察了对-特丁基-邻-亚硝基酚(ONP)的萃取性能.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对ONP有协萃作用.ONP可以在酸性条件下(pH~1.0)从铜、镍中高选择性地萃取钴.  相似文献   

18.
蒺藜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蒺藜提取液对5种植物(鸡冠花、苋菜、苘麻、牵牛花、益母草)种子萌发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证明了蒺藜化感作用的存在.并且表明用不同浓度的蒺藜提取液(0.05g/ml、0.10g/ml、0.20g/ml)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用氯化钾、抗坏血酸和甘氨酸水溶液浸泡处理杂交水稻种子,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具体表现在经处理后种子浸出液中电解质外渗量减少;发芽率、发茅势、苗高、活力指数、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等多项生理指标增高。其中以氯化钾处理效果最佳。其生理生化效应可能主要在于:协调和改善了种子内部的生理代谢过程,促进了被损伤细胞膜结构的修复;提高了物质转化速率;增强了幼苗的光合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半夏茎腐病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病菌孢子,研究对半夏种子萌发和对大田种植半夏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研究茎腐病原菌对半夏生理机理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病菌孢子对半夏种子吸胀过程中相对吸水量的增加有抑制作用,随着孢子浓度的提高,半夏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都表现出抑制;病菌感染初期能够刺激叶绿素的形成,后期则抑制叶绿素形成.生物测定结果大多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