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宗教既是一种特定的思想信仰,同时又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它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中西主流宗教信仰的佛教和基督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它们不但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许多文化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对中英习语成语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雕塑作品的创作欲望、动机、作品所用元素与象征性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所表达的直接艺术意义、社会意义和目的,来阐述雕塑象征性与象征性作品的社会和历史精神以及人生哲理与审美理想.基于"白马不是王子"系列雕塑作品,笔者给出了如何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作品.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雕塑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审视和重释传统,又要破除"西方中心论"从东西方各民族的雕塑文化中汲取人性健康的养料,既不失去和世界接轨的机会,又坚持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是后殖民时代的我们在"全球化"和本土化艰难悖反中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议题:1.重审中国传统的雕塑精神:天人和谐的圆舞与柔韧不息的智慧.2.重审中国古代人物雕塑之憾:主体人之缺失.3.重看西方雕塑中注重人本体之光荣传统.4.近观东方雕塑(重点谈印度雕塑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境域中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传入中国如果从唐代算起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虽然基督教在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宗教,但从总体上来说,如果和佛教传入中国相比,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入并不太顺利.直到今天基督教作为一个来自西方的宗教,始终未能很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在宗教的理论上也没有很好地完成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与创新.这里原因何在?本文仅从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所遭遇的问题与困境出发,分析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境域中所面临的挑战,说明基督教如果要在中国的文化境域中得到发展,与其他宗教和睦相处,就必须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宗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本文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传播及信仰差异三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姜涛 《学术探索》2012,(5):102-105
本文通过首先对企业文化与公共雕塑艺术之间的相关概念及功能的探讨,进而分析企业公共雕塑艺术的主要文化特征,最后阐述企业公共雕塑艺术是企业文化的物化,企业公共雕塑作为一项设计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环境雕塑与环境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雕塑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产生的,是环境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环境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美化周围环境,同时,它又以周围环境和氛围作为背景,力求与环境融合为一体,从而产生和谐美。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佛教与基督教文献翻译,回顾了翻译在这两大宗教进入中国文化后的表现,从宏观文化背景及微观文化背景两个角度剖析翻译与佛教在中国的接受和对基督教在中国的拒绝之间的关系,论证翻译在一定文化背景影响下对文化传入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河蒲津渡开元铁牛雕塑群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开元年间重修黄河蒲津渡浮桥时建造的铁牛群雕的出土,使我们必须思考它的如下意义它的艺术构想中融注着异常强悍的国家意志和壮盛的时代精神;它不仅具有创造性的实用价值,而且展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别一种审美境界它有庞大而别致的布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极具创造性的形体铸塑,并表现出对气势雄浑的审美风格的自觉追求。从唐代乃至整个古代美术史的视野来看,这个群雕既与盛唐艺术同气相应,又在宗教雕塑与陵墓仪卫雕塑两类题材之外,别立一种艺术范型它是风格、内涵独具的实用建筑艺术雕塑。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应该给这一艺术创造以客观的估量。  相似文献   

10.
在佛的神光下——中国佛教艺术特征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佛教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佛教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佛教艺术具有宗教性、程式化、民族性和象征性四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从根本上讲都是由宗教艺术的功能与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了一个中国化、大众化、世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吸收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满足了普通群众的精神需求,进入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佛教与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片面认识,借鉴佛教世俗化的成功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相似文献   

12.
人的美在佛教中具有微妙的地位。"涅寂静"的最高美既是对世相美的否定,又是对世相美的肯定,正是在这对立统一中,人的美获得了自己的位置。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比较全面、细致和独到地描述了人体美,曲折而又集中地表现出佛教关于人体美的理想;同时也描述了风度美和行为美,其中风度美"神"形"兼备,反映了佛教关于风度美的理想。佛教的行为美则更多地表现在佛教徒特有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悲剧性的崇高美特点。佛教人的美学就在这有意无意之间呈现了。  相似文献   

13.
<正>孙常福主编的《雕塑文化底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主要介绍了我国的雕塑艺术历史,以及雕塑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该书论述详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从石器、陶塑到石窟、宗教雕塑,内容丰富系统,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该书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古代的雕塑文化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形象唯美的呈现,是一部集可读性、欣赏  相似文献   

14.
何平 《河北学刊》2007,27(3):12-15
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美学理论不同,马克思劳动创造美的理论不仅指出了美和艺术的真正来源,而且还揭示出造物文化、工艺技术和工业设计艺术与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传统的美和艺术的形式一样,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美和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在美和艺术领域中开辟出了一些更高更广的新境界与新视域.  相似文献   

15.
段禹农 《天府新论》2008,(5):108-112
从城市景观雕塑艺术的角度,对成都近年来主要的城市景观雕塑作品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这两大文化符号的成功运用,是构成成都城市雕塑艺术特色的主要因素.雕塑要把城市的文明和历史的记忆留存下来,需要雕塑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和不懈的创新精神:挖掘并记录成都历史,用雕塑记录重大事件;提炼"成都精神"并用雕塑语言表达出来;用雕塑代言成都文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符号,创造出既有地域文化背景,又具鲜明时代特色的景观雕塑,载入公民的视角记忆,这是未来成都雕塑展现出来的新方向,也许是新世纪中国雕塑家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取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佛教"创世说"和基督教<创世纪>中人类起源说,探讨两大宗教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阐释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佛教是如何被逐渐认可和接受并扎根中国,而基督教的传入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7.
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传入中国以后,在唐朝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鼎盛。与唐朝同时代的朝鲜半岛上的统一新罗,积极借鉴唐朝佛教发展的成果,创立了与唐朝类似的宗教派别,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佛教大师,新罗佛教在朝鲜佛教史上谱写了最辉煌的篇章。并且,新罗在汉字、汉文学、天文学、印刷术、建筑风格、雕塑绘画艺术等方面,也深深地打下了唐朝佛教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佛教“创世说”和基督教《创世纪》中人类起源说,探讨两大宗教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阐释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佛教是如何被逐渐认可和接受并扎根中国,而基督教的传入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作为一个佛教徒,致力研究佛教的同时,对基督教也略有研究。他的基督教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从基督教与当时欧洲的政治关系来看,他充分肯定了基督教对欧美政治的影响,但接着认为中国仍无取法的必要。(二)从佛教与基督教的对比方面来看,他认为:佛教乃智信非迷信,但基督教为强信;在形魂关系上,基督教的形魂观较为原始;在解脱或拯救方面,基督教仰他力,佛教仰自力。(三)在教义方面,他认为基督教"三位一体"中的圣灵即灵魂。梁启超的基督教观的确存在着许多值得辨析的错谬之处,但这也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为兴国本对当时各种宗教考察的一个结果,反映出他们对其他宗教形式初步地加以接受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与佛教之间存在多维度、多层次的对话通道,可以实现彼此间“互容”、“互补”的关系。20世纪著名佛学家太虚对佛学与科学的融通,正是这样肇示了佛教与科学新联系的建立。由于佛教特有的理论资源和宗教传统,佛教与科学的关系在文化性质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特殊性。佛教与科学关系的特殊性说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不但与宗教与科学各自的演化阶段以及整体的社会文化格局有关,而且还有赖于对特定宗教的文化蕴涵及其与科学特殊关系的洞察与诠释,这其中亦包括宗教思想家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