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中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通过14家上市银行2007-2009年42份年报210个披露载体中对于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情况与上市银行经营业绩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五个载体中,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中对于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与银行经营业绩的相关性不大,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报告与银行经营业绩不具有相关性,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内控信息披露与银行经营业绩的解释能力较强,说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对内控缺陷有所披露的上市银行经营风险较低,经营业绩较好;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目前中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市银行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资本市场开放方面发挥着重要金融支撑作用。本文以2011—2019年“陆股通”上市银行季度数据为样本,选取董事会特征、股权与高管结构、资本结构、不良资产风险和盈利能力五个潜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银行内部治理和资本结构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银行股权和高管结构与经营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会特征对银行经营绩效不存在显著直接效应。最后,提出了上市银行改善内部治理和资本结构以提升经营绩效和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信贷政策的推行引导企业向绿色生产方向转变。对于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绿色信贷政策通过融资惩罚效应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约束作用,同时通过创新补偿效应、环境信息披露效应以及地区环境规制效应激励企业提高其环境绩效,整体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负向影响小于其对企业环境效益的正向激励,证明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高企业环境绩效。此外,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异质性,其对于国有企业及中小型企业激励作用较大,且对于不同地区的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利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8-2012年的数据,对独立董事背景与银行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对银行绩效无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具有高学历背景尤其是博士学位的独立董事能够显著改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独立董事的海外经验背景对银行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具有高校及科研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高管背景的独立董事能够显著提升银行绩效;独立董事的多重董事身份对银行绩效有负面影响,而适当延长独立董事任期则有助于银行绩效的提升;女性独立董事对银行绩效有负面影响,独立董事的年龄对银行绩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对外披露其低碳治理现状及减排义务的履行情况,对于利益相关者和政府监管部门均有重要意义。以2015年中国500强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为样本,收集了2013年至2015年的相关资料,分别从碳信息、碳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以及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当期财务绩效会对下一会计年度碳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市场及其利益相关者也会对企业所披露的碳信息产生一定的反馈,进而提升其下一会计年度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而对于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和披露已经成为广大零售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然而,对于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披露的具体原因和绩效问题,却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解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对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披露的现状、影响因素和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和水平;零售企业是否披露自身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一旦披露,其社会责任建设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将显著影响其资本市场表现,但并不影响其消费市场表现。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直接影响内部控制质量,而内部控制质量又为公司绩效提供保证。本文以沪市江苏省上市公司2009—2011年连续三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沪市江苏省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受到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的赫芬德尔指数、Z指数和内部控制指数四大变量的影响显著,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提高沪市江苏省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严重,自愿性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以2009~2010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构建熵权系数测度模型,通过计算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测度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研究发现,预测类信息对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最大,2009年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高于2010年,国有商业银行自愿性披露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再议通胀     
2010年底银行界最关注的就是2011年的信贷额度。之前很多人认为今年信贷额度应该低于去年,不过从现在披露的细节来看,今年的信贷额度与2010年相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09年—2011年在我国深交所上市的A股公司的2189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以税后财务费用支持率作为债务资本成本的替代变量,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等级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同时对其他相关变量进行控制,运用多元回归统计的方法对公司债务资本成本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是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债务资本成本的。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提升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色信贷业务涉及贷款人、借款人和监管者这三种直接的利益主体。在绿色信贷业务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与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可持续金融及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取向存在共生共荣的关系。作为绿色信贷实行的桥梁,环境信息公开和共享情况直接影响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建立“绿色银行”评价机制,鼓励银行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的绿色金融产品,是完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有效的利益“抓手”。  相似文献   

12.
以2009—2019年中国37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其主要结论是:数字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现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并且当前数字金融发展的测度指标值位于拐点右侧,继续发展数字金融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负债成本和负债结构在数字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倒U形”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数字金融发展未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信用风险产生显著影响,而与非五大行的信用风险间有显著的“倒U形”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中国沪深两市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在2009—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企业财务业绩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财务业绩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关系仅在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中显著存在。文章对现有文献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理的研究进行了拓展和综合,同时对于政府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及信息披露具有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绿色信贷政策加快实施的背景下,碳信息披露成为债权人信贷决策的重要因素。以2013—2016年中国A股高碳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碳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碳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呈“倒U形”关系,且债务违约风险在碳信息披露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即企业最初提升碳信息披露质量会增加债务违约风险,进而导致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上升,然而当碳信息披露质量超过一定临界值时,碳信息披露就能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而发挥其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低成长性企业更为显著,企业成长性水平的降低增强了债务违约风险的中介效应,促进了碳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不同成长性水平的企业有效利用碳信息披露、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引入金融危机和大型国有银行代理变量,实证研究了管理层薪酬结构与上市银行风险承担、公司价值及经营绩效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与银行管理层激励性薪酬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危机期间,激励性薪酬不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五大国有银行的管理层激励薪酬并不会明显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总体来说,公司价值与激励性薪酬呈正相关关系,公司业绩与激励性薪酬呈负相关关系,银行提高管理层激励性薪酬会增加公司价值但同时会降低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6.
根据Stem Stewart公司的EVA(经济增加值)定义,结合我国国情与银行的特殊性建立EVA模型。选取2010年16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分别采用EVA与EVA回报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的EVA较高,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居前;再对16家银行的传统财务指标和EV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VA和EVA回报率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指标,更能反映银行的经营业绩,EVA和传统财务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相对于后者,EVA更能真实地反映银行一定期间的经营业绩,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更好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运用2011—2018年210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估计考察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与银行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即金融科技发展显著削弱了银行绩效。该结论在采用不同的金融科技指标、不同银行盈利能力指标和内生性分析基础上都具有稳健性。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上述关系的异质性因素,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削弱金融科技对银行盈利能力的负面作用。此外,对于垄断势力较强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对其绩效的不利冲击会得到相应缓解。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通过通道、同业等方式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以此达到规避监管、扩张信用的目的,最终造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探究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与金融风险传染之间的关系,对于明确风险传染生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07-2017年间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对商业银行条件在险价值CoVaR进行了测算,并基于面板VAR模型,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供给方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有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而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是其受到影子银行风险传染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作为影子银行体系最主要的资金供给方,通过应收款项类投资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非信贷科目持有的影子银行资产越多,则与影子银行具有越高的资产负债关联,将受到更高的风险传染。据此建议:应充分关注商业银行通过非信贷科目向影子银行部门提供资金的行为,同时还应加强监管协调、防范监管套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